浙江高考分数线

浙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湖南信息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发布时间:2024-01-22 10:33:22 思而思学网

据最新湖南信息学院招生网和浙江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浙江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373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235985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湖南信息学院,不过每年湖南信息学院在浙江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浙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湖南信息学院

1、浙江高考2022年考生上湖南信息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49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70295名;

2、浙江高考2022年考生上湖南信息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41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35985名;

3、浙江高考2021年考生上湖南信息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44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02766名;

4、浙江高考2020年考生上湖南信息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5、浙江高考2020年考生上湖南信息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6、浙江高考2020年考生上湖南信息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49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60025名;

7、浙江高考2020年考生上湖南信息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53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3483名;

8、浙江高考2020年考生上湖南信息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37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35285名;

二、湖南信息学院在浙江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湖南信息学院在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浙江 综合 - 1段 497 170295 省教育厅
2022 浙江 综合 - 2段 413 235985 省教育厅

2、2021年湖南信息学院在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浙江 综合 - 1段 - - 省教育厅
2021 浙江 综合 - 1段 521 131918 省教育厅
2021 浙江 综合 - 2段 443 202766 省教育厅
2021 浙江 综合 - 2段 553 95119 省教育厅

3、2020年湖南信息学院在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浙江 综合 - 1段 - - 省教育厅
2020 浙江 综合 - 1段 - - 省教育厅
2020 浙江 综合 - 2段 495 160025 省教育厅
2020 浙江 综合 - 2段 530 123483 省教育厅
2020 浙江 综合 - 3段 - - 省教育厅
2020 浙江 综合 - 3段 373 235285 省教育厅

哪些二本适合压线生捡漏

学校名办学性质学校类型批次最低分数
宝鸡文理学院公办师范二本443
渤海大学(中外合作)公办综合二本446
巢湖学院(中外合作)公办综合二本440
赣南师范大学公办师范二本439
广西医科大学公办医药二本443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公办师范二本436
河北中医学院公办医药二本435
衡水学院(中外合作)公办综合二本439
湖北医药学院公办医药二本438
吉林化工学院(中外合作)公办理工二本445
锦州医科大学(中外合作)公办医药二本443
廊坊师范学院公办师范二本435
莆田学院(中外合作)公办综合二本440
青海民族大学(中外合作)公办民族二本443
新疆农业大学(较高收费)公办农林二本439

专科提前批有哪些类型院校

第一类:军事院校、军事院校无军籍学员计划、国防生计划(专科);比如∶解放军电子工程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

第二类:公安、政法院校或专业(专科);比如: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等。

第三类:航海院校或专业(专科);比如:青岛远洋船员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航海学院等。

第四类:师范院校或专业(专科);比如: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等。

第五类:体育类提前录取公办专科院校、体育类提前录取民办及独立学院专科院校;比如: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

第六类:艺术类提前录取公办专科院校、艺术类提前录取民办及独立学院专科院校;比如: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

第七类:其他院校(专科),包括国际关系学院(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技术)、外交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上海海关学院等。

三、湖南信息学院学校介绍

湖南信息学院(http://www.hnuit.edu.cn)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隶属湖南省人民政府管理,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坐落于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的家乡——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毛塘工业园。学校下设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国际商学院、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信息技术研究院等10个学院,开设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等学科门类,30余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学生18000余人。 办学理念。学校以办“*、世界先进水平技术大学”为发展目标;以“教育报国”为办学宗旨;以“信息化、生态化、国际化”为办学标准;以“自强不息,敢为人先”为校训;以“立品行、求品质、讲品位、创品牌”为校风;以“创新、内涵、特色、优质、共享”为发展理念;以培养“政治坚定、人格健全、身心健美、专业坚实、有情怀、有格局、有梦想、有使命、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人才培养目标。 办学条件。校园坐拥五湖、五园、五桥、五广场,相映成趣,树木成荫,山环水抱,茂林修竹,亭台围绕,步移景异,被誉为“中国高校最美校园之一”。建有典雅温馨、设施先进、生态环保的学生公寓,被誉为“中国高校最舒适的学生公寓之一”;建有湖南高校一流、中国高校先进的大剧院、体育馆、音乐馆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建有中国高校最先进的多屏互动智慧教室和有线无线全覆盖的“顶级信息高速公路”、“一心三云”智慧校园、湖南高校首批5G校园建设试点学校等,被誉为“中国高校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先行者”。 师资队伍。学校按照“管理队伍精英化、教师队伍多元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标准,建立了以教授、博士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教学团队”,以青年教授为代表的“创新教学团队”,以企事业高管、高级技术人员为代表的“实践教学团队”;建立了教师教学能力五等级评价制度;实行了“湘信学者”“首席专家”“内聘教授”等特殊人才津贴制度。锻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有情怀、有格局、有梦想、有使命的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队伍。 共享机制。学校始终坚持与师生共享发展成果的办学原则。构建了“收入、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五大保障体系,实现了教师公寓、学校班车、附属幼儿园、健身中心、年度体检、度假疗养“六免费”,补充保险、特殊困难、婚丧嫁娶、患病住院、子女上大学、优秀教师家人旅游“六补贴”等;建立了教职工“功勋”“功臣”“功德”荣誉制度和学生“湘信英才奖学金”及贫困生五 级奖助制度,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让一批优秀人才更加优秀”的承诺;开展了对口支持企业、对口帮扶乡村学校等工作。 育人质量。学校为确保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发展,以与国防科技大学合作建设的北斗卫星开放实验室为引领,以校企合作企业为支撑,以国家、省市支持建设的实验(训)室(中心)和基地为依托,形成了校校、校企、校政、校地合作共赢的创新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德育实践载体,实施“一院一品”工程,打造“聚智”“聚能”“聚思”“聚美”四大书院,构建“互联网+4M”德育实践平台,确保“主题教育、德育实践、社会实践”全面推进,“校、院、班”三级共同建设,“国家、省级、校级”分级创优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机制全面构建,形成了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分层递进的“三全育人”体系。毕业生就业、创业、参军、考研等多元化发展机制全面构建,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在湖南省高校第一方阵前位。 办学荣誉。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中央综治委“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奖”、教育部“全国教学竞赛一等奖”、教育部“全国民办高校内涵发展创新案例”、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和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级示范性院校、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省党建工作先进高校、省先进社会组织、省文明标兵校园、省平安高校、省信息化校园示范高校、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建设高校、省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办学情况优秀等级等700多项办学荣誉。在党委、政府、科研机构、协会、第三方机构等组织的办学情况评估、评价、评比等工作中,始终保持同类院校全省领军、全国领先地位,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被誉为“中国高校校风最优校园之一”。 办学目标。学校充分抓住“互联网+”、“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机遇,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一带一部”和长沙中心城市建设、三高四新、现代化新湖南等发展战略人才需求导向;充分发挥学校地处省会长沙的区位优势、体制机制优势、生态环境优势,*新技术新业态大发展的机遇优势,“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湘信院文化优势;致力打造办学情怀更深远、办学理念更先进、师资结构更科学、办学条件更优质、专业设置更前瞻、教风学风校风更优良、校园环境更优美、校园文化更厚重、人才培养模式更多元,毕业生质量更优质的学生更欢心、家长更放心、师生为之自豪、人民为之满意的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大学。 立足湖南,扎根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办大学,为早日更名为湖南信息大学持续奋斗!学校坚定地朝着“*、世界先进水平技术大学”目标前行!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