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困境与出路

一、国内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要

职业生涯规划源于20世纪初美国职业指导之父帕森斯,历经霍兰德建立类型论、舒伯德生涯阶段理论、以及明尼苏达职业适应论等,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纵观其内容主要涵盖三个层次:

其一,认识层面,充分认识大学生涯在职业生涯中的意义,帮助确立职业目标和人生方向,积极应对就业和职业发展;

其二,知识技术层面,主要让学生掌握认识自己、认知职业、规划和管理自己职业生涯的理论和方法、求职技巧等;

其三,能力培养和提升层面,通过有目的的学习和训练,帮助形成核心竞争力,成为优秀的人才。

职业生涯规划在国外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职业生涯知识的教育从小学就开始普及,美国南卡莱罗纳州通过立法规定,要求到2007-2008年度前,所有中学须有一名以上持有“全球职业规划师”认证的专家,以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更好适应高级教育。但在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以前阶段缺乏进行生涯教育的条件;而在大学开展的就业指导手段落后,更谈不上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因此,无论从接受职业发展教育的主体、条件和观念看,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均差距甚大。

二、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面临的困境

1、主体困境 定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但国内对这一问题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承担大学生就业辅导工作的职能部门;有人认为是大学生;也有人认为两者兼有之。其实,无论从职业生涯规划分析、设计还是从实施时间看,主体必然是大学生自己。由于我国大学生大部分将考上大学作为奋斗目标,没有确定的职业生涯目标,在选取专业时很少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在进入大学后没有及时转变角色,作出合理的计划和安排,造成就业过程遭受挫折。主体错位造成就业指导部门或职业生涯规划部门以就业率为导向,而不是以职业生涯成功为导向,以提供形式上的服务为己任,而真正的主体却游离圈外。

2、方法困境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多停留在办理就业手续、提供需求信息和制度咨询等简单层面,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则严重不足。当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职业生涯第一步的时候,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设定目标。在职业生涯规划咨询领域,也缺乏具备理论深度和实践应用的实用方法。

3、人才困境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个巨大的工程,需要大批具有心理咨询、职业发展、人才测评、良好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目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一般是由学校党务、政务部门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辅导员来指导,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业人员的严重匮乏和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误区的成因

造成上述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和自身两方面。

第一,社会原因

其一,随着我国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就业由分配式向自主择业转变,学生人数激增,学校对学生的指导难以深入细致;同时,高校和社会本身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和实行还不够到位,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欠缺、缺乏有效指导。

其二,高校的职业规划指导几近空白 国内高校就业办公室只是提供就业信息和办理手续,尚不能提供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优秀的职业指导师应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相关经验,全面掌握大经济环境下的就业动态,并能预测出某一职业发展趋势,为求职者提供具体信息。绝大多数大学生获得的职业指导主要来自新闻媒体和家长的言传身教等非专业性职业指导。由于意识和资金的匮乏,多数高校的职业规划指导尚属萌芽,有的甚至一片空白。

其三,我国的职业规划行业才刚刚起步,缺少相应的服务机构或组织 目前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市场的发展不完善,专业机构不多,在社会上的影响小,据北森测评网调查,有80%的学生认为职业规划重要,但选择专业机构进行指导的并不多。对专业机构认可程度不高,说明市场专业机构有待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二,自身原因。

首先,许多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很大的变化,由社会中心转向自我中心,追求享受,不愿奉献。其次,自身重视不够,很多的大学生把时间花费在上网、玩游戏、谈情说爱或考研上,很少专注自身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最后,自我认识不够,不少大学生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劣势,所以不能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趋利避害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出路

1、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当今社会正处于变革时代,要应对激烈的竞争,必须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有效的职业规划设计必须在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大学生的第一步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优劣,善于剖析自己的个性特征,慎重考虑所选的职业是否与自己的性格、职业兴趣相符合,是否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是否有利于长远发展。

2、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一是接受教育的主体。这方面我们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要迅速地改变这一局面,必须把原来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向低年级和研究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延伸,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实实在在的职业指导。二是教学内容体系。国外的职业发展教育已经形成了一门比较完整而相对独立的学科,我们国家才刚刚起步。我们要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生涯报告、公共选修课、必修课、职业认知体验、职业角色扮演、素质拓展训练、职业测评等。三是组织机构体系。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虽然都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但人数少,以行政人员为主,而且多局限于针对毕业生的求职技巧讲座、政策宣传,举办校园招聘会等方面的工作,有经验、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缺乏。职业指导必须实现全员化、全程化、信息化、职业化、专业化与个性化。组建一支具有心理学背景和职业生涯规划背景的专家化的师资队伍是大势所趋。

3、建立与职业生涯规划相适应的高效就业机制 高效就业机制的建立受制于多方面因素,职业生涯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舒伯的理论,大学生涯是职业生涯的准备期,对人以后的生涯将产生重大影响。大学生需要制定正确的生涯规划和进行理性的职业决策。高校应充分认识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作用,扎实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让学生以自信地迎接职场的挑战,克服职业发展障碍。高等教育是大学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的统一,我国大学教育要意识到构建适合学生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这种意义上看,职业发展教育在完成大学教育和市场需求的对接上起着积极的作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