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策

山东招远市中考改革政策

山东招远市中考改革政策

1987年开始探索中考招生制度改革;1997年,把高中招生指标100%分到初中学校,并且不再设最低控制分数线——在各地如火如荼的中考改革潮中,“招远模式”令人瞩目。一组数据更让人惊异:招远市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在校生巩固率、小学毕业生直升初中比率一直保持100%;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连续14年保持在99%以上。

认定目标,坚守20多年,带来了招远城乡学校的均衡发展。今天的招远人,看到的是无辍学率、无择校,是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机制:招生挂钩学校评估

城乡教育校际差异大、个体差异大的问题,在很多地方存在,但在招远却是另一种景象。“在招远,没有哪个初中吃香,也没有哪个初中不吃香。”有校长如是说。

“可以说,20多年的均衡发展,完全得益于机制的有效运行。这个机制的核心就是督导评估与中考招生的配套联动,也就是‘一评二挂’。”招远市教育体育局局长李玉堂一语道破。

招远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孙宝建向记者解释:所谓“一评二挂”,就是先“评”后“挂”。“评”,就是对初中学校进行综合评价;“挂”,就是把教育评估的结果与高中招生挂钩。各校的指标与其评估分和毕业生人数挂钩。

高中招生指标100%分配到初中学校后,各初中学校不设最低分数线,根据各学校学生的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录完学校所分名额为止。机制带来了成效:占学生数量优势的农村学校的优秀学生相对更容易升入高一级学校,吸引了农村的优秀学生愿意留在农村学校参加中考,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了农村和暂时相对薄弱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了全市义务教育的长期均衡发展。,招远全市高中段入学率达到98.6%,高质量的初中教育为高中段学校提供了优质的生源,也为普通高中、职业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理念:办学面向全体学生

中考招生指标100%分到初中学校的改革之初,反对声铺天盖地:为什么分数面前不再人人平等了!凭什么多150分不能上高中,少150分却能上?学校办得不好,凭什么把鞭子打在学生身上?

李玉堂这样解释,从教育理论上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本身没有错,其前提一是分数是否科学检测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二是学生受教育的环境和条件是否也平等。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城乡学生教育条件、教育过程的实际不平等,在升学考试中用“考试分数”这把貌似公平的尺子来衡量不同条件下的学生,实际上就会造成对教育条件落后学校的学生的不公平。

其实,招远的“一评二挂”并没有抛弃“分数”,也不是把招生指标分给初中让学校自己确定招生,而是坚持全市统一招生考试、统一考试标准,然后按照分配的招生指标分学校全市统一录取。对同一个初中的学生来说,分数面前还是“人人平等”的,这既尊重了学生分数的公平,也尊重了学生智力分布的规律。“100%分指标与部分分指标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办学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面向部分学习好的学生,这是学校工作重心的区别,更是办学理念的区别。”招远一中副校长曲志学说。

“生源均衡和师资均衡,是教育均衡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孙宝建说,实现均衡的长期性和稳定性,需要有效的制度配套联动,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服务制度、城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改革正在有序推进。

导向:学校告别升学竞争

招远的校长们,早已适应了这种模式。金晖学校校长康国昌深有感触:“校长追求教育评估分数,就要努力提高在校生巩固率,因为在教育评估中巩固率占了重要比例,其他许多指标也与巩固率有关;校长要追求教育评估分数,就要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让学生全面发展;就要开展教育科研,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爱学、乐学;就要关注后进生的进步,因为后进生上不去,就会影响全校的评估成绩。”

还有一些关键数据,同样不能忽视。丽湖学校校长庞尔成告诉记者,在对学校的评价中,学生操行合格率、毕业合格率、优秀率、实验技能合格率、音体美合格率甚至视力合格率等都是重要指标,其中合格率的权重比优秀率要高,而涉及入学巩固率的指标权重高达30%。

对学校的综合评价,就是对学校办学的引领。李玉堂说,这一制度的导向性十分明显,直接把学校之间的升学竞争引向办学水平的竞争。

20多年来,招远坚持不打造明星学校和窗口学校,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管理、教学成绩等差异很小,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对招远的家长和学生来说,距离远近成为选择学校的唯一标准。

以上就是由思而学教育为您提供的山东招远市中考改革政策,祝你中考拿高分,鲤鱼跳龙门!加油!

宁波中考招生政策出台

青海西宁中考中招政策的变化解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