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考志愿

今年江西高考难吗高考难度系数大不大

发布时间:2024-06-28 03:23:08 思而思学网

2024年江西高考为新高考模式,预计可能会有一定难度,新高考科目难度变化主要体现在数学上。新高考模式下,数学不分文理科,考试难度都是一样的,所以对于文科考生复读新高考,数学科目就是一大难点。不过江西省是新旧高考交接的年份,高考试题通常会以稳为主,侧重基础,考生要熟悉新高考的特点,做好充足的应对。

从2024年起,江西省将不再区分“一本”“二本”,所有本科院校都统一为“普通本科”。

选考科目要求也有所改变,在物理、历史两门科目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门学科,学生可以从化学、生物学、技术与创新、信息技术、艺术(美术、音乐)、体育中选择一门。

这一政策一经发布,立刻引发热议。支持者认为,这能更大程度避免高校录取过程中出现“大小年”的现象,让考生更公平地竞争;反对者则认为,不设门槛的“六选一”规定,可能会增加学生的选择困难,不利于挑大学、选专业。

无论如何,这场由江西发起的新高考改革,已经箭在弦上。

作为全国第四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7个省(区)之一,江西的这场变革,定将在2024年给高考生带来一场全新的体验。

告别“一本”“二本”,高考难度加大?

一直以来,大众对于高考的认知里都有一个“鄙视链”——无论是总分还是单科,理科都比文科有含金量。

在大多数省份的高考选科模式中,文科生必须拥有两门文科类科目,且必须是语文+任意一门文科(如历史、地理、政治);而理科生则需要有两门理科+任意一门理科(如物理、化学、生物)。

这种设置无疑大大缩小了两门不同科目之间的选择范围,对学生来说不够公平。

而江西的新高考改革,则采取了更加平权的方式——所有考生在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基础上,自愿参加3门学科选考科目的考试组合。学生从化学、生物学、技术与创新、信息技术、艺术(美术、音乐)、体育中选择一门。

此举不仅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大小年”现象,还给了那些原本在理科和文科之间徘徊的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度。

但与此同时,这场改革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就是选科方面的难度变大了。由于有六门科目供学生选择,学生要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擅长科目,还需要考虑就业前景等因素进行权衡,想选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报考密码”并不容易。

由于学校师资力量有限,老师的教学经验也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如果选择了新的选考科目,又该怎么办?

要知道,早在2017年,新高考就已在浙江实行了五年之久。在这五年时间里,浙江的学生们早就习惯了“7选3”“3+1+2”的选科模式。

虽然新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难度,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

目前来看,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几乎各占一半。

有专家表示:“新高考强调‘7选3’加‘素质加试’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突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特长。”

而另一些专家则认为:“(新高考)用‘3+1+2’代替原来的‘文理’两极分化的模式会增加考生的心理压力......新政策下给学生提供的选择权更多了,但对部分学校而言却意味着师资配置方面有待改善的问题。”

志愿填报也玩“花样”

除了考试本身的变化之外,备受关注的还有明年的志愿填报方式。

目前来看,大部分省份的志愿填报仍采用的是“平行志愿”方式。

即考生会收到若干个院校志愿,只要考生的分数达到某校的投档线且该批次线上没有其他考生报该学校的话,就可以被该校录取。

而到了2024年,江西将会首创“提前批”本科普通类军事、定向、专项志愿!

值得注意的是,提前批志愿兼具普通批次志愿属性,可参加提前批志愿和后续批次志愿投档录取。也就是说拿提前批本科普通类当保底,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选择。

江西还将在第二批次、“高职(专科)批”原有“定向”、“单列”、“艺体”等类型基础上增加“中外合作办学”类型的院校志愿类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新增的“中外合作办学”类型只限于第二轮投档录取时使用,不得用于第三轮投档录取及以后的录取。换句话说,这一新增选项只能在第二轮志愿填报时使用。

与此同时,像北京、上海等地的“学考等级制”也将于2024年在江西率先落地实施。

根据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的说法:“学考等级制将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更多依据,也能为考生的升学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简单来说,学生只要拿到了合格证(无论成绩如何),就可以在高考志愿中填一些自己心仪的学校。而对于这些学校而言,想要招收到优秀的学生,光看高考总分是不行了——他们还需要参考学生的学考等级和语数外等级。

当然了,即使新政策能够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但对于部分家长和考生而言依然存在风险——毕竟谁都不想刚过完“二十岁生日”,就步入社会开始工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