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考分数线

宁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

发布时间:2023-12-09 02:05:39 思而思学网

据最新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和宁夏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宁夏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258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32339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不过每年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宁夏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宁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1、宁夏高考2022年考生上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0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2339名;

2、宁夏高考2021年考生上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7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3、宁夏高考2020年考生上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5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4、宁夏高考2022年考生上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8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5045名;

5、宁夏高考2021年考生上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4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6、宁夏高考2020年考生上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1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二、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宁夏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宁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宁夏 理科 专科 308 32339 省政府
2022 宁夏 文科 专科 380 15045 省政府

2、2021年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宁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宁夏 理科 专科 273 - 省政府
2021 宁夏 文科 专科 349 - 省政府

3、2020年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宁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宁夏 理科 专科 258 - 省政府
2020 宁夏 文科 专科 316 - 省政府

平行志愿退档后能补投吗

平行志愿录取时对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只进行一次投档,不能在退档后再补充投档。这是因为,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是同批次高校同时投档、录取,即使考生被退档,也没有被补充投档的机会。

退档后不能补投同批次的志愿,但是能够填报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的志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征集志愿可以选择的专业一般都是院校的冷门专业,所以才会有没有录满人数的情况,但是也会有一些比较好的院校专业公布征集志愿名额,所以是存在捡漏的可能的,但这种情况是比较少的。

考生在被退档的情况下填报征集志愿一定要先看清楚征集志愿公布的招生院校和专业里有没有自己想要报考的,另外就是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都比较短,一般只有一天左右,大家一定要看好本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填报时间,不要错过时间了。

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高考平行志愿是高校招生录取投档的一种方式。简单来说,可以总结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的多个院校仍有自然顺序。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时,是按考生填报志愿时排列的院校自然顺序依次进行的。

友情提示:若想知道更多平行志愿的内容和数据,可在访问“高考助手网志愿”查询更多相关信息。

三、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介绍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位于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学院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学院初创于1951年,由宁夏商业学校、宁夏供销学校、宁夏粮食学校、宁夏农业机械化学校(宁夏机电工程学校)和宁夏化工技工学校五校整合,于2006年更为现名。70年的办学历程,使学院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同呼吸,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共命运。薪火相传,砥砺奋进的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积淀形成了“德能并重、多元融通、对接产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铸就了“厚德、勤学、敬业、强能”的校训精神。 2010年,学院被确立为宁夏第一批示范性高职院校;2013年,入选国家首批百所骨干高职院校;2015年,建成4个(中国)宁夏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2016年,自治区党委授予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是宁夏高校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2017年,荣获“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2018年,获得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承办两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芯片级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赛项;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单位”。同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020年,入选教育部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单位。 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学院创新实施了以“领航”、“铸魂”、“金钥匙”三大工程为重点的党建项目,获批自治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培育建成4个区级五星级、18个校级四星级基层党组织,2个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学校首批5个党建品牌项目以及8个党建特色项目顺利结项,22个党建“书记项目”正在推进。创建“****思想大讲堂”并开展各类宣讲教育30余次。指导出台了领导干部联系班级制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办学基础持续夯实。学院占地1538亩,建筑面积22.7万平米,固定资产10亿元,馆藏图书76.04万册,在校生近万人。建有现代煤化工、现代装备制造、现代烹饪与营养及现代电子信息4个(中国)宁夏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28个校内实训中心,173个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校内实训场所占地9.5万平米,实训设备近1.4万台(套),一次性可提供8840个实训工位。建成了智慧教室64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6亿元,生均达4.53万元。建有教学、学工等11个信息化标准应用服务系统,高速无线实现全院覆盖。拥有1个全区最大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产业专业深入对接。学院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人人出彩的办学方向,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枸杞产业、葡萄酒产业、奶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型材料产业、绿色食品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置招生专业46个。建成了以4个国家级重点特色专业、4个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为龙头,24个自治区级重点特色专业为支撑的7大专业(群),形成了“工科”与“商科”两翼齐飞的专业布局。现有信息技术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能源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财会金融学院、商贸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学院及中职部等教学单位11个,学院已累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10万人,现已成为宁夏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输出地。 师资力量持续壮大。教职工637,其中正高级职称41人,副高级职称135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225人,博士28人(含在读22人);“双师素质”教师375人,拥有院级专业带头人34名,骨干教师79名。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建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自治区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拥有自治区“塞上技能大师”2人,自治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自治区拔尖人才3人,自治区技术能手7人,自治区教学名师29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1人, “五一劳动奖章”4人,自治区“优秀教师”2人,自治区“师德标兵”和“教书育人楷模”2人。 教科研势头强劲。近三年来,立项教科研课题242项,其中厅级以上86项,院级横向课题137项;教师在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628篇,其中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4篇;已取得专利项目达115项。2020年,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奖50项,其中,在全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全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得三等奖1项;在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得三等奖4项,获奖数量位列奖牌榜第二名。建成了1个由7名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16名企业专业(群)带头人及79名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立项建设42门区级、116门校级院级精品课程;建成7个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校级素质教育课程平台、34门一体化课程、30门微课程,主持建设1个国家级专业资源库,参与建设完成2个国家级专业库;124门课程实施了教学改革,22个区级教学(创新)团队。 学生培养成效显著。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以产教融合为路径,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坚持致力于服务人的终身发展,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让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通道、发展有空间。学院招生计划完成率始终保持在99.99%以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7%以上,一部分学生已成长为企业、行业的中坚力量。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4项,区级奖项1008项,获奖数量和质量稳居宁夏高职院校之首,并打破了宁夏高职院校获全国一等奖“零”的记录。2017年,起成为空军士官人才培养定点院校,已输送人才近百人。 创新创业深入实施。拥有全区高职院校面积最大的创业孵化园,建筑面积22974万平方米。推行“‘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双赛驱动、‘实验室+工作室’双创新实践、‘双师素质+双创资质’融合培养”的双创教育模式。近年来,获得中华职教社银奖2项,铜奖1项,优秀组织奖1项;中国互联网+大赛银奖2个、铜奖2个;首届甘青宁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个、优秀组织奖1个。宁夏互联网+大赛金奖7个、银铜奖39个,优秀集体奖2个、优秀组织奖1个;宁夏挑战杯金、银奖各3个、优秀组织奖2个;宁夏三创赛银奖14个、铜奖若干、优秀集体奖1个、优秀组织奖2个。银川市营销挑战赛优秀组织奖1个。并设立为自治区发改委双创示范基地,自治区众创空间。 校企合作持续深化。学院牵头成立宁夏首个“政行企校”合作办学理事会、校校合作联盟以及4个自治区级、21个校级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3个产业学院。先后面向26个专业(群)申请并获批23个证书。截至2020年底,已面向18个专业(群)开展12个“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学生952人。联合中烹协、西门子(中国)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等50多家行业企业组建了5个职业教育集团、7个应用技术研发中心、30个教师流动中心,建成了204个校外实训基地,承办了近180项自治区级以上职业技术大赛。 合作办学更加紧密。先后组团参访英、法、德等近20个国家20所院校,派出33批次273人次出国(境)参访交流和研修培训,与乌克兰国立经济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泰国暹罗大学、突尼斯苏斯高等旅游学院等近15所境外大学签订合作备忘录。国内先后与宁夏大学、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福建黎明职业大学、台湾大仁科技大学等十余所区内外高校在人才培养、师资互派、专业共建、科技研发等领域开展合作,与发达省区兄弟院校创造开展“1+1+1”人才共育模式。 社会服务功能凸显。积极响应自治区脱贫攻坚战略要求,学校选派6名教职工在海原县双井村和久坪村开展帮扶工作,先后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启动了扶贫项目35个,结对帮扶2所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建设实训基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久坪村援建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帮助1000多人精准脱贫。学校2次被自治区授予扶贫工作“先进单位”。2020年,成功举办了全区退役士兵职业技能示范性培训班,98名退役军人顺利完成计算机、物流管理等专业学习,获得职业资格;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