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考分数线

宁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重庆大学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发布时间:2024-05-09 11:52:24 思而思学网

据最新重庆大学招生网和宁夏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宁夏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503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3086名左右,才可以考上重庆大学,不过每年重庆大学在宁夏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宁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重庆大学

1、宁夏高考2022年考生上重庆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3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387名;

2、宁夏高考2021年考生上重庆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0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086名;

3、宁夏高考2020年考生上重庆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6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317名;

4、宁夏高考2022年考生上重庆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5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43名;

5、宁夏高考2021年考生上重庆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8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76名;

6、宁夏高考2020年考生上重庆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60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37名;

二、重庆大学在宁夏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重庆大学在宁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宁夏 理科 本一 534 1387 教育部
2022 宁夏 文科 本一 559 343 教育部

2、2021年重庆大学在宁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宁夏 理科 本一 503 3086 教育部
2021 宁夏 文科 本一 588 376 教育部

3、2020年重庆大学在宁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宁夏 理科 本一 569 1317 教育部
2020 宁夏 文科 本一 603 437 教育部

高考成绩在500左右还能上211大学吗

高考500分左右还是能上211大学的。在不同地区分数线是不同的,考生要以当地招生分数线为准。

500分左右的211大学基本上都是新疆大学、海南大学、石河子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宁夏大学、延边大学等地理位置相对较偏的院校。这些院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一般,地理位置也比较偏,所以收分一直都不是很高;另外,从下面的内容也可以得知,部分省份50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的211大学较少,地理位置较偏的考生能上的211大学较多;500分左右的文科生与理科生相比,理科生能上的211大学更多。

哪些211大学值得推荐

1.南昌大学(211)

南昌大学这所学校在这座城市甚至于整个江西省唯一一所211,论综合实力以及办学规模都是很强的。南昌大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获得了A,学科排名位于全国第二。此外,新闻传播学、化学等10个学科获得了B-。

2.东北农业大学(211)

因为农学相关专业考生的报考热情不高,因此农学类的大学高考录取分数普遍较低。东北农业大学正是这种情况之下的一所211大学。由于专业性质以及地理位置,愿意报考东北农大的学生并不多,甚至有时候学校的录取分数低于很多普通一本大学,这对500分左右来说,是很不错的选择。

3. 延边大学(211)

位于吉林省延吉市,简称延大。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一所211大学,延边大学的知名度比较低,可能很多人还没有听说过该大学。而且最近几年名声也大不如从前,录取分数也很低,500分左右考生报考成功几率很大。

文科哪些二本吃香适合上

序号科类院校名称批次
1文科浙江工商大学二本
2文科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二本
3文科四川外国语大学二本
4文科集美大学二本
5文科广东财经大学二本
6文科浙江传媒学院二本
7文科天津外国语大学二本
8文科上海体育学院二本
9文科山东中医药大学二本
10文科重庆工商大学二本
11文科上海商学院二本
12文科广东金融学院二本
13文科天津商业大学二本
14文科温州大学二本
15文科苏州科技大学二本
16文科江苏警官学院二本
17文科成都大学二本
18文科广西师范大学二本
19文科江苏师范大学二本
20文科武汉纺织大学二本
21文科云南师范大学二本
22文科重庆理工大学二本
23文科浙江科技学院二本
24文科四川美术学院二本
25文科陕西中医药大学二本
26文科北京物资学院二本
27文科安徽财经大学二本
28文科北京联合大学二本
29文科浙大城市学院二本
30文科西安邮电大学二本

三、重庆大学学校介绍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创办于1929年,在20世纪40年代就发展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为国家高教部(高教部1958年并入教育部)直属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逐步发展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998年,学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2001年,学校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4年,学校被确定为中管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理、工、经、管、法、文、史、哲、医、教育、艺术11个学科门类。设7个学部35个学院,以及附属肿瘤医院、附属三峡医院、附属涪陵医院、附属中心医院。教职工5300余人,在校学生49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2000余人,本科生26000余人,来华留学生17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5300余亩,有A校区、B校区、C校区和虎溪校区。 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保持快速向上向好发展势头,综合办学实力、学术声誉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人才培养 以造就“行业精英、国家栋梁”为己任,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40余万名高素质人才,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40余人当选为两院院士。近年来,认真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六大育人阵地,入选全国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承建高校。大力实施“本科教育2029行动计划”,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成立本科生院,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加强通识教育。4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0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数学、物理专业进入“强基计划”。持续深化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卓越研究生教育。获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全面推行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博士生招生规模增至1000余人。深化“产教融合、跨界培养”,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五年来在全国各类大学生竞赛中获奖4400余项,其中获全国特等奖和一等奖260余项。 学科建设 坚持以学科内涵发展为核心,按照“强化工科、夯实理科、振兴文科、繁荣社科、拓展医科、提升信科”的思路,建立健全适应科技高速变革的学科优化布局机制以及适宜产生未来引领学科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一流学科生态。持续加大“先进制造”“智慧能源”“新型城镇化”三大学科群建设,按照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规划,推动机械、电气、土木等特色优势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先后成立医学院、医学部,高起点推进医学学科加快发展。启动实施《基础文科振兴行动计划》《基础理科卓越行动计划》,加快提升基础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工程学、材料科学先后进入ESI世界前1‰学科,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冶金、仪器、矿业、机械、土木、交通运输等6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50名。 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系统构建起“3+7”人事人才制度体系和四层次七类别人才引育“金字塔”,积极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氛围,以先进体制机制激发高层次人才持续汇聚的内生动力。现有专任教师3100余人,其中院士等国家级人才200余人,博士生导师1000余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 科学研究 深化科研管理服务改革,构建起“1+5”新型科研创新体系,以新的体制机制促进高质量成果产出。加强创新体系内涵建设,全面实施基础研究珠峰计划、重大项目成果人才培育计划、重点研究基地构筑计划、军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加强科研前瞻布局,全面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推动建设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培育建设“超瞬态实验”大科学装置,推动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院等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谋划建设合成生物学、未来芯片、量子物质科学等高水平原始创新平台。“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23个,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400余项(其中牵头千万元级以上重大项目40余项),荣获国家奖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6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科学装置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ature》《Science》正刊论文等均取得历史性突破,科研总经费屡创新高(2020年达到22.85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和获权发明专利数量显著增长。实施人文社科繁荣计划,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荣获鲁迅文学奖,持续推进“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地方政府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重庆人才发展研究院”等新型高端智库平台建设,服务科学决策。学校主办的7种期刊入选权威、核心期刊。 国际合作 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186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各类国际合作平台近20个。重庆大学-辛辛那提联合学院合作办学成效显著。鼓励支持师生出国(境)访学交流,年均学生出国(境)访学人数达到3700余人。致力于中华文化推广,设有泰国勿洞孔子学院、意大利比萨孔子学院、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孔子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积极打造“留学重大”品牌,建成全英文授课硕博项目45个、全英文授课课程300余门。 社会服务 始终坚持“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积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深化拓展校地合作,南京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高端研发机构落地生根。牵头研制的月面微型生态圈在月球上种植出第一片绿叶,完成人类首次月面生物生长培育实验。成立了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全国第一家高校董事会,大学科技园获认定为全国首批2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积极推进对口支援高校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定点扶贫和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助力云南省绿春县和重庆开州关面乡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发挥附属医院优势,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等领域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学校以“扎根巴渝大地、服务重庆发展”为己任,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主动发挥智力优势、人才优势,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与重庆市政府共同启动筹建重庆实验室、共建长江生态环境学院;与万州区政府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与高新区携手推动“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建设,培育建设“超瞬态实验”大科学装置;与沙坪坝区共建环重庆大学创新生态圈,共建国际联合研究院;与沙坪坝区、高新区、华为公司共建超算中心;与两江新区共建明月湖新工科教育创新平台;与璧山区共建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在武隆区建设气球平台微波垂直传能试验验证平台等。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着力打造成渝科教创新共同体。 校园文化 坚持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练弘扬“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重大精神,以一流的大学文化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获评第二批“全国文明校园”。大力选树先进典型,近百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最美奋斗者”“最美高校辅导员”等荣誉称号。潜心打造校史馆及“立德树人”专题展览馆,深入挖掘爱国奉献精神内涵,弘扬科学精神和崇高品德。创作《重庆家书》《重庆往事·红色恋人》《光华》《初心·1929》《寅初亭》等原创话剧作品,讲好“重大故事”,展示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传承和打造以川剧为代表的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获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川剧)传承基地。建立师生、校友人物特色档案资源库,打造“重大文库”,传播重大精神。实施建筑文化景观完善工程,学校近现代建筑群和早期建筑群分别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和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面向未来,重庆大学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