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素材

聊城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聊城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为华歆、程昱、程咬金、于慎行、左良玉、杨以增、傅斯年、张自忠、季羡林、孔繁森,具体名单见下文。

一、聊城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1、华歆(xīn)(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平原郡高唐县(今山东省高唐县)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

2、程昱(yù)(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省东阿县)人,三国时期曹魏谋士、名臣、将领。

3、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改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西南 )人。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4、于慎行(1545~1607),字可远,又字无垢。东阿人(今属山东平阴县东阿镇)人, 明朝著名文学家,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明史》推为“山左文学之冠”,《四库全书》均有其著作载录。

5、左良玉(1599年~1645年) ,字昆山,东昌府临清州(今山东省临清市)人。官至平贼将军、太子少保,封宁南侯。最初在辽东与清军作战,后带兵镇压农民起义,随着部队不断扩大,逐渐骄横跋扈,残忍暴虐,拥兵自重,病死后儿子左梦庚率所部降清。

6、杨以增(1787~1855),字益之,号至堂,别号东樵。聊城县城里(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 人,清道光年间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中国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海源阁”主人。

7、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民国时期的学界领袖。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

8、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9、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学界泰斗,著名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10、孔繁森(1944年7月-1994年11月),男,汉族,中共党员,山东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孙。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二、聊城历史沿革

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

唐虞3代,聊城属兖州之域。

春秋时期,聊城、茌平、高唐、东阿、阳谷属齐国,莘县、临清属卫国,冠县属晋国。

战国时期,聊城、茌平、高唐、东阿、阳谷仍属齐国,莘县改属魏国,冠县、临清改属赵国。

秦行郡县制,境域均属东郡。

汉承秦制,西汉初曾封王建国,郡国并称。至武帝始设州部,分全国为13个刺史部(州)。聊城、东阿、阳谷、莘县属兖州部东郡,冠县、临清属冀州部魏郡,高唐属青州部平原郡,茌平分属兖州部东郡与青州部平原郡。东汉正式定州、郡、县3级。聊城、东阿、莘县、阳谷、高唐、杨露、临清仍属原州郡,茌平改属兖州部济北国,冠县改属司州部阳平郡。

三国袭汉制,境域统属魏地,聊城、茌平属青州部平原郡,莘县、冠县、临清属司州部阳平郡,高唐属冀州部清河郡,阳谷为县王国,东阿仍属兖州部东郡。

晋朝仍为州、郡、县3级制,聊城、高唐、茌平属冀州部平原郡,临清、莘县、冠县属司州部阳平郡,东阿、阳谷属济北国及东平国。[1]

南北朝时期仍承晋制。后魏,聊城、茌平属济州部平原郡,临清、冠县、莘县属济州部济北郡,高唐属济州部南清河郡。齐周,聊城属平原郡,临清、高唐、茌平属清河郡,阳谷、东阿属济州部济北郡,冠县、莘县属司州部阳平郡。

隋初废郡存州,后又废州为郡,聊城、冠县、莘县属魏州武阳郡,临清、高唐、茌平属贝州清河郡,阳谷属济州济北郡,东阿属兖州济北郡。

唐朝,州郡之上增设道,始分全国为10道,至733年(开元二十一年)改为15道。聊城、高唐属河北道博州博平郡,临清属河北道贝州清河郡,莘县、冠县属河北道魏州魏郡,阳谷、东阿初属河南道济州济阳郡,后属郓州东平郡,茌平属河南道郓州东平郡。

宋初,废道设路,路辖府、州,府、州辖县。聊城、高唐、茌平属河北东路博州博平郡,临清、冠县、莘县属河北东路大名府魏郡,东阿、阳谷属京东西路东平府东平郡。

辽、金承宋制,分其所辖治的北方为19个路。聊城、高唐、茌平属山东西路东平郡博州,东阿、阳谷属山东西路东平府,莘县、冠县属大名路大名府,临清属大名路大名府恩州地。

聊城市元代,全国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下设路、州、县。聊城、茌平、莘县属东昌路总管府;冠县初属东昌路,后为冠州;高唐初属东昌路,后为高唐州;临清属濮州,阳谷、东阿属东平路。上属8县均隶山东省。

明代,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废路存府、州,全国分统于15个布政司,亦称15个省。聊城、临清、茌平、高唐、莘县、冠县属山东布政司东昌府,阳谷、东阿属山东布政司兖州府东平州。

清代通称为省,全国初为18个行省,后增至22个行省,省下为府、县两级。境内今属8个县市均隶山东省。聊城、茌平、高唐(一度为直隶州)、平轩、莘县、冠县、属东昌府,东阿初属兖州府东平州、后属泰安府,阳谷属兖州府,临清初属东昌府、后为直隶州。

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71年间,域境建置无大变化。

1912年,山东省废府设道,境域为济西道(治聊城),1914年改为东临道。1928年废道,境内各县直属山东省。1936年,全省下设12个行政区,区设行督察专员公署。鲁西北为第六区,辖聊城茌平、博平、东阿、阳谷、寿张、范县、莘县、冠县、朝城、观城、堂邑、濮县等13个县;临清、高唐时属第四区。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至1938年,除濮县、范县、观城3个县外,均为沦陷区。抗日战争爆发,共产党领导下的县、专区抗日民主政权逐步建立。1939年10月,鲁西北行政委员会成立。1940年4月,成立鲁西北行政主任公署,下设泰西、运西、鲁西北、运东4个专署。聊城、东阿、阳谷、博平、清平、茌平等县属运东专署,冠县、馆陶、临清、邱县、堂邑、莘县、朝城、朝北等县属鲁西北专属,濮县、范县、观城、寿张等县属运西专属。

1941年6月,*北方局决定鲁西行署和冀鲁豫行署合并,成立新的冀鲁豫行署,辖7个专署,原鲁西行署的泰西、运西、鲁西北、运东为第一、二、三、四专署,原冀鲁豫行署的辖区为第五、六、七专署。濮县、范县、寿张等县属第二专署;观城、朝城、莘县、朝北、聊堂、冠县等县属第三专署,筑先、阳谷、东阿、茌平、博平、清平等县属第四专署,馆陶属冀南行署第三专署,临清属冀南行署第四专署,高唐属冀南行属第六专署。同年12月,原属冀鲁豫行署第四专属的张秋、第二专属的寿张和黄河以东的昆山、东平等县组成第八专署。

1942年12月,冀鲁豫行署第一、四专署合并为第一专署,辖筑先、阳谷、东阿、茌平、博平、清平、平阿等县。

1943年,原冀鲁豫行署第三专署与冀南行署第七专署合并为冀鲁豫行署第七专署。临清、冠县、卫东、馆陶、宏毅、莘县、堂邑、清平、朝北属之。

1944年5月,冀南行署、冀鲁豫行署合并为新的冀鲁豫行署。

1945年9月,*决定撤销北方局,建立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个中央分局,同时恢复冀鲁豫、冀南两区行署,冀鲁豫行署辖8个专署,冀南行署辖5个专署。筑先、阳谷、东阿、茌平、博平、清平、平阿县属冀鲁豫行署第一专署,后改为第六专署,濮县、范县、寿张、张秋、观城属冀鲁豫行署第二专署;后改为第九专署,临清、馆陶、冠县、武训、永智、莘县及临清镇属冀南行署第一专署,高唐属冀南行署第二专属。

聊城市1947-1948年8月,筑先、东阿、聊阳、茌平、博平、河西属冀鲁豫行署第六专署,寿张、阳谷、范县、濮县、观城属冀鲁豫行署第九专署,临清、馆陶、冠县、武训、永智、莘县、临清镇属冀南行署第一专属,高唐属冀南行署第二专属。

1949年8月20日,聊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属平原省。聊城、阳谷、东阿、茌平、博平、堂邑、清平、冠县、莘县、高唐、寿张、及聊城城关区(县级)隶属该区,濮县、范县、观城、朝城属平原省濮阳专区,馆陶、临清镇属河北省邯郸专区。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聊城专署改属山东省。

1967年3月,聊城专员公署更名为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7月,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聊城地区行政公署。

1998年3月,聊城地区行政公署更名为聊城市人民政府。

2018年10月12日,2018中国(日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袖年会暨2018(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推进大会在日照市举办。在本次会议上发布了2018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城市,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无锡市位列前五位,其中聊城位列第30位。

三、聊城简介

聊城市地处鲁西平原,是山东省的西大门,毗邻河南、河北,处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是中国蔬菜第一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乡、中国十大休闲城市。

聊城城区独具“江北水城”特色,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威尼斯”,黄河与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明清时期借助京杭大运河漕运之利,聊城成为沿岸九大商都之一,繁荣昌盛达400年之久,被盛誉为“江北一都会”。市区环抱的东昌湖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南岸的聊城摩天轮“水城之眼”为全球十大摩天轮之一,位列第七位。

2016年12月7日,聊城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