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素材

荆门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3-13 23:14:31 思而思学网

荆门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为陆九渊、孙叔敖、老莱子、宋玉、舒成龙、尉迟恭、三关、孙何、孙仅、孙侑、朱震、朱厚熄、周培公,具体名单见下文。

一、荆门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陆九渊:曾任荆门知州,是与朱熹齐名的理学家。字象山,1139年生于金溪,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治理荆门时政绩卓越。原荆门市水产路现更名为九渊路就是以此历史人物命名的。荆门市“象山”就是以他的号命名。,象山大道也是的,就连广播电台的《象山夜话》栏目也是沾了历史名人的灵气了。。。

陆九渊

孙叔敖:春秋时代楚国庄王的令尹。据《荆门直隶州志》记载,孙叔敖居荆门白土里(后改称孙家山,在荆门、荆州交界处)。孙叔敖为令尹五年,功绩显赫,特别是他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期思陂和沮漳河下游等地的水利工程,为千古传颂。

老莱子:曾隐居荆门象山,春秋时代楚国著名道学家,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著有十六篇学术著作,阐述道学的玄奥哲理。春秋时代,楚庄王得知隐居在荆门蒙山(今象山)东北麓的老莱子很有学问,便带着厚礼亲自登门请他出山辅佐朝政。

宋玉:荆门钟祥市胡集人,战国时期楚国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著作《登徒子好色赋》成为传世佳作,“登徒子”也成为好色者的代名词。宋玉长相秀美,风流倜傥,且能言善辩,才华过人,与屈原等在宫中供职,专为顷襄王声色宴游助兴。他胸怀大志,却得不到升迁,谏言无门,怀才不遇之感油然而生。他以《阳春》、《白雪》自喻,不愿与《下里》、《巴人》从俗同流,超然独处,放浪不羁,最终沦为贫士,穷困潦倒,惟有愤世疾俗,赋诗明志。

舒成龙:公元1743年始,任荆门州知州。舒成龙在任荆门时,荆门经济繁荣,治安良好,官民关系融洽,他尊重贤能,培育人才。将沙洋官堤筑高加固,遗留到现在的荆园、龙泉书院、讲经台、读书台、孝隐亭等众多遗迹都是舒成龙在任时恢复与修建的。

尉迟恭:(公元585年—658年) 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尉迟恭先为隋朝刘武周偏将,后归顺李世民,成为唐代开国元勋。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任襄州都督,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任荆州路总管府总管。当时荆门城为长林县治所,在荆襄大道上,尉迟恭下令构筑三关:北筑乐乡关,中间筑马牙关,南筑虎牙关。三关的构筑,使荆门进可攻,退可守,成为襄荆古道上的战略要地。他还在荆门古城西门内的隋代皇后的行宫旧址凤凰台修署衙,还建立沙洋城堡,修筑汉江堤防,将长林县治移往后港藻湖西岸。尉迟恭忠于大唐,最后封为鄂国公,死后,被谥为忠武公,陪葬于唐昭陵,今我市境内新店铺有古迹尉迟恭墓(衣冠冢)及尉迟恭祠。

荆门“三凤”:孙何,孙仅,孙侑。

孙何:荆门人,北宋大臣,是荆门知军孙镛的长子。与其弟孙仅、孙侑合称“荆门三凤”。

孙仅:荆门人,北宋大臣,孙何的大弟。孙仅少时勤奋好学,在荆门东山书院攻读时,与其兄孙何闻名一时,宋真宗咸平元年中进士,点为甲科状元。兄弟先后中状元,震动荆门地区。

孙侑:荆门人,为北宋良臣名儒之一,孙何的小弟。孙侑少时聪明伶俐,读书一目十行,对经史子集、上下古今、伦理道德的悟性很高。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中进士,与孙何、孙仅同被列为荆门乡贤,并称“荆门三凤”。翰林大学士王禹伺感叹:“天地间的钟灵秀气,全部聚集到荆门孙家。”

朱震:荆门人。少时在荆门东宝山下的东山书院攻读,宋徽宗政和年间中进士,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震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受到宋高宗召见。高宗垂问《易经》、《春秋》要领,朱震结合自己多年研究《易经》的体会,对答如流。高宗十分满意,提拔其为礼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

朱厚熄:荆门钟祥市人,明朝第十一代皇帝,史称嘉靖皇帝。1521至1566年间在位。朱厚熄是一个很有才干的皇帝。他通过改革宿弊、振兴纲纪等措施,开创了20多年的“新政”时期,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拥戴。但朱厚熄也是一个固执专断、个性极强的人。他为了“追尊私亲”,以求“名正言顺”,诱发了波及整个朝野,历时三年半之久,史称“大礼仪”的政治事件,有200多位文武官员因之受到了不应有的责罚。他作为一代皇帝,也同所有的封建帝王一样,祈求长生不老,营造陵寝宫苑,不仅在生时穷极享乐,而且追求死后的显赫尊荣,他在北京为自己修建了“永陵”,在家乡钟祥为生身父母扩建了“显陵”,又为他的轮回转世前身元佑道人修建了“元佑宫”。尽管这些建筑至今还闪耀着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光彩,但大兴土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增加了人民的负担,给人民带来了苦难。他虔诚修道,尤好丹术,长期不视朝政,造成了严嵩等人的专朝弄权,不仅“新政”未能彻底实施,反使国势日趋没落,嘉靖朝政也终归于穷途末路。

周培公:湖北荆门人,清朝康熙年间大臣,战功卓著,曾被康熙重用而后又遭受冷遇的大臣周培公,为我国历史上汉满结合的典范。荆门市原温泉大道现更名为培公大道就是以此历史人物命名的。培公坟在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官堰村10组。

二、荆门历史沿革

夏商荆门属荆州之域,西周分属权国、鄀国,春秋战国归属楚,汉置当阳县,唐立荆门县,宋建荆门军,元设荆门府,明复荆门县,清为荆门直隶州,民国降州为县,新中国成立后续为荆门县。1979年,分设荆门县、荆门市。1983年,荆门县并入荆门市,升为湖北省直辖市,下设东宝区、沙洋区。1996年,荆州市所辖京山县、钟祥市划归荆门市。1998年,沙洋撤区设县。2001年,设立掇刀区,将原东宝区所属掇刀石、白庙2个街道办事处和团林铺、麻城2个镇划归掇刀区管辖。2001年10月,省委、省政府行文,国营五三农场改由荆门市管理。11月,屈家岭管理区成立。2011年9月,漳河新区成立,托管原东宝区漳河镇、原掇刀区双喜街道办事处。12月7日,漳河新区正式挂牌。2016年1月16日,荆门高新区与掇刀区实行一体化发展。201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京山县,设立县级京山市。2019年1月,京山市撤销新市镇、永兴镇,设立新市、永兴、温泉三个街道办事处。荆门市现辖沙洋县、钟祥市、京山市、东宝区、掇刀区、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全市下设2个乡、48个镇、11个街道办事处,1321个村民委员会,229个社区居委会。

三、荆门简介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荆门地处中部之中、湖北之中,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华中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现辖沙洋县、京山市、钟祥市、东宝区、荆门高新区·掇刀区“一县两市两区”和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两个功能区,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4.77万人。

荆门人文底蕴深厚,孕育了长江中游最古老的文明——屈家岭文化,养育了道教创始人之一——老莱子,出土了对中国古代思想史产生重大影响的神州第一书——郭店楚简,留下了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

荆门区位优势明显,是华中重要的货运物流枢纽,浩吉、焦柳等4条铁路在此交汇,二广、随岳等4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漳河机场是国内唯一拥有2条陆上跑道和1条水上跑道的水陆两用机场;规划建设荆门国际内陆港,荆门海关开关,保税物流中心(B型)启动运营;沿江高铁武汉-荆门-宜昌段、荆门-荆州高铁、呼南高铁襄阳-荆门段已先后开工;汉江荆门港集装箱发送量突破2万标箱,正加快建设汉江航运中心和鄂西区域性物流中心。

荆门生态底色亮丽,拥有16个“国字号”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4A景区,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所辖钟祥市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长寿之乡,京山市是“亚洲观鸟之乡”和湖北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区被誉为“最适宜人类生存的世外桃源”,沙洋油菜花海被盛赞为“中国最美油菜花海”;荆门的母亲湖——漳河水库为全国第八大人工湖,水质长期保持一类水质,连续多年发现生物进化“活化石”——桃花水母。

荆门工业基础坚实,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工业经济总量居湖北省第4位;智能制造、循环化工、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新材料、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产业等产业集群入选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通用航空、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被纳入湖北省十大重点产业,跻身全国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通航产业园入驻通航企业15家,形成了集通航制造、运营维护、飞行培训、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荆门农业产业兴旺,承担着“中国农谷”建设重任,大力实施“一袋米、一壶油、一只虾、一头猪、一枝花”五个一工程,规划建设中心城区现代都市农业圈和荆钟、荆京、荆沙三条乡村振兴示范带,积极培育“荆品名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加快向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迈进。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