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素材

五一劳动奖状事迹材料【优秀篇】

五一劳动节来临,劳动奖状事迹材料也在评选中。思而学教育网整理了五一劳动奖状事迹材料,欢迎欣赏与借鉴。

五一劳动奖状事迹材料【篇一】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汶川县支公司于4月设立,共有员工176人,其中少数民族员工占比78%。汶川支公司全年就实现保费收入1521万余元,其中首年期交保费361万元。一季度实现总保费525万余元,其中首年期交保费196万余元,实现了2014“开门红”,在汶川地区寿险市场份额占比90%以上,在寿险行业内处于第一的地位。曾荣获成都市公司度团险经营优胜单位称号;、连续两年荣获汶川县“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6月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抗震救灾 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和中国金融工会“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

面对灾难,他们挺起不屈的脊梁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全县停电、停水、通讯中断,汶川县城完全与外界失去联系成网为孤城,汶川支公司办公区域几乎全部被毁。映秀镇更本文来源: 是被夷为平地,大量业务人员家里房屋倒塌,亲人失散,无家可归,损失极为惨重。地震发生时,公司有100余名员工正在办理各项业务,情况十分危急。在一阵阵山崩地裂的咆哮声中,冒着山体坍塌和被飞石击中的危险,经理和“抗震救灾突击队”的同志四处寻找失散的业务伙伴,慰问受伤员工,在交通不便、通讯中断的艰苦条件下,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县城四处寻找,最终与公司20名内勤和153位营销员取得了联系,把大家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姜维城山上。汶川县支公司经理胡静担心有人趁乱打劫,与驾驶员匆忙返回公司,冒着余震的危险守护在办公楼外,渡过了震后第一个不眠之夜。

由于公司经理室成员临危不惧,组织得力,当天在司人员无一人伤亡,未造成任何重要凭证及现金损失,尽最大可能减少了公司的财物损失。在积极自救的同时,突击队员还积极参与到当地政府组织的救援工作中,为当地灾民送水送菜,协助政府做好灾后住区消毒和防疫工作,有效防止灾后的疫情发生,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赞扬,向世人展示了国寿人的博爱和坚强。 灾后重建,他们忠实履行职责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多,在这一年多中,汶川国寿全体员工一刻也没有消沉,一刻也没有懈怠,一刻也不忘胸怀感恩之心,一刻也不忘加快发展自救、重建家园!他们全力以赴投入生产自救,在帐篷里、板房中和临时办公点坚守工作岗位,积极做好各项理赔服务工作。在被泥石流冲断的道路上,总有他们跋山涉水、帮助客户办理理赔手续的身影;在政府临时安置点的板房里,总能听到他们为群众送上赔款、耐心讲解保险服务的温馨话语。截至今年4月,汶川公司所有地震赔案已全部结案,为受灾群众送去了经济上的补偿和心灵的慰藉。广大客户发自内心的感叹“中国人寿,我们信得过”。

天灾没有摧毁他们的意志,地震没有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这一年来,公司全体员工自强不息,艰难奋进。在业务发展方面,以地震理赔为契机,深入羌乡藏寨,广泛宣传。广大群众在经历灾难之后,风险意识不断增强,在震中映秀服务点甚至一度出现了排队购买保险的现象。在灾后重建中,汶川公司提出两个目标:一是业务发展,要求员工们发扬抗震救灾精神,努力创最佳业绩。二是重建,提出“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签自己的单,挣自己的钱,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战役口号。实现开门红,136位汶川国寿人以不气馁、不放弃的精神,奋力拼搏,在震后的 有人说,保险是传递爱心、播撒希望的行业,也有人说,保险是行善积德、修炼人格的行业。在这次震惊世人的特大地震中,国寿人挺起了坚强的脊梁,把关爱带给了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保险的真谛。

五一劳动奖状事迹材料【篇二】

近年来,##工会在市总工会的正确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一创双优”教育活动为动力,认真履行工会职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发挥参政议政职能,致力于建设队伍,强素质;科技攻关,创业绩;优质服务,为三农;济贫扶困、献爱心。实现了科研、服务、推广较快发展,为推进##市农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成为一个不断创新、积极向上的优秀集体。

一、建设队伍,强素质

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搞好科研工作的基础。近年来,##从搞好人才服务入手,强化培养、搭建平台、深化改革,为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效地促进了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院66名技术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41人,有12人在读硕士学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37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3人,国家先进工作者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9人。形成了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

二、致力科研,创业绩

创一流的业绩是农业科研工作的目标。近年来,##领导班子带领全院干部职工致力于科技攻关,申报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近百项,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94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三等奖11项,市级成果奖73项,获奖数量处于全省市级##所前列;选育出通过国家或省审定命名的农作物新品种37个。其中,通过国家审定品种12个,通过省审定品种25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授权保护品种8个。我国首颗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搭载了##选育的3个品种,标志着其作物育种工作进入国内先进行列;通

过国家农业部登记农药(肥)5个;设立科技创新平台3个:国家花生综合试验站、国家小麦综合试验站和省玉米综合试验站。先后示范推广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20余个农作物新品种,累计推广应用面积4000余万亩,增产粮食12亿公斤,实现社会经济效益22亿元,为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科技支撑。

三、优质服务,为“三农”

为“三农”服务,是##一贯坚持的宗旨。##每年都组织3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创办科技示范基地,开展科技普及、推广工作。近年来,紧密结合全市农业生产和农民需求,依托品种、成果和人才优势,组织实施国家和省成果转化资金项目9项,先后建立了##、市区、清丰“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生产基地”,##、清丰、南乐及华龙区“出口型花生品种生产基地”,##、清丰、南乐、华龙区“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新技术示范基地”,形成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推广了40余项新品种、新农药、新技术。##选育的小麦品种濮麦9号、濮麦10号,玉米品种濮单4号、濮单6号,花生品种濮科花5号、濮科花1号,大豆品种濮豆6018、濮豆129等系列品种在我市占新品种推广面积的30%。通过国家、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筛选出适宜我市引进的品种占推广面积的40%以上,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积极参与“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行动”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围绕现代农业和建设,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科技下乡活动,举办技术培训500余期,在电台、电视台设立专栏,适时举办技术讲座,受训农民达10余万人(次),印发技术宣传资料70余万份、农业图书3万余册。在省级以上报刊和《##日报》、《##科普》发表技术文章800余篇,在电台、电视台设立专栏,举办技术讲座80余期,有效地指导了我市农业生产。

四、济贫扶困,献爱心

济贫扶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大干部职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济贫扶困,奉献爱心,彰显了农业科研人的良好品德。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全院踊跃捐款15650元,赠特殊党费11850元,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捐款3630元,积极支持灾区重建家园。试验农场一近70岁的退休老工人徐占芳,特意从偏远乡村赶到单位捐款,他拿出100元钱动情的说:咱们国家遭了大难,虽不能亲自到灾区救人,也要进一份微薄之力。##积极开展的“慈善一日捐”活动,每年每人捐出一天的收入,支持公益事业。积极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给老人们以生活的照顾,以感情的慰藉。每逢七一、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来临之际,##领导班子及相关科室人员都会为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和困难职工,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及节日的祝福,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2011年和2012年1月,院党委到大韩村向师贵先等特困老党员、困难户,送去白面、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给他们送去新春的祝福。并向该村特菜、野菜示范种植户、困难户等资助化肥2吨,解决了村民生产困难,为大韩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近年来,##按照市总工会的工作部署,立足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先后荣获“全省农业科研系统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全省公共机关节能先进单位”、“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市文明单位标兵”、“学习李连成建设新农村驻村帮扶先进单位”、市“先进党委”、“市重点工作综合考评三等奖”、“政府目标管理优秀单位”、“市文明单位建设优秀单位”、“市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全民科学素质先进集体”、“慈善一日捐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新的工作中,##工会将更加努力工作,把工会办成干部职工最温馨的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