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素材

个人精准扶贫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荐读】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和保证。“精准识别”是建立在摸清贫困户家底的基础上,透明公开、阳光操作。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个人精准扶贫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个人精准扶贫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1】

有的人因残、因病或因学致贫,可他们没有抱怨,人穷志坚,一直在为战胜贫困而奋斗。但是也有人劳动能力俱全,却甘心处于贫困之中,自身不努力,甚至消极对待,不支持,不配合,存在负能量。

扶贫先扶志。在当今社会,每一个健康的人都能靠自己的能力养自己。当自己处于贫困时,首先要想如何靠自己的能力脱离贫困,而不是等待别人的救助。可是现在有些身处贫困状态的人,并没有想着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来努力脱离贫困,而是在等待:等待政府、等待帮扶干部、等待社会的救助。当我走村入户调研贫困户时,很多人都在极力的展示,他们是如何如何贫困,欠了多少外债,或者家里有多少病人。农民是朴实的,他们在用最简单的方法,让你相信他是贫困户,希望得到政府或者任何一个源自他人的救助。对于因学、因残、因病致贫,我认真的记录,生怕因为我的疏忽而漏掉他们对未来的希望。扶贫首先要扶志,那些四肢健全,却甘于贫困,甚至以自己是贫困户而骄傲,拿贫困户四处炫耀的人,是可气,更是可悲:想坐享其成,不劳而获,这是可气;身处贫困,却甘于贫困,彻头彻尾的“乞丐”,丢失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使他丢失了做人的尊严,是可悲。对于扶贫,首先要做到精准识别,类似于这样的“贫困户”,应该予以清除,甘愿贫志,不可救,亦不必救。

扶贫不是给钱。在走访过程中,很多人提到五保和低保,他们简单的认为,扶贫就是给他们纳入低保或者五保,每个月给他们几百元钱,而有几百元的收入足以。古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扶贫不是简单的给钱,更加应该是给与有脱贫意愿的人创造财富的路子和帮扶,让他们有恒产、收入可持续。贫困户的贫困的原因千差万别,精准扶贫就要首先找到贫困的根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假如,缺技术的给钱,钱花光了,他还是会返贫。党和政府举全国之力扶贫,是为了从根本上消灭贫困,让老百姓都有致富的能力,从而迈入小康的生活。诚然,贫困户贫困的具体表现是缺钱,但是他们更缺少的是“对症下药的方子”。简单的给钱不仅不能达到扶贫的效果,甚至可能会被质疑社会公平。

贫困户对脱贫方法不认同。在与贫困户们交谈中发现,我感到他们对脱贫的方法认同度不高。比如:土地流转,这是一个相对实际又便捷的脱贫方法。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每年从承包商那里获得租金,而自己有时间去打工赚钱。可是很多的贫困户不愿意这样做,当然可能这源于他们对土地的感情,在他们的骨子里,认为失去了土地,就像吃饭的饭碗。土地是他们的命,只有自己耕种时,才觉得安心,但事实上,抛除种子、农药、肥料和最贵重的时间成本,分散种植往往都是亏本的买卖。然而,即使种地不能让他们致富,他们也愿意每年顶着骄阳烈日或者风霜雨雪,在田间地头挥洒辛勤。此外,对地方政府根据市场变化和因地制宜提出的种养殖推荐方案不认同,这就与干群关系疏远有关。个别村干部,故意保持一种威严的状态,不与群众交谈,不与群众沟通。对于村里的事情,不开村民代表大会,不向村民公开。这就拉远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党员干部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认真调研,实事求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发展集体经济,摘掉贫困的帽子。

对于这一年半的工作,有辛苦、有快乐、有感动、有崇敬。我佩服那些不甘于贫困的人,会永远记得与他们热情的交谈的时光,记得身患残疾毅然坚持养猪养鸡的身影,记得躺在病床上的也期待美好明天的面孔……这会是我工作的不竭动力,也是我坚定信心走下去的梦想。

【个人精准扶贫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2】

精准识别,因地、因户制宜,构建精准扶持机制。在开展精准扶贫中,可以县级为单位,对贫困人口识别进行动态化管理,杜绝“一刀切”的识别方法。各县应根据贫困家庭致贫的具体原因,因地、因户、因人制宜,比如考虑生态环境、土地质量、人口素质、社会保障、知识存量等因素,采取针对性强的扶贫措施,消除脱贫的关键障碍。

扶贫重在“扶志”,使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信心。脱离贫困,首先要从头脑中消除贫困的意识,使贫困群众从原来自给自足、安于现状和不思进取的观念中解脱出来,树立自力更生的脱贫观念,主动寻找治穷致富的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激发贫困群众形成“自助者天助之”的积极思想,帮助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

加大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扶持力度,提高贫困群体脱贫的能力。经济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多少或者资本存量的多寡有关,但第一要素是人的能动性。所以,要加大教育扶贫的力度,办好基础教育,普及义务教育。积极鼓励学龄儿童上学,防止贫困观念代际传递;要注意对农村劳动力科学种田、生产技能知识更新换代的培训教育;注意减轻贫困地区群众投入教育的经济负担,建立普遍的社会保障体系,预防教育致贫现象的产生。

建立精准扶贫阳光管理机制,防止贪污腐败。近年来,国家惩治贪污腐败已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仍有一些地方官员铤而走险,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使得多数贫困户享受不到扶贫资金带来的好处。在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中,应当建立阳光管理机制,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公平、公开、公正、透明,防止出现腐败死角。此外,还需发挥基层群众对扶贫资金分配的监督权,使之切实落实到扶贫开发工作中。

【个人精准扶贫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党中央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并提出了扶贫开发“四个切实”“四个一批”“六个精准”的部署要求,强调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为了明确这个任务和目标,我们总结出三个最大,即:

一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致力实现的第一个百年梦想。

二是,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必须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贫困问题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扶贫攻坚是最紧迫的民生任务。

三是,积极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必须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的发展机遇。贫困源于发展滞后,解决贫困根本要靠发展,扶贫为发展拓展了新的增长空间。

扶贫攻坚不但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生态问题,事关全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事关民族团结进步、边疆巩固安宁,所以,扶贫势在必行,并且必须取得成功,让人民真正脱掉贫困的帽子,让全国人民共奔小康,构建一个全民强大,全民和谐,全民幸福的中国!

在这样美好的蓝图下,我们也必须看到我们扶贫面对的现状。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已基本实现了脱贫目标,剩下来的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分布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大石山区、边境地区和水库移民区,大多是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存在着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通信难、增收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且贫困问题与发展问题、生态问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相互交织,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这些地区扶贫难度巨大,扶贫开发制约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而且,贫困人口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返贫现象普遍,这给我国的扶贫工作又增加了难度。

我们扶贫的最终目标是:确保贫困地区群众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国目前扶贫的大体方向是:

一是,提高老百姓的收入问题。通过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 各方扶持,提高收入,来解决一批人的脱贫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要选准一条群众既能脱贫,又乐意接受的项目,作为群众脱贫路径。

二是,针对上千万贫困人口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如生态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的问题,中央决定,在五年的时间里,下最大的决心进行易地扶贫搬迁。

三是,加强水利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抗旱水源建设、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四是,把教育扶贫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千方百计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掌握一门技能,达到脱贫的目标。

五是,建立全覆盖的农村低保,通过低保把一部分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严格按照精准识别指标体系及程序、方法,逐屯逐户调查登记,精准掌握每家每户的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帮扶需求,做到民主评议公开透明,公示监督准确到位,审核确认公平公正,确保精准识别结果群众满意。在根据这些让 群众满意的结果来确定农村的低保名额。

在扶贫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追求一时的面子好看,给予人民金钱补助,让人民暂时不贫困,这只是授人以鱼,不能持久。我们要做的是授人以渔,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使贫困群众永远受益,永不返贫。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精准扶贫,尽快脱贫,实现小康。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