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连理工大学全国最新排名2024
根据2024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榜单显示,2024年大连理工大学在全国最新排名第26名。
名次 | 学校名称 | 总分 | 星级 | 办学层次 |
26 | 大连理工大学 | 66.62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二、大连理工大学历年排名
1、大连理工大学全国排名【软科版】
序号 | 学校名称 | 公布机构 | 公布时间 | 全国排名 |
1 | 大连理工大学 | 软科 | 2023 | 32 |
2 | 大连理工大学 | 软科 | 2022 | 31 |
3 | 大连理工大学 | 软科 | 2021 | 28 |
4 | 大连理工大学 | 软科 | 2020 | 27 |
5 | 大连理工大学 | 软科 | 2019 | 26 |
6 | 大连理工大学 | 软科 | 2018 | 25 |
7 | 大连理工大学 | 软科 | 2017 | 23 |
2、大连理工大学全国排名【校友会版】
序号 | 学校名称 | 公布机构 | 公布时间 | 全国排名 |
1 | 大连理工大学 | 校友会 | 2023 | 28 |
2 | 大连理工大学 | 校友会 | 2022 | 25 |
3 | 大连理工大学 | 校友会 | 2021 | 23 |
4 | 大连理工大学 | 校友会 | 2020 | 27 |
5 | 大连理工大学 | 校友会 | 2019 | 31 |
6 | 大连理工大学 | 校友会 | 2018 | 25 |
7 | 大连理工大学 | 校友会 | 2017 | 26 |
8 | 大连理工大学 | 校友会 | 2016 | 29 |
三、大连理工大学最好的专业名单
序号 | 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1 | 机械工程 | A |
2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A |
3 | 力学 | A- |
4 | 土木工程 | A- |
5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A- |
6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A- |
7 | 工商管理 | A- |
8 | 数学 | B+ |
9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B+ |
10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B+ |
11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B+ |
12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B+ |
1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14 | 水利工程 | B+ |
15 | 软件工程 | B+ |
16 | 应用经济学 | B |
17 | 物理学 | B |
18 | 化学 | B |
19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B |
20 | 建筑学 | B |
21 | 城乡规划学 | B |
22 | 公共管理 | B |
23 | 哲学 | B- |
24 | 电气工程 | B- |
25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B- |
26 | 生物医学工程 | B- |
27 | 生物学 | C+ |
28 | 光学工程 | C+ |
29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C+ |
30 | 交通运输工程 | C |
31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C |
四、大连理工大学怎么样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4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60年10月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6年4月设立研究生院;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6年启动实施“211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启动实施“985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2012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大连理工大学依照“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坚持标准、创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建设盘锦校区,与主校区同标准、同档次、同水平办学。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名单;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已形成以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育人体系。学校依山傍海,办学条件优良。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学校拥有一流的智慧校园环境,三校区有线网、无线网全覆盖,校园一卡通通过刷卡、扫码、刷脸等多种方式实现身份认证、缴费和消费,并融入全国公共交通应用功能,“大工e站”为全校师生提供智能化自助服务,超算中心为科研提供有力支撑。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国内高校中居于先进水平。
面向未来,学校将传承大工红色基因,发扬大工精神,以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践行“四个服务”历史使命,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特色,努力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