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2017安全红线不能触碰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2017安全红线不能触碰心得体会1】
安全生产事关党的执政宗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近日,、李克强总理再次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加具体、更加明确的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近年来,各部门、各地区和各单位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狠抓落实,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责任体系不断完善,法治建设扎实推进,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通过科学理论的指导、以上率下的引领、齐抓共管的推动、矢志不渝的攻坚、蹄疾步稳的改革,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总体稳定。
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正处于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给安全生产带来新的挑战。从大的历史阶段看,我国还没有走完工业化进程,安全生产制度体制机制法治不适应、不系统、不配套等问题日益突出,事故易发多发的状态短期内难以改变。从眼前看,一些高危行业领域经过多年粗放式增长、低水平发展,安全风险聚集;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亏损面扩大,造成企业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再加上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安全发展观念不牢固、安全管理不扎实、职工队伍不稳等问题,增加了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在直面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党中央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安全生产、推进安全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持续推进,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心民心同频共振,坚守安全红线的环境越来越好,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共识深度凝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我们破解安全发展难题、增强安全发展动力、厚植安全发展优势指明了路径。安居乐业的民心所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国民素质的稳步提高、各项制度的成熟定型等,也给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机遇,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不断深化对安全生产规律特点的认识,不断丰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机制,以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维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当前,我们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制度的优越性,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失职追责的压力督促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业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要坚持依法治安、系统治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和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强化安全管理和监督;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加快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和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以坚实的保障能力推动预防治本,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对于未来真正的慷慨,在于向现在献出一切。坚定不移保障安全发展,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既要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也要有立说立行、立竿见影的狠劲。我们要敢于担当负责,勇于攻坚克难,善于改革创新,全力实现“十三五”安全发展良好开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2017安全红线不能触碰心得体会2】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为安全生产工作指引航向、谋篇布局时,以非常明确、非常强烈、非常坚定的立场与态度,念兹在兹、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可以说,能否牢固树立红线意识,也是检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弱的一块试金石。
红线,意味着不能碰触、不能踩踏、不能逾越。它是凛然不可侵犯的禁区,也是严肃严厉的警告。之所以划定安全红线,道理简单明了: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安全失守,事故频发,就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背道而驰,就与制度的本质格格不入。“如果安全生产工作搞不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何谈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好,何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些年,安全生产事业不断发展进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与红线意识的由薄到厚、由弱到强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站到安全发展第一线,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与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紧盯薄弱环节,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自觉提高坚守红线的能力,做坚守红线的忠诚卫士。
但血的教训也一再表明,一些人的红线意识淡薄乃至缺失,仍是制约安全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有的为了追求一时发展而降低安全门槛,放宽安全标准,人为制造“先天不足”;有的说起安全来激情澎湃、头头是道,干起来却心不在焉、枪枪虚晃,热衷推行“纸上谈兵”;有的见利忘义、冒险蛮干,将道义弃之不顾,把法规踩在脚下,放任上演“人间悲剧”……
牢固树立红线意识,需要成风化人、凝心聚力。安全生产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我们要有“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决心,坚持不懈地向民众宣传红线意识,形成敬畏生命、敬畏法律的共识,使“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深入人心,自觉抵制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行为;坚持不懈地传道授业解惑,让企业意识到安全生产就是第一责任、第一品牌、第一效益、第一功德,切实知晓“企业不消灭事故,事故就消灭企业”的道理;坚持不懈地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使领导干部知轻重晓厉害,矫正急功近利的心态,杜绝麻痹大意的思想。
牢固树立红线意识,需要明责知责、履责尽责。责任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约束、一种使命。做人有责任,做事有责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更应有责任。责任的泛化、虚化、淡化,极易催生“与己无关、蒙混过关”的心理。要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形成事事抓安全、时时抓安全的责任传导机制,将安全生产的责任层层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切实解决“无人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问题。
牢固树立红线意识,需要依法治安、严格执法。目前,违法违规行为引发的较大以上事故起数仍然占事故总量的45%左右,几乎每一起重特大事故都存在比较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这其中,除了企业遵法守法意识不强、从业人员法治观念淡薄等原因外,部分地方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格,造成“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执法不严,必然导致安全法令不彰、红线意识不强。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办事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制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
牢固树立红线意识,需要完善机制、有效激励。如果一个人认为未来很有希望,即使现在多么艰难不堪,他也会咬牙坚持。正面引领、有效激励,向来是增强某种意识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强调“严”字当头的同时,也要从客观规律、实际效果出发,完善机制,激发安全生产的内生动力。比如,加快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应用,对那些诚信守法、安全发展的企业,要多给名分、给政策、给扶持。再如,要千方百计提高安监人员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收益,使其觉得虽然责任重、风险高,但同时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从而提高坚守红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17安全红线不能触碰心得体会3】
安全生产无小事。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首先必须落实政府监管责任。一个个血的教训表明:一些地方一些单位甚至一些领域长期安全生产“出事”,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没有落到实处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一是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自身重视安全生产,自身抓好安全工作落实;二是强化安全监管单位的监管责任,避免“大家管,大家都不管”“有利益争着管,有责任争着推”的不良现象;三是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采取重查重处方式促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深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诚信机制建设等基础性工作,不断促使企业及社会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同时,还要综合应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执法效率,严格责任追究,提高违法成本,一方面使执法主体不敢懈怠,另一方面也使被监管企业不敢、不能违法作业。
当然,即使是最强有力的监管,也取代不了企业的自律。因此,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责任,要逐步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由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向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转变。因为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内因和根本,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只有落实到企业的生产管理行为中,才能最大限度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如果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生产形势不可能持续好转。因此,要遏制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发生,必须紧紧抓住企业这个责任主体,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强化技术装备、严格安全监管、严肃责任追究,切实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坚决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必须深化认识、严格履行职责。要看到,只有生产环境安全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才能正常继续下去,才有可能持续创造价值和利润。当前,要引导企业牢牢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契机,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岗位,建设更加坚实的技术保障体系和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从根本上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一点也不能马虎,一刻也不能松懈。据了解,从6月初到9月底,我国将在全区范围开展一次彻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我们真诚地希望,各部门、各单位能以此次检查为契机,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未雨绸缪、防范未然,努力打造安全生产和谐共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