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精选两篇

发布时间:2023-12-08 16:38:31 思而思学网

2017年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1】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工程。为全面了解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运行情况,3-5月,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教育局,深入20余所乡镇学校开展了调研。

一、现状及成效

全市现有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440所,学生人数56.82万人,寄宿学生16.7万人,教职工3.35万人。近年来,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寄宿制学校建设,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一是教育资源得到整合,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全市抓住国家对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大项目争取,优化学校布局,共投入教育专项资金5.42亿元,改扩建寄宿制学校126所。二是后勤保障有所加强,学校管理日趋规范。寄宿生吃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机制基本建立,配备了专兼职安保人员和食品安全监管员,校园安全管理得到加强。三是着力提升教师素质,注重学生全面培养。教师培训、师资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等机制逐步建立,教师结构得到一定优化,素质能力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初具规模,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丰富多彩,心理健康教育开始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一是宿舍和食堂面积仍不达标。全市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生均宿舍面积按省颁标准仍差41.84万?,食堂面积差5.2万?。部分学生食堂是社会资金建设,仍由承建商出租经营。个别学校项目资金分配到位却因土地问题无法落地建设。二是配套设施不全。多数学校食堂宿舍用项目资金建好后,内部设施严重缺乏,还有个别学校用木柴在新食堂内烧饭。学生床大多质量差、年久失修,有的2-3人一床。厕所基本是旱厕,蹲位不足,污物直排。所有学校都无洗浴设施,无热水和开水供应,二次供水安全隐患大。三是课余活动设备严重不足。音、体、美、图书阅览等设备差,无法满足学生在寄宿期间的课外娱乐活动。

(二)资金缺口较大。一是2020年底要达到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基本满足学生寄宿需求,全市所需经费缺口近80亿元。二是寄宿制学校在管理、设备购置、水电费用等方面开支增大,而生均公用经费寄宿生和非寄宿生均标准一样,导致寄宿生越多的学校资金运行越困难。

(三)教职员工缺乏。学校多年未进教辅人员,各学校都没有校医,食堂、宿舍、实验室管理、安保等教辅人员大都是临时工且数量不足。寄宿生的管理工作主要由教师负责,超负荷的工作量,不利于寄宿生的安全管理,又严重影响教师的正常教育教学。

(四)管理不够规范。一是学校在管理上重视不够,校园安全意识不强,对提升寄宿生管理水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校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不健全。二是学生的心理问题被忽视,寄宿生管理是“教学”与“看管”简单叠加,心理健康教育未落实。三是安全管理亟待加强。门卫和宿管员管理能力不强,执行制度不力。食堂安全监管不到位。学生往返学校交通存在安全隐患。未按标准规定设立卫生室,无专兼职医务(保健)人员,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存在隐患,必需的急救器材和药品缺乏。

三、对策与建议

(一)各尽其责,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新《义务教育法》明确义务教育的责任在各级人民政府,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相关部门经常性的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有关问题,特别是土地和资金等问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主管”职责,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主动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保证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运行。学校要尽最大努力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切实保证学生在校内的健康和人身安全,让家长和全社会放心,努力将寄宿制学校真正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要抢抓国家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 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机遇,认真研究政策,科学编制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争取到2020年末全部建成标准化寄宿制学校。二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落实好“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兑现中央和省关于教育投入“三个增长”和“三个确保”的规定,将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建设、设备配备及更新维护纳入财政预算,增加寄宿制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督导部门要将农村寄宿制学校经费保障纳入督导评估内容,确保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三是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经费倾斜力度。在国家尚未提高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标准的情况下,各县级财政应适当安排资金解决寄宿学校的水、电费及宿舍聘用员工工资社保、寄宿制学校教师补助等。四是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制定捐助资金管理办法,鼓励社会力量捐建寄宿制学校食宿设施设备,资助困难学生。

(三)完善设施,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一是加强硬件建设。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要求,科学规划寄宿制学校容量,满足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入住学校的需求。抓住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有利时机,争取更多建设项目进入国家库,基本实现寄宿制学校“五有配套”,提升后勤保障能力。要配合建设项目编制好用地规划,纳入每年用地指标予以落实。简化学校建设审批程序,减免建设工程收费项目和标准。二是完善配套设施。按照《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完善学生宿舍和食堂的配套建设,着力解决个别学校用柴火做饭、无餐桌椅、无自来水等问题;加快澡堂建设,大力推广寄宿制学校安装太阳能,让学生用上热水。加大“旱厕”改造力度,防止污水直排。建好“留守儿童之家”,设立医务室和心理咨询室,配齐必要的设施设备,加强对留守儿童和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疏导。三是加强学校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增强生活教师和后勤人员的责任心,做到校园管理无死角,制度建设无盲区。广泛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完善校园监控系统。宿舍管理人员要坚持24小时值班,并做好各种登记,落实“班主任清查、值周领导巡查、政教室专管”制度;学校食堂原则上不承包经营,坚持“专人管理、保本经营”的方式,严把食品卫生关,建立健全食品采购、存放管理等一系列食堂管理制度和卫生安全措施;教育、卫生、公安、食药管理等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寄宿制学校安全、食品卫生等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限期整改。四是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建立联防机制,及时排查学校各种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四)健全队伍,确保后勤服务质量。一是完善用人机制,加大教辅人员的配置。探索推行“县管校用”的教师管理机制,推进县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合理设置寄宿制学校教辅人员的配置比例,落实好编制和聘用办法,加大空岗补员力度。后勤人员可从符合安置条件的转业人员中安排,也可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少于600名学生的学校校医可聘卫生院医生兼任,实行双向考核,将医务室履职情况作为个人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依据。定岗向社会和医学院校聘用全科医生专职从事校医工作,将专职校医的职称评定纳入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序列。二是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学校教学管理能力。整合现有师资力量,多途径加强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的师资培训;把教辅人员的培训纳入“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逐步提高教辅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将校医纳入社区医生管理范畴,主动承担起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促进学校卫生工作规范化。三是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稳定教职工队伍。制定寄宿制学校教师工作补助政策;完善有利于农村教师成长、向农村教师倾斜的职称评审标准条件,在职称评聘、评先选优上向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倾斜;加大教师周转房建设,切实改善教职工工作环境。

(五)打造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一是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创设影响学生成长的德育情景,因地制宜打造校园文化,使环境与学生相融合,让校园成为陶冶、塑造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最佳场所。二是设立课外兴趣小组,通过赛诗会、运动会、歌唱比赛、书画作品展示等活动丰富寄宿生的课余生活。三是加大文体设施的配备,完善音、体、美、阅览室的功能,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保证活动的多样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017年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2】

教育事业事关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教育当做最大的民生工程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来抓。县政协为了促进这项民生工程的落实,全面掌握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情况,将此项工作列为今年重要的工作议题。十月中下旬,县政协调研组深入到全县中小学寄宿制学校查看校舍设施及教学设备,分别与教体局领导班子、各镇领导、各学校校委会成员、部分政协委员座谈,就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情况开展调研。

一、全县中小学校及寄宿制学校建设情况

2013年,全县公办学校106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初级中学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小学39所,幼儿园38所,其中:民办幼儿园27所。在校学生46053人,其中:高中518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830人,初中生9746人,小学生20857人,学前班3196人,幼儿园5239人,其中:民办幼儿园2602人,在校学生数量较2012年稳中有升。中小学寄宿生15157人,其中:小学4845人,初中6388人,高中3505人,职中421人。全县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329496平方米,危房26982平方米。

全县中小学校教职工2589人,其中:专任教师243人。

我县自2011年实施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2300万元,完善了63所寄宿制学校的教室、学生宿舍、厕所、操场、膳食中心等设施,使农村中小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农村中小学校基本的设施得到了初步解决,为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和保证。

二、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硬件设施配套不齐,是寄宿制学校面临的关键问题

1、基础设施不足。大部分学校学生宿舍数量不足,仍有部分学生在校外寄宿。特别是红椿镇纪家沟小学校舍已成危房,学校租用农民的房屋上课,学生寄住在农户家。高滩镇初级中学男生宿舍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三层教学楼,每个房间住50多人,最多的一个房间住63人。许多学校学生宿舍没有配套的洗漱间、卫生间、消防设施等。麻柳镇中心学校无教师宿办室,毛坝中学部分教师无宿舍。高滩镇初级中学、广城镇中心小学、高桥镇中心小学、向阳镇芭蕉学校供水设施不足,师生饮水困难等,由于上述设施不全,满足不了学校师生正常的生活需要。

2、生活设施不全。目前,尽管大部分学校维修和新建了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餐厅,但相关配套设施没跟上,有食堂无餐厅、有餐厅无桌?、学生多餐厅小、有宿舍无床铺的情况比较普遍。有的学校操场小,如向阳、焕古九年制学校,早操和课间操、体育课无法上。据统计,全县28所中小学校需建学生餐厅总面积2520平方米、18所学校需建操场总面积54100平方米、55所学校需建浴室总面积1670平方米、14所学校需建厕所总面积1050平方米,33所学校需学生架子床1037套,完成上述配套需投入资金1951万元。

3、教学设备亟待完善。目前,大部分学校没有音体美教学设备,一些学校的语音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有名无实。全县58所中小学校需配音体美教学设备550套,其中:音乐设备58套、美术设备120套、体育器材58套、63所中小学校需增加图书320810册,完善这些配套设备和图书,需投入资金550万元。

(二)教职员工配备不齐,是制约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县教师队伍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学科教师配备不平衡的问题。一是绝大部分寄宿制学校没有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如:校医、食堂管理员、学生宿舍管理员等,后勤管理工作大多由在职教师兼任,使教师应接不暇,不堪负重。因此,学生的健康、安全隐患大,已出现个案问题。二是专业学科教师紧缺。学校普遍反映英语、理化、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相当缺。“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的现象比较普遍。三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关爱,部分学生表现出孤独、抑郁、狂躁等各种不良情绪和不健康行为,需要专业心理老师为其疏导。但所有学校没有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师生的心理缺乏疏导,严重影响师生的心理健康。目前,全县有留守儿童18730名,其中:小学12751人,初中生5979名,均占全县小学、初中学生的61%,个别学校留守学生占到80%以上。如何教育管理好留守学生,保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已成为教师难以自解的精神压力。

(三)经费保障不足,是寄宿制学校保质提效的障碍。

一方面,在寄宿制建设中,因资金不足,学校建设不符合标准的情况较为普遍,这无疑给2017年的“双高双普”验收留下遗憾和新的欠账。另一方面,虽然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给予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但县财政应给予寄宿生每人每年配套的100元补助费用仍没到位。

(四)安全隐患多,安全环境堪忧

1、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学校没有专职宿管员,大多数学校由老师兼职,老师既要教学备课改作业,又要保证第二天的正常教学,对住宿生安全的管理难以到位。

2、安全隐患多,防控难度大。一是部分学校校舍及部分教学设施陈旧、老化,未及时修复或拆除,容易形成安全隐患,二是少数学校疏于对学生食堂管理,卫生措施不到位,卫生环境有待改善。学校周围商店缺乏长期有效监管,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三是农村学校实行布局调整后,留守少年儿童多有的回家路途较远,违规乘坐“三无”车辆和摩托车的现象较为普遍,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上述问题,是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由于教育是个浩大的系统工程,成绩是主要的,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因此,全社会唯有齐心协力,共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我县教育事业才可能健康、持续发展。

三、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这不仅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和谐,更关系到紫阳的稳定发展。寄宿制学校是针对偏远农村教学片分散、师资配置不平衡、教学设施滞后局面探索出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这种集中办学模式,是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调研,我们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一要着重解决好学生的住宿、洗漱、饮食、生活服务等硬件建设方面的问题,服务设施更人性化,使学生吃、喝、拉、撒不为难;二要加强农村学校的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解决学生有房住,住得安全的问题;三要完善和配套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图书、教学设备和文化娱乐设施,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今后三年的寄宿制学校建设中,重点要突出科学规划,严格按标准要求设计,按设计要求实施。确保寄宿制学校配置合理,功能齐备,为学生创造舒适、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要优先解决好影响学校师生学习生活的突出问题。如:红椿镇纪家沟小学的校舍,高滩镇初级中学男生宿舍楼危房改造,麻柳镇初级中学教师宿办室(可在正在建设的综合楼上加层)、毛坝中学教师宿舍以及高滩镇初级中学、广城中心小学、芭蕉初级中学、高桥小学的饮水等问题。通过三年的努力,建立起与义务教育阶段相匹配的寄宿制学校。

2、增加后勤管理人员编制。根据《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和全县各中小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专科教师、后勤管理人员(校医、安保、心理老师、生活老师)缺的突出问题,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明确和规范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的配备标准,切实解决寄宿制学校管理缺人的问题。

3、建立稳定的人才供给机制。鉴于我县教师队伍流动性大、老化严重和专业人才、管理人员缺额较大的问题,建议政府建立长效的人才招聘机制,每年有计划的招录一批教育教学和管理人员,及时解决缺员缺编的问题,确保教育质量朝着更好的方面发展。

4、加大教育资金的监管力度。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教育专项资金、公用经费的到位情况、使用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资金的安全使用和硬件设施按标准建设。审计局要加速对校建工程项目资金的审计,确保工程款及时结算,避免工人上访闹事,以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5、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公安、文广、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建立长效的检查监督和打击处理机制,与学校共同承担起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责任。

6、积极支持教体局工作。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教体局做好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提供快捷服务,创造便利条件。

7、发挥好教体局的职能作用。一是要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使真正的困难学生能够及时得到补助。二是要做好保学控辍工作,保证《义务教育法》得到全面、正确地贯彻实施。三是要按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坚决纠正一些学校一味追求学生的成绩排名,将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只印在课表上落实不到课堂上的错误做法。四是要提高管理水平。要建立完善规范、科学、合理、有效的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要坚持不懈地狠抓学校安全管理,建立有效的安全防范机制,落实好安全措施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学生住校期间的一切安全;要按照《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逐步建立学校自办餐厅的机制;要抓好寄宿制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两支队伍”建设,定期邀请心理专家为教职员工举办心理知识讲座,让每位教职工掌握基本心理常识,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加强教师的政治思想和师德教育,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每年利用假期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理论培训和师德培训,提升教师的政治品质;要建立教体局领导班子成员联校包抓工作制度,抓出几个样板和典型,在全县逐步推广,进一步提高全县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因此,我们投入再多的爱心,倾斜再多的资源都不为过。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研,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切实解决相关问题,逐步完善支持系统,健全工作机制,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局面,为“双高双普”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