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大全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考试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考试答案

填空题

1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应实行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P2

2(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P34

3《环境保护法》是环保的基本法。P135

4(生态保护)的内容,包括“保护自然环境”与“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P46

5(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 P126

6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没有受到外力的剧烈干扰的情况下总是平稳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P3

7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和监督、约束力量。P118

8(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P1

9(生态系统),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P1

10早在(2005)年,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就使用了“生态文明”这一术语。P150

11人口均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紧密联系,构成了生态文明系统的三大要素。 P26

12人口(均衡发展),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P26

13(植物修复)这一概念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前期提出来的,其最初的思想是利用超累积植物的的超量富集作用来去除污染环境中多余的重金属。P52

14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整体,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P153

15(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气现象,记为“≡”。 P69

16公民(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P121

17公共产品自身很难排除他人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在公共产品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两个问题:公地的悲剧和(“搭便车”)问题。P127

18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产生生物,生物又对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起反作用,这样便产生丰富多彩的(生物圈),形成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P3

19在西方,(“文明”)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ivil”、“civilis”,原意指在城市享有合法权利的公民。P5

20(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P34

21(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P52

22非固态环境污染,包括(气体)废弃物污染和水体废弃物污染,其成分复杂,污染频发,治理难度大,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P58

23(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P95

24根据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经济学上将物品划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P127

25 所谓(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P50

26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概括地讲是“三个确保、一个提高”,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确保生物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P87

27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有(公平理论)、公共物品理论。P127

28我国环境立法理念开始转变,从“末端治理”转向“( 源头预防)”。P136

29城市群、发展轴与经济区的耦合,将形成以“城市群、(发展轴)为主线、经济区合作为重点”的国土空间开发组织模式。 P42

30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带来许多重大投资机会,高能效的(电力)、交通、建筑、工业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这五个方面将会产生重大投资机会。P91

31. 资产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填空 )

32. (生活垃圾 )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单选 54页

33. ( 1970)在日本东京举行了有13个国家参加的“公害问题国际座谈会”,会后发表的《东京宣言》将公民环境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 (单选 )122页

34. ( 生态补偿机制)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 (单选 ) 126页

35 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 ),生态开放原则最终开启了把物体孤立在自足中、并把环境和异己者排斥在自己原则之外的封闭观念。 (单选 ) 4页

36. 近年来,人口问题开始出现新的转型,人民群众非常注重追求(生命质量、生育质量、生活质量 )。 (单选 )26页

37.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公民环境权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国家环境(行政)法治的保障。123页

38、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认为有机体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分离,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填空 )

39. 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

40. 目前,对破坏生态的约束机制体现得更为重要。要建立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41. 生态补偿 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

单项选择题

1. PM2.5是直径( D)的细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D小于等于2.5微米 P71

2. 按气体废弃物排放后的影响范围,分为微观、中型和宏观三个层次,( B)是指工业生产及汽车排放所引起的室外周围空气的污染。B中型空气污染P58

3. 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 D) D十七大 P9

4. 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A)(单选 ) A绿色发展

5. 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按照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以生态食品或自然食品成为国际目前最高的安全级食品。( A) A有机食品

6. 畜禽粪便经过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气可向农户提供清洁的生活用能,用于照明、取暖、烧饭、储粮保鲜、孵鸡等方面”属于( A)。A废弃物??能源或病虫害防治产业链

7. 从( B)层面看,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A物质B生产方式C生活方式D以上都是P8

8. 从“真”的角度来看,就是从实际存在的真相出发,坚持物质第一性,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第一要务,加强经济管理,推进经济(A )发展,实现经济富强、发达的目标。 (单选 ) A又好又快

9. 党的( )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单选 ) D十七届五中全会

10. 党的( C)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目标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C十八大P8

11. (C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当前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 ( B)的工业革命,揭开了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序幕。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C19世纪P33

13. (B)绿色发展的核心是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4. 低碳经济 本质是(A )。 (单选 ) A可持续发展经济B低能耗C低排放D低技术

15.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D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

16. 低碳经济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 D)A低碳产品B低碳技术C低碳能源D以上都对

17. 低碳农业,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A高效益)的农业,即所谓的三低一高农业。

18. 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基础。 (单选 ) D可持续

19.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B)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选B两者都是

20.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提高了农产品形象、价格及竞争力,实现了优质优价,体现( A)。A优质性

21. 法治”和“法制”不同,( B)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而( B)则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状态。B法制;法治

22. 佛教认为,生命中的行是(A)A生物的行为

2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 A)向( )的历史性转变。 (单选 ) 27 A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出现了以( A)为主导、以( A)型迁移为主要形式的规模空前的流动。A市场;发展

25. 公元1900年至今,大约属于西方的哪个文明时期?(D ) (单选 ) D当代文明

26.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时,注重支持西部地区特别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替代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 B),发展生态环保型产业,积极构建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 推动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流动,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单选 ) A绿色经济B循环经济C环保经济D新型经济

27. 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机制体制中,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要( D)。A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B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C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的生力军作用D以上都是P31

28. 固体废弃物的(B资源化)是指在管理和工艺上采取措施,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物质和能量,加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29. 环境法是一个综合性、边缘性的法律部门,( D)在其体系之中。A民事法律规范B行政法律规范C刑事法律规范D以上都是P135

30. 环境侵权有间接性,而我国( A)规定,只有与诉讼有直接厉害关系的人才有资格提起诉讼。A《民事诉讼法》

31. 环境权的具体主张是由( B)的一位医生在1960年首先提出来的。 (单选 ) B德国

32. 灰霾的出现与相对湿度呈稳定( B)关系。B负相关线性

33. 价值在(A )的等级中增加,而且是不断地出现在有顺序的价值序列中。这个系统是有价值的,能产生 价值,人类评价者也是其产物之一。” (单选 ) A自然演替

34.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总原则。(C无害化)是将不能回收利用资源化的固体废弃物,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进行处置,使之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的目的。

35. 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和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的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与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A )轨道。A法制化

36. B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7.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以(A)为目标。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8.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以(B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39.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以(C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

40.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以(D绿色科技)为动力。

41. 建设生态文明,要以( D)为准则。A资源环境承载力B自然生态规律C可持续发展D以上都对(单选 )

42. 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A )。 (单选 )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3. 建设以下(B )文明“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 (单选 ) B

44.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这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A ),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单选 ) A生态承载力

45. 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既是(B )的标志,也是生态保护的屏障。 (单选 ) B生态文明

46. 健全破产制度,通过市场淘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的企业,尽快改变过剩产能长期难以 压缩的局面,促进高效企业发展”属于(C )。 (单选 ) C完善约束机制

47. 将(C保护环境)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与成绩考核指标,各级政府和环保主管部门的环境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和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

48. 节能、省料、节水属于生态工业的(C目标)。

49. 近年来,人口问题开始出现新的转型,人民群众非常注重追求( D)。 (单选 ) A生命质量 B生育质量 C生活质量 D以上都是 26

50. B生态文明就是生存的文明、健康状态,就是天地人之间构成客观的机制化内在自组织调节动态均衡系统,通过公正、公平的参与博弈机制,实现优化发展,避免矛盾的对抗,从而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达到发展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B)

51. 科学的生态和谐社会发展机制系的构建涉及打造( A)GDP增长机制。 (单选 ) A生态经济

52. 科学发展观的( A),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有序运行,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协调和共同发展。A协调发展

53. 科学发展观的(C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全局,着眼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将不同领域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总体上规划和布局,形成社会整体性发展的格局。

54. A微生物修复利用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蚯蚓等动物以及水生藻类、陆生植物,甚至酶及分泌物等的代谢活性降解、减轻有机污染物的毒性,改变重金属的活性或在环境中结合态。

55. 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

56. 陆地上最大微生物资源库是(B森林 )。

57.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提到,要实现“和解”的境界,这里所说的“和解”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指的()。 (单选 ) A和谐

58. (D民族文化)是*城镇化不能缺失的灵魂。

59. 农业一体化的中心是( A)。 (单选 ) A市场

60. 气体废弃物的特征有( D)。 A来源广泛,成分复杂B空间层次性C造成多种典型污染D以上都是P58

61. 人口的增长,会使城市的人口密度(B加大),生活污水、垃圾等造成的污染也更为严重。

62. 人口问题的本质是( A)问题。 (单选 ) A发展

63. 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共赢,关键在于什么?(D )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64.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B )、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任务。 (单选 ) B、保护水土资源

65. D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66. 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中,《环境法》意义上的公平主要是(D结果公平 )。

67. 生态产业的目标是(B)。 (单选 ) B“自然?社会?经济”复杂巨系统的动态平衡

68.(A 全球化)是当前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91yixue.com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深刻的。

69. 生态活动必须符合科学的生态观和生态规律,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相平衡, 追求最好的(D生态效益

70. 生态旅游业的根本性质是(A)。A.经济性

71. 生态旅游于( )年首次提出。 (单选 ) C1983

72. 生态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基础地位主要体现在( C)。A生态农业是生态产业的基础产业B生态农业不同于工业的根本特点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与方向是( A)。 (单选 )

73. 生态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B土地)。

74. 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具有推进绿色评价、唤起生态觉醒、 伸张公平正义、 调节行为等(D)功能。 (单选 ) D定向

75.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 A)。A发展

77.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所规定的环境质量以维持(A整体生态环境)平衡为原则。

78.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注重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在环境、资源承载力下统筹协调产业结构布局和(D人口)结构区域分布。

79. 生态文明是关于世界样态和过程的生态学描述”是从下面那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 (单选 )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80. 生态文明是物质、精神、政治、生态的融合文明” ,是从下面那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D ) (单选 ) D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81. 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从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B)B、价值论视角

82. 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属于下面哪个层面?(B)B. 生活方式层面

83. 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 D. 生产方式层面

84.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着哪些矛盾?( D) (单选 ) A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紧迫性与观念滞后的矛盾B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的矛盾C现有发展格局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矛盾D以上都是

85. 生态系统保持( A),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适应性,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动调节、自动控制。A动态平衡状态

86. 生态系统的( A)是指生态系统中,没有单个独立存在物,内部各种因素及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具有功能和结构的依赖性。A整体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