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网站(http://www.szzy.ah.cn/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网是由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主办,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首页和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系统登录入口。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8〕17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皖教督函〔2018〕11号)要求,我院于2018年4月至7月,组织了在线数据和问卷调查的填报工作,并顺利通过审核。我院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的发展道路,狠抓学生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逐步提升我院的内涵建设,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现将我院职业评估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院前身为宿县农校,始建于1950年2月,升格前是全国重点中专学校。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职院校,2007年宿州教育学院并入,2011年通过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一所以农科为特色,以教育类和工科为骨干的综合性普通高职院校。
学院规划占地1500亩,实际占地780亩。在职教职工300人,教授7人、副教授80多人,博士及在读博士10人,硕士135人;双师型教师在90%以上;省级以上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18人,教学创新团队3个。设有9个教学部、1个博士工作站、2个国家级鉴定站、1个对外公开发行的学报。目前学院各类在校生14000余人。
学院先后被农业部、省教育厅、省农委等评定为全国首批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实训基地、安徽省中职骨干教师(农林畜牧类)培训基地、安徽省新型农民培训基地、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基地、司法部司法资格考试基地等。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开放共赢、创新立业、拼搏崛起”的学院精神和学风。
二、优化办学条件
近年来,学院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基本建设,较好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学习生活环境。
1、搞好规划设计
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确立了学院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学院发展规划,委托设计单位按照1500亩占地面积对校园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规划”紧贴安徽省和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站在现实与未来、育人与服务、生态与文化的交汇点上规划未来发展,既体现了科学性和前瞻性,又突出了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2、加大基建投资
近年来,先后投资1.2亿元,建成5栋学生公寓楼、1栋教学实训综合楼、1栋综合服务楼(食堂),农科教学实验实训中心、工科实训中心、综合体育运动场、教工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10.7万?;。投资约1500万元对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楼、工科实训车间、校园基础设施等进行扩充改造。
3、改善教学条件
近年学院投资2000余万元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教学管理系统、书目检索系统等多种先进教学和管理手段。
三、规范教学管理
1、加强教学管理,确保平稳运行
学院始终把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来抓。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在对原有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修订的基础上,新建20多项教学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了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二是健全管理网络。学院配备了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建立了分工明确的教学管理体系。院长对教学工作负总责,分管副院长负责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深入研究教学管理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为教学工作提供咨询、指导。教务处、实验实训中心按照各自分工做好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系(部)在院长领导、教务处和实验实训中心指导下抓好本单位的教学管理工作。三是优化管理手段。教学管理部门和系(部)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采用正方系统管理教学,实现了教学计划管理、学籍管理、质量评价管理等统一、有序、高效。四是确保平稳运行。教学管理各部门、人员严格按照学院制定的工作职责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多年未发生重大教学事故和管理事故,确保了正常教学秩序和基本教学质量。
2、加强学生管理,营造良好学风
学院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切实加强学生管理的制度建设以及管理人员的配备、培训和考核,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密切配合的学生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和以系(部)管理为重点的院系两级学生管理体制。实施“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就业成才为导向、以思想教育为中心、以班级建设为抓手、以常规管理为基石、以评优创先为动力、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学生管理模式,营造良好学风。大力加强基本生活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奖、助、贷、减、免、补”多位一体的助学服务体系,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条件和环境。
3、加强监控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体系、制度。建立了由决策、教学运行、教学监控及评价、信息调控反馈等四个子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学院党政领导和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重大教学问题决策;教务处受院长委托组织、协调、指导各项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并通过行使检查、信息采集、质量分析等功能保证教学质量;系(部)在教务处指导下实施教学活动并在执行过程中保证本系(部)的教学质量;督导室、教务处、实验实训中心、系(部)等部门协同配合,对教学过程、环节进行跟踪、检查、督导,及时反馈、纠偏。制定并严格执行《教学督导办法》、《教学质量监督与调控办法》等教学监控制度。二是实行全程动态监控。学院领导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听课,检查指导工作;督导室通过经常性听课、试卷分析、座谈访谈等方式了解和掌握教学动态,分析症结,督促整改;教务处、实验实训中心、系(部)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建立教学信息员制度,开展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活动,促进教学相长。三是开展竞赛活动。举办教案展评、说课比赛等活动,活动中专门安排专家现场点评。一方面通过比赛展示成果,发现典型,推广经验;另一方面通过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探索、形成了“定、融、证”人才培养特色。“定”:依据市场需求设定专业,依据职业岗位要求确定专业课程,依据企业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订单培养。“融”:通过专业与产业融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增强学校服务企业、服务区域发展能力。“证”:双证融通,即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从专业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诸方面入手,实施“双证融通”过程化管理。引导学生根据职业发展需求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紧密结合。校企共同组织“双证融通”课程教学,将职业资格培训融入专业教学过程。
五、加强实践教学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学院遵循“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原则,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构建了以教学实验、基本技能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环节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通过公共基础课的实验、实训、社会调查等教学活动获取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能力;通过专业课的实验、基本技能实训、生产实习等教学活动获取从事岗位工作的专业技能;通过生产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教学活动获取独立承担岗位工作的综合运用能力。目前,我院拥有校内实验实训室(基地)64个(汽车维修实训基地7000多平方米,为安徽省单体面积最大的汽车维修专业实训基地),较为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75多个,各专业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达到总学时数的50%以上,专业课实验、实训、实习项目开出率保持在90%以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2、加强顶岗实习管理
学院高度重视顶岗实习工作,制定了《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管理规定》,每年都成立院、系两级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具体实习方案,挑选专业对口和信誉好的企业作为实习单位,确定学院的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的技术指导教师,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合同(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校企双方共同对学生实习实施管理和考核。为确保实习质量,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巡回检查督查,教务处、实验实训中心、系(部)进行定期检查指导。实习结束,校企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成绩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3、积极推行“双证”制度
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学院把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考证内容引入教学计划,大力推行“双证”制度。经有关部门批准,我院于2001年设立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花卉园艺工、植保工等23个工种的初、中、高级及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于2007年设立宿州职业技术学院鉴定(考核)站,开展电子商务师、人力资源师等职业工种的培训和鉴定工作。学院现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16人、国家级质量督导员4人。学院每年都面向师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80%以上。
自2010年以来,先后有100多名学生在全国、全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