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Hen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河南师大,位于牧野大地、卫水之滨河南新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下是思而学教育网 分享的河师大教务管理系统2017年,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河师大教务管理系统2017年
(点击下图可直接进行访问)
河南师范大学教务网络管理系统:http://jw.htu.cn/jwweb/
河南师范大学简介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北依巍巍太行,南滨滚滚黄河,位于京广、太荷铁路交汇处的豫北名城新乡市,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河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原国立河南大学前身)理科,1953年与平原师范学院合并,改称河南师范学院,后更名为新乡师范学院,1985年始称河南师范大学。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2015年,成为河南省第三所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为学校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93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师范大学以振兴中国教育事业为己任,坚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师范大学。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41亿元,馆藏图书近300万册;设有24个学院,77个本科专业,13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各类学生近5万人,在岗教职工2400余人,专任教师1700余人。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共建科研平台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22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重点学科24个。“化学一级学科”和“前沿物理与清洁能源材料特色学科群”分别入选河南省首期优势学科A类学科和特色学科A类学科,为冲击国家“双一流”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建有全球第一家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拥有河南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生物标本馆,设有独立学院(新联学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幼儿园。
河南师范大学尊师重教,唯才是举,师资力量雄厚。建校以来,曹理卿、郝象吾、孙祥正、赵新吾、赵纪彬、李俊甫、姚从工、魏明初、樊映川、杜孟模、孙作云、黄敦慈、许梦瀛、卢锦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在校执教。近年来,又涌现出王键吉、鲁公儒、徐存拴、郭宗明、常俊标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国家*、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教学名师、中原学者、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等近百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设立省级特聘教授岗12个。根据近几年的中国大学评价,我校教师水平,教师绩效和办学性价比均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在河南省前三名。
河南师范大学以“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为校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明德 正学 倡和 出新”的校风,“修至学 立世范 启智慧 益品行”的教风和“尚诚朴勤学问 重团结 养正气”的优良学风,以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教学水平高享誉省内外。学校作为“河南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联盟”牵头单位,拥有4个国家级、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4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近三届),承担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2项,在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国际、国内竞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校园戏剧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教育部“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创新奖等专业类最高奖以及省部级师范生技能大赛、文化艺术奖励300余,9项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是河南省入选年会成果最多的高校。
河南师范大学始终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注重政产学研用相结合,注重文理学科协调发展。“十二五”以来,学校主持承担包括国家“863”“97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星火计划、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300余项;获得省部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0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260余部;以第一作者单位在SCI、SSCI、A&HCI、EI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100篇,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4500篇;授权专利520余项,其中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150项;2012年1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实现了河南省和我校该项荣誉的突破。基础数学、理论物理、绿色化学、生物工程、药物研发、环境科学、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居于国内先进水平,一批以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和抗肿瘤、抗病毒系列核苷类药物等为代表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据国际权威组织统计,,我校在我国进入ESI全球前1%的96所高校中位居第63位,化学、物理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排名;2015年,以我校为第一作者单位的ESI高被引论文数位居国内高校第65位、河南省高校首位;,我校化学、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是我省进入ESI综合排名全国前100强的两所高校之一。在2016全球自然指数排行榜上,我校高质量科研论文贡献居全国高校第54位,物理学、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3个学科领域进入全国高校前60强。
河南师范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日本、韩国、巴西、泰国等国的40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友好协作关系。2015年,由我校作为创始成员单位推动的“中俄文化高校联盟” 获得中俄两国政府批准,标志着我校教育国际化战略迈上新台阶。学校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柏诺兹、葡萄牙科学院院士瓦任达斯教授、国际科学计量学主席卢梭教授、日本创价学会创始人池田大作先生、意大利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保罗?科尼先生、意大利著名艺术指导马可?贝雷依先生、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前任校长弗朗索瓦佛菲教授、美国生物化学家陈亨、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端、汪尔康、吴祖泽、赵玉芬,著名作家二月河等300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特聘教授或名誉教授,其中,1人入选第十二批国家“*”,4人获得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学校还常年聘有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法国、韩国等国的外籍专家来校任教。
九十余年沧桑砺洗,蕴积涵育,一代代师大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严谨治学、甘于奉献,办学效益显著。作为河南省人才培养的摇篮,建国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各类毕业生20余万人,他们以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技能、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骄人的工作业绩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母校赢得了荣誉。展望未来,学校将坚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优化整合办学资源,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进一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为把学校全面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区域示范性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