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平台

西昌学院教务系统登录入口 西昌学院教务系统

西昌学院前身为1939年北洋大学工学院内迁至西昌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距今已有75年的办学历史。2003年5月8日经教育部批准由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思而学教育网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西昌学院教务系统登录 西昌学院教务系统登录入口 西昌学院教务系统供大家参考选择。

西昌学院教务系统登录 西昌学院教务系统登录入口 西昌学院教务系统

西昌学院教务系统登录:http://jwc.xcc.sc.cn/(qbbsyp45cfumnc45smprde55)/default2.aspx

(点击下面图片直接进入界面)

西昌学院简介

西昌学院坐落在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四川省西昌市。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为1939年北洋工学院内迁西昌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是民国时期首创的综合性多学科高等专科学校,享有“小北洋”之誉。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合并组建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距今已有70余年的办学历史。2015年2月,学校被列为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学校。

学校环境优美,占地1851亩,是四川省“园林式校园”,校舍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设置16个二级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与继续教育学院;64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理、工、农、管、文、教、经、艺 8个学科门类,42个二级学科。近年来,面向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7100余人。固定资产总值7.2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亿元,图书203万册,电子图书120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000人,专任教师773人,教授113人、副教授242人;硕士、博士研究生52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带头人、突出贡献专家、科技拔尖人才29人;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3人,省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2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师德标兵6人。作物学、彝语言文学、园艺学科取得教授评议权,教育心理学学科取得副教授评议权。2011年,被评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立并实践“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建成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46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企业训练项目。2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建设项目、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育示范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省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个省级实践教学建设项目、16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获省级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6项。在校外建立了130余个协同育人合作教育基地。

学校注重应用技术研究,积极服务地方。2003年以来,承担服务地方科研项目904项,投入科研经费9450余万元,获各类科技成果奖42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培育作物新品种21个,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78项;公开发表论文5805篇,出版专(译)著183部,推广科技成果60余项。

学校积极拓展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2005年、2006年、2008年,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近几年,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200余项,获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特等奖一项、2015年获四川省第二届青年创业大赛一等奖一项,并获10万元创业基金奖励;学生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居全省高校前茅;近四年新生第一志愿率连续达100%,新生平均报到率连续达96%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95%以上,2005-2011年被评为“四川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德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的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交流与合作关系。有美国、英国、俄罗斯、菲律宾、澳大利亚、波兰、巴西、秘鲁等国留学生在校就读。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教育外事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以“明德、乐学、求实、至善”为校训,形成了“立足地方资源优势,校地合作,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应用为本,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心系彝区,培养少数民族实用人才”的“地方性、应用型、民族性”三大办学特色。学校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服务地方为己任,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体制创新和教学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努力把学校建成全国民族地区知名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