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gaokao.chsi.com.cn/zzbm(一)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http://gaokao.chsi.com.cn/zzbm 

为健全和完善高校人才选拔综合评价体系,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我校2015年通过自主招生方式在部分专业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具体办法如下:

一、领导及实施机构
我校自主招生工作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招生就业处负责协调,相关学院(系)具体实施。
二、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及报名条件
2015年,我校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物理、化学与心理学)2个专业大类,招收自主招生的考生。
报名基本条件:考生应具有相应专业所需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对相关学科领域具有浓厚兴趣,已有较扎实的知识积累或学术训练,有深入或创新的见解,在相关学科竞赛、征文或创新活动中有出色表现。
各专业招生计划及附加报名条件详见下表:
专业大类 学院 自主招生专业 计划数 各专业附加报名条件
人文科学试验班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共产党历史 15 在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当代中国史等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相关知识;具备较扎实的文史哲基础;受过一定的学术训练,具有开展党史专业学习研究的基本素养。
哲学院 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实验班(PPE实验班) 25 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相关领域有较为深入的见解和浓厚的研究兴趣;因专业开设较多英语授课课程,不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报考。

历史学院 考古学 15 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善于应对环境变化(有残疾、色盲、恐高、过敏、哮喘、600度以上近视、200度以上散光等问题者不建议报考);学习成绩优秀,历史成绩优秀,古文阅读能力强;性格开朗乐观,有较强的情绪控制力。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10 曾在省级以上(含省级)刊物发表文学创作或文学评论类作品;或曾在省级以上(含省级)文史类知识竞赛中获奖。
国学院 国学 10 具有扎实的古文基础,研读过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了解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文化追求;参与国学相关竞赛或活动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或发表过国学方面的论文。
理科试验班(物理、化学与心理学) 理学院 物理学
材料物理 10 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在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或以上奖项。
化学 10 学业成绩优秀,化学学科特长突出,自主学习能力强,对化学专业学习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同等条件下,参加过省级以上化学学科相关竞赛并获奖或有化学创新成果(实验或论文)者优先考虑。。
注:1.各专业招生计划将根据实际生源情况进行调整,宁缺毋滥。
2.2015年,我校将全面实施“宽口径招生”改革。考生参加我校自主招生选拔时,报名、初选、复试、确定资格生均直接与具体专业挂钩;填报高考[微博]志愿和录取时,按宽口径招生方案(即上表中的专业大类)执行;入校后分流专业时,直接分配到相应专业。
三、报名程序
1.网上报名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名。报名时通过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系统(网址:http://gaokao.chsi.com.cn/zzbm/),网上报名,根据系统提示完成所有报名环节并邮寄报名材料。不接受现场报名。
2.报名材料
(1)自主招生报名申请表:网上报名时,按报名系统提示填写个人信息,系统将自动生成申请表以便打印。
(2)个人申请:全面展示考生本人的申请理由、性格特点、爱好特长、相应专业学习研究经历、学习能力、未来规划等各方面情况。由考生本人手书,字数不超过1500字。
(3)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单、综合素质评价表
(4)推荐表: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实名提供的推荐材料;内容除陈述对被推荐人在相关专业领域学习、研究、社会实践状况的意见外,还需包括推荐人的简介。请务必使用以下模板:《中国人民大学[微博]2015年自主招生推荐表》(下载链接)。
推荐材料须经推荐人所在单位盖章,由推荐人本人邮寄至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接收推荐材料的截止日期为2015年3月20日(以我校本科生 招生办公室接收时间为准),请在信封上注明“自主招生推荐表”字样。建议用中国邮政特快专递,请勿使用挂号信。无论考生是否被我校录取,推荐材料恕不退 还。
推荐人姓名和与推荐理由直接相关的社会身份,我校可予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5)高中相关课程任课教师评价意见:所报专业相关的高中课程任课教师对考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意见。各招生专业对应的相关高中课程详见《各专业考核形式及主要考核内容表》。
(6)其他证明材料:个人获奖证明复印件、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的材料、发表作品等。
注:以上(1)、(2)、(3)、(5)为必须提供的材料。(1)、(3)、(5)、(6)均须所在中学加盖中学公章。所有报名材料应当属实,凡发现弄虚作假的考生,未入学的,我校将向所在中学通报并取消其报名、考试、预录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其入学资格。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