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让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 研修培训助非遗传承走得更

近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举办的“能工巧匠传非遗”活动上,当地300余名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能工巧匠集中展示民族刺绣、草编、银饰锻造等传统手工技艺。视觉中国 供图

提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有人会说出这样的印象??就是少数民族服饰、大山深处的竹编、老婆婆们做的印染花布吗?这些都是古老的文化,很好啊!让非遗传承人到高校去培训?那可没必要。城市的理念和技术岂不是“污染”了传统技艺?

担心现代培训手段让非遗变得不“纯正”,是不少人的真实想法。他们可能不知道,针对非遗传承人的大规模研修培训正在进行着。

文化部、教育部2015年起实施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为非遗传承提供高校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支持,帮助非遗项目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截至2017年10月,该计划已吸引全国78所高校参与,举办各类研修、研习、培训320多期,受训学员1.5万人次,加上各地的延伸培训,覆盖传承人群超过4万人。

研修培训给非遗传承人带来了什么?近日,记者走进上海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探访研培教学展览活动,感受非遗传承人的心得与收获。

强基础 补足认知与技能短板

“色相、纯度和明度,是色彩的语言。说色相,大家想想许多辣椒渐变的颜色;说纯度,记住花瓣逐渐凋谢的样子;说明度,可以设想逐渐剥开的卷心菜。”这堂课名叫“色彩的故事”,主讲人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姚舰。

近日,2017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经验交流会在上海大学召开,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现场公开课,听课者为20多名非遗传承人。

在“色彩的故事”一课,姚舰用生动的语言和大量图片讲解色彩的基本要素,并告诉不同行当的非遗工作者们如何配色。接着,姚舰请学员们拿起手中的彩色卡纸、剪刀和浆糊,裁剪出一定的图案并合理搭配颜色,随后交流创作设想。

来自上海杨浦的微雕传承人曾圣伟分享了他的作品,图案采用黑色、灰色和黄色构成,色彩搭配灵感来自姚舰老师的衣服。“艺术的东西都是相通的。今天学到的色彩搭配知识让我很受启发,以后可以尝试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他说。

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记者遇到正在展示三林瓷刻技艺的张宗宪老先生。他用钢凿、榔头在瓷器上凿出书画作品,生动传神,甚至能展现出“墨分五色”的层次效果。作品内容有历代名作,也有当代书画家的创作,却鲜有他本人的书画。

“我就是个民间艺人,学问浅,主要靠自己悟。‘学’到用时方恨少呀!”说起2015年参加上海大学首批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张宗宪觉得获益匪浅,“大学里有系统的书法、绘画知识,启发我大胆去创作,这样我的瓷刻才能再向前进一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表示,色彩课在清华非遗研培计划里也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在色彩科学被发明之前,人们根据经验习俗搭配色彩。学习这门课,有助于非遗传承人加深对传统非遗文化的了解,让他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更好地应对时代的变化。

拓眼界 传统技艺融入当下生活

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相遇,会被“污染”吗?研培计划的主办者认为,不仅不会“污染”,还能提升非遗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是非遗的当代实践,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认为,非遗要面向美好生活的需要,离不开“用”的观念,非遗融入生活、创新发展,是活态传承的最佳方式。“让年画被人收藏,不是年画作为一个非遗项目的保护目的,让年画重新回到春节才是。”

为此,上海大学等高校在实施研培计划过程中注重促进跨界融合,让非遗传承人和时尚设计师合作,将传统技艺融入当下生活。

两年多以来,上海大学特邀参与非遗跨界的设计师和艺术家超过50人,孵化非遗传承人的跨界创新代表性作品100多件,包括服饰、箱包、科技、公共艺术等多个系列,有的从展品、样品转化为产品。

正如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章莉莉所说,非遗研培课堂中创作出来的不是作业,而是生活用品;非遗传承人不是昨天的守护者,而是当下的主人。

走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研培学员作品展厅,可以看到一系列非遗与时尚跨界融合的作品:带有《千里江山图》特色的苏州缂丝女鞋、箱包和礼服,融合黔东南打籽绣与巴渝地梁平竹帘两种非遗技艺的女包,用青神竹编做成的首饰……

东阳竹编非遗传承人何红兵参加了上海大学竹艺研修班。在课堂上,他与两位荷兰设计师联手设计了大小竹灯,今年又进行二期开发,共同设计出用于日常家居生活的壁灯、吊灯、台灯。精巧细密的东阳竹编突破了瓶瓶罐罐的局限,成为洋溢着时尚气息的实用物品。

“跨界”让民族特色更鲜明、更开放地走向世界。项兆伦认为,民族的独特魅力不能靠封闭来获得和保持,只有知道世界的才能更好地保持民族的。非遗传承人在研培中与不同的艺术家交流,从而“在比较中得到借鉴和启发,在比较中提高文化自觉和自信,在比较中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增学养 品牌营销让非遗走得更远

每位传承人都是所在非遗领域的高手,还有谁能“教”他们更好的技艺呢?“研修班并不是着眼于对传承人已有技艺的培育和提高。”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敏教授的一番话,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

王敏的另一重身份是德稻教育集团“王敏?伯恩大师工作室”合伙人,正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研修班主题是“传统与新生??用现代品牌理念打造中国非遗艺术品牌”。

王敏介绍,这个研修班的教学目标是帮助非遗传承人增加品牌营销意识,让他们学会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使用当下的传播媒介去推广自己的品牌,借助市场力量使非遗技艺实现可持续发展。

非遗传承人对技艺本身很在行,而对品牌打造、市场营销往往不擅长,这限制了非遗作品的美誉度。为此,承担研培任务的高校配备优势师资力量,协调各种教学资源,精心安排课程,给学员们带去启发。

打开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工艺美术(雕刻)”研修班的《学员手册》可以发现,研修内容既有教师的传授,也有同行之间的切磋交流。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非遗传统技艺与品牌文化传播”研修班设立了6个工作坊,让非遗传承人在不同的体验中思考非遗的定位与走向。例如,英国时尚营销专家葛特利引导学员们实地考察奢侈品牌,形成品牌策略报告,并初步构想个人品牌发展规划,以高档商场为坐标重新定位自身非遗技艺。

参加上海大学织绣研修班后,苗族刺绣传承人杨再美与一家中国原创鞋履品牌结缘,将刺绣纹样用于装饰高档定制鞋。贵州大山里的手艺自此走向欧洲客户,起价就达3000元。杨再美可以带动一批绣娘,让苗族刺绣走向国际舞台,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这门技艺获得向前发展的驱动力。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