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李秋代表:教育信息化投入要谨防“窗口效应”

“要防止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出现‘窗口效应’,在我调研的有些农村中小学,因为上级经费拨付有限,网络升级换代缺乏资金保障,变得不畅通。”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说。

李秋是一位连任代表,她一直致力于为儿科医疗鼓与呼,今年,除了儿科医疗问题,她还关注城乡教育信息一体化发展的问题。

为了解情况,她在重庆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调查。李秋说:“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投入不均衡,26.9%的城区初中平均每百名学生拥有的教学用终端数在30台以上,而农村初中拥有这样条件的仅为3.7%,同时存在部分硬件资源闲置情况。”

李秋建议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各地政府要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学校终端设备、购买服务费、网络使用费等信息化经常性支出纳入财政预算。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村学校信息化资源的政策倾斜。”

“设备有了,但农村教育信息化保障缺乏相应的资金和制度支持。”李秋说,在所有被调查学校中,每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经费当年投入占学校总经费的比例平均为8.86%,最少的学校某个年度几乎为零投入,最多的年度投入占比约40%,说明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保障不健全不平衡。

为此,李秋建议建立信息化设备定期维护和适时更新机制。确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升级,对区域内信息化设备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适时更新。

在调研中,李秋还发现,“一方面,不少城市学校不需淘汰的信息设备、资源无序淘汰。另一方面,农村学校亟需更新或添置的设备、资源无法及时到位,建设方与需求方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不能为建而建,还要看使用率。”李秋说,要加强对基础设施使用效率的监测,通过教育技术装备与应用检测评估系统对教育技术装备使用过程进行监控,运用“周统月报”管理手段,加强过程监管,实现装备管理手段信息化。

有了设备,还要鼓励教师用起来。李秋认为,应该通过理念引领,制度激励。“比如,制定人事考核测评制度。将信息化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落实检查考核,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政府教育督导考核内容,制定学校和教师教育信息化考核评估办法。”

“不是看有没有用PPT、有没有用资源网等,而是看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李秋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