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园所建设别为特色而特色

近几年,一些地区在发展学前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追求品牌效益和差异化发展,追求所谓的“一园一品”“一园一特色”的路径,生硬地给幼儿园冠以某某特色。笔者认为,幼儿园可以有特色,但是应在幼儿园发展历程、文化氛围、团队结构等条件下,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历经一段时间的坚持和坚守,积淀和形成的基于园所文化背景下的园所特点和品牌特色。

当前对园所特色的误解

园所特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向上、奋进的园风和园所文化;二是坚持把常规工作做大做强做丰富而形成的课程特色;三是用于指导正确方向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幼儿园在梳理幼儿园特色方面探索出了自己的经验,但也存在很多误区,笔者梳理以下三种常见误区:

理解片面。很多幼儿园简单地把特色理解为凸显某项工作,如有的幼儿园开展的美术、剪纸等活动。这本是幼儿园美工区域活动的一种类型,是孩子根据自己意愿自由选择的一种美工活动,但是某些幼儿园在统一的时间内,要求全体孩子都手持剪刀,参加剪纸活动,这样所谓的特色是我们的初衷吗?这种以牺牲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代价,换取所谓的特色创建,实则空洞无意义,与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背道而驰。

做法狭隘。因一些教育工作者片面的理解,导致某项工作只关注了一部分孩子,而没有面向全体。像前几年全国范围内举行的“12人幼儿基本体操比赛”,让孩子反复、机械地练习12个高难度动作,剥夺了孩子应有的童年快乐,以牺牲面向全体幼儿的教育为代价,换取所谓的特色发展。

盲目跟风。幼儿园特色创建一度成为各幼儿园工作赖以发展的重头戏,有些幼儿园因园长定位不准、定力不足,出现了过度人为包装的现象,在空间上无限扩大,在时间上全部投入,在氛围上全面营造,盲目跟风又造成了幼儿园特色创建工作的片面和狭隘,形成了幼儿园管理的恶性循环。

告别伪特色应遵循成长规律

华爱华教授在《新纲要与幼儿发展》一文中指出,幼儿发展的问题,才是幼儿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幼儿园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特色活动创建,恰恰应该紧紧把握这条主线。如何抓住这一主线?

遵循孩子的自然天性。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唤醒人类内在的精神实质和力量”。何为内在的精神实质和力量?就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是什么?爱玩好动,自由自在。而我们的特色在某种程度上框住了孩子,让孩子难以随心所欲地去成长、去发现。在教师过度的限制下,孩子怎能愉快地玩耍、开心地交流、快乐地成长呢?我们幼教人都应该始终铭记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幼儿发展,而不是为了创建所谓的“特色品牌”,强行要求孩子去做某项活动,把老师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教育应该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每个孩子所具有的需求和技能是不同的,幼儿园整齐划一的特色活动对某些孩子来说是不合理的。“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花木尚且如此,何况孩子?重特色教育轻规律发展,这万万要不得。

形成真特色应立足常规工作

幼儿园的特色是良好教育现象的沉淀与积累,是一种文化的提炼。幼儿园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在“人人谈特色、园园创品牌”的浪潮中,应学会立足常规工作,牢牢坚守孩子的成长需求,做精、做细、做活常规工作。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既是常规底线也是理念高度,只有这样才不会盲目跟进、脱离实际。

笔者曾任古城街道教育学区主任,片区内有一个幼儿园,地处农村,没有高档的园所条件,也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在这样的办园环境下,园长从加强教师的教育反思、教育写作开始,鼓励教师从观察幼儿入手,每天坚持记录与孩子之间的教育故事,从流水账似的只言片语到在中央级媒体上发表,教师获得了快速成长,园所内形成了一种相互学习、相互鼓励、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这就是很好的园所特色。

我们应该通过科学人文的评价给孩子创设一个发挥特长、张扬个性、激励创新、激发潜能、培养兴趣的多彩舞台,引导幼儿园和教师不要为“特色”而“特色”,要把特色教育进行变活、变通,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让孩子们对我们的特色教育充满无限美好的憧憬与期待。

永远不要因为追求“一园一品”而丢掉教育的根本,不要为特色绑架孩子,若是那样,特色便失去了意义。我们的幼儿园特色应看上去很美,走进去更美;让外人看着很美,身在其中的孩子觉得真美!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