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

辽阳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发布时间:2024-01-21 18:36:25 思而思学网

文化都是人们创造的产物,民间文化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人们自发的娱乐型文化。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流传至今。辽阳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一起来辽阳传统习俗和元素中看看。

一、辽阳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住房叫蒙古包,又叫毡房,是蒙古族牧民世代居住的一种圆形住所。

蒙古袍是蒙古族富有特色的传统服装。冬春两季一般是皮袍,夏秋两季多为夹袍。蒙古族男女牧民都喜欢穿靴子,一种是蒙古靴,另一种是马靴。蒙古族男子腰带上很明显地挂着一把十分美丽的小刀。

白食,蒙古语叫查干伊德,是牛、马、羊、骆驼奶制品。白色表示纯洁、吉祥、崇高,因此白食是蒙古族敬客食品。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即牛、羊等牧畜的肉食品。过节或招待客人,很时兴吃手把羊肉。款待贵宾的宴席用整只羊,称整羊席。“古壶热”就是鼻烟壶。知心朋友见面互递“古壶热”,表示礼貌和亲近。

摔跤是蒙古族民众勇敢机智性格的象征,充满了青春活力,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布鲁”是蒙古语,即投掷的意思。居住在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常用布鲁(形同镰刀,木制,重约一斤)打低空飞鸟,击地上的走兽,它是一种打猎的工具和防身武器。

蒙医蒙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蒙古族人民长期同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并吸收藏医、汉医经验逐渐形成的。早年蒙古汗国建立前,就有本族的药剂和疗法。蒙古医学有多种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蒙药与中药相似,以草药为主,是多种草药研成药末制成的。治病多用成药,并总结出饮食疗、炙疗、罨疗,瑟博素疗、皮疗、温泉疗、针刺放血疗、按摩疗等方法。蒙古族医学家和药学家还写出一批医药著作,如《饮膳正要》、《方海》、《蒙药正典》、《蒙医药选编》、《普济杂方》。

蒙古族非常好客,坦率诚恳。全民族敬老蔚然成风。禁忌是,到别人家作客吃茶,不要自己动手,须等主人盛给;吃肉时给人递刀,刀尖应向自己;见到门前有火或挂红布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不要进入;不食自死的动物和驴肉、狗肉、白马肉;来客不让坐西炕,西炕是佛的地方;丧事忌红色和白色,而喜事忌黑色和黄色;婚姻上要“齐全人当媒”。

辽阳的蒙古族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了很大变化,因此以上这些禁忌有的已消失,有的仍在保留。

锡伯族习俗

锡伯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以前只限于同族内通婚,但本姓禁止通婚。古式联姻有:指腹为婚,至成婚年龄予以成婚的,叫蛋婚;联婚后,如女子年幼,家庭生活困难,可将幼女移交男家抚养,长大后成婚,叫“小姐婚”;招养老女婿,没有子嗣的人家为养老送终,可招作为继承人,其婚事的所需之物均由女家负担,民间多称帮工婿。这种婚姻不仅过去存在,现在也存在;男女自幼联姻,在各自父母家中长大,则婚事所需之物绝大部分由男方准备。结婚前每逢大年三十,女婿要去娘家送衣料和其他礼物(平时不登门),女子必须回避,女方家受礼后送给女婿一双布鞋或其他物品。锡伯族婚姻,一般分4个阶段完成。即说亲、定亲、认亲、迎亲(即举行婚礼)。婚礼是一件大事,仪式繁琐,一般在秋后举行。迎亲时,男女双方都要大摆宴席,先在女家两天。第一天先由男家聘请亲戚中较有声望、与亲家相好,而且善于辞令,同时属相与女方属相相同的男女各一名和媒人代表男方去把彩礼(喜酒、猪羊等)同迎亲的喜蓬车送到女家,新郎特意为岳父岳母奉送两瓶酒。男方的近亲及老人们前来送行,预祝一切顺利。称之为“送喜车”。女家这一天准备第二天的安巴萨林(大宴),杀猪宰羊,并下请帖,近亲都来帮忙。这是女家开宴的第一天,主要是接受男家送的礼物和安放喜蓬车。婚礼的第二天,女家设大宴,举行嫁女“萨林”,盛情款待四方客人。婚礼的第三天,新郎家设大宴招待其亲朋好友,举行结婚仪式。新郎必须在这一天的破晓前将新娘迎至家里,举行程序繁多的结婚仪式。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认识的改变,这种习俗已经不存在了,现在锡伯族的婚娶,一般实行新事新办。

锡伯族通行土葬。在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火葬和天葬。锡伯族习惯人死后要停放7天,最短3天,并念经超度,子女日夜守灵,并按时辰在灵前举行全家性哭祭,如有人来吊孝,守灵人要给来人磕头,来人哭,守灵人也要陪哭。择吉辰将死者入殓,棺椁停于院中席棚内。出殡前,举行“辞灵”仪式。“辞灵”仪式结束后,驱灵车前往坟园。由长子先填第一锹土,然后众人动手用土垒成坟头。在长者死后的第6天午夜,即第7天的凌晨,家里人举行哭祭的仪式“上望”,白天要烧“头七”,以后每隔七天祭祀一次,直到“七七”。百日、周年再进行祭祀。

解放后,随着封建制度的被摧毁,人们思想觉悟日益提高,丧葬仪式也比以前大大简化了,但子女对死去的亲人仍然进行沉痛的哀悼,举哀3天,然后出殡,入土为葬。

锡伯族的服饰,因时代不同和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相互间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和变化。在清代,锡伯族的男子服装喜用青、兰、棕等颜色,女子喜用各种格布,幼儿多穿各色花布服装。男子服式均与满族服式基本相同。为便于骑马和操作,都穿左右开又的长袍和短袄,戴圆帽;妇女穿旗袍,扎裤脚,着白袜花鞋。姑娘们都是单长辫子,结婚后结发。妇女喜欢戴耳环,手镯和戒指,年老的妇女在春夏秋三季里多包白头巾,冬季戴棉帽。到了清末,由于锡伯族与汉族经济、文化方面交往密切,因此,服饰与汉族逐渐相同了,唯有西迁到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仍喜欢穿旗袍。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用料越来越考究,样式越来越多样化,除老年妇女还保留穿长衣的习惯外,其余人普遍与汉族人着装相同。

锡伯族饮食习惯有独到之处。因其居住地区不同而有一些差异。锡伯族男子一般都有吸烟和饮酒的嗜好。据传说,从前家家户户都做黄酒。家家户户都养猪、鸡、鸭、牛、马、羊,肉食自给自足。同时,也喜欢野味,每逢冬雪融化都外出打猎捕鱼。农历四月十八日,煮面酱做“米顺”盛入瓦缸中,用于做菜调味,或用青黄瓜、青椒等蘸着吃。到秋末,用韭菜、青椒、包心菜、胡萝卜等切成细丝,腌制“哈特混素吉”。此外,锡伯族韭菜合子、南瓜饺子、鱼汤等也别有风味。

锡伯族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忌讳之处。夜晚睡觉不得在炕上横卧,不能把脱下的裤子、鞋袜等放在高处。不得从衣、帽、被、枕等物上跨过,如事出无意,须立即在灯火或火盆上把该物摇晃几下,才算还净。吃饭时不得坐在门槛上或站立行走,严禁用筷敲打饭桌、饭碗,他们认为要饭的才敲打碗筷。翁媳不同桌吃饭。子女在偶数年龄时禁婚,起码有一方是奇数,才能举行婚礼。停灵在家时,禁止猫、狗在灵前绕过尸体,出殡忌申日。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妇女不做针线活儿。二月初二,禁止在地上劈柴。家有病人,要在大门外挂上布条或一束草,意为禁止外人入内。禁止妇女在西屋西边小解(小便)。献给海尔罕玛法之马,妇女不得骑用。

辽阳地区锡伯族供奉“喜利妈妈”,保佑家庭人丁平安、兴旺。喜利,锡伯语是延续的意思,“妈妈”是娘娘神。据锡伯族老人传说;“在远古的时候,锡伯族人遇有大难,天崩地裂,洪水滔滔,多数人死亡,幸喜有位女老祖人带领全族人逃难,历尽艰辛,迁到安全的地方,全族人才得以继续生存下来。子孙后代为纪念这位女老祖人,全族人都供奉这位女祖宗,奉为女神。供奉“喜利妈妈”的位置与一般神的位置也不一样,安置在上房屋西山墙西北角上。祭祀时准备纯黑猪一头,主祭人在喜利妈妈灵前焚香叩头。祭祀完了将同族人请来吃“神余”,即祭祀猪。家庭成员遇有天灾病祸,要到喜利妈妈灵位前许愿。在辽阳供奉的喜利妈妈袋内装有左劲一丈五尺长、右劲一丈五尺长拧成的九股线绒绳,绳上系有若干铜钱、红布条等。绳上之物代表不同的意义。

锡伯族又供奉海尔堪,“海尔堪”是能保护牲畜兴旺之神灵,供奉在正房西屋外面南墙角上。“海尔堪”有神像,有用木雕成,也有用木画成。但不论雕成或画成,神像上都有一条兽毛,象征着狩猎模样。辽阳农村锡伯族人有的现在还供奉“海尔堪”。

二、辽阳的简介

辽阳是辽宁省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拥有23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战国时期,为燕国辽东郡治所,名襄平。秦沿燕制,仍将辽东郡首府设在襄平。汉初辽阳为辽东国首府,后仍将辽东郡治设于此。公孙氏时期,襄平为平州及辽东郡郡治。西晋初年,襄平再次成为辽东国首府,后改平州州治。东晋时期,辽阳先后被前燕、前秦、后燕、高句丽等地方民族政权占据。唐代辽阳为辽城州治所,一度成为安东都护府府治。

三、辽阳传统文化相关文章分享

1.阜新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们创造的产物,民间文化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人们自发的娱乐型文化。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流传至今。阜新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一起来阜新传统习俗和元素中看看。一、阜新的传统文化有哪些民俗,与人类相伴而生。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俗现象几乎无所不在,它是人类悠久历史的文化传承。阜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民俗事项。从新时器早期就有查海人生活在阜新,...查看更多

2.营口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们创造的产物,民间文化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人们自发的娱乐型文化。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流传至今。营口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一起来营口传统习俗和元素中看看。一、营口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一、迷镇山娘娘庙会迷镇山在今营口大石桥境内,山上建有一座古刹一一娘娘庙。该建筑历史悠久,为辽南五大名寺之一。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为庙会日,届时,各界人士,蜂拥而至,其人数甚多,香...查看更多

3.锦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们创造的产物,民间文化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人们自发的娱乐型文化。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流传至今。锦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一起来锦州传统习俗和元素中看看。一、锦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1、锦州国际民间文化节锦州国际民间文化节具有开放性和文化交流的特点,展示了和谐锦州、滨海新锦州的时代风采。节日期间的文化节文化艺术活动精彩纷呈,可以欣赏到形式不一的说唱、舞蹈表演...查看更多

4.丹东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们创造的产物,民间文化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人们自发的娱乐型文化。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流传至今。丹东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一起来丹东传统习俗和元素中看看。一、丹东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一、丹东的民族文化丹东朝鲜族众多,经过多年的文化融合,如今已形成独特的朝鲜族文化,在饮食、建筑、服饰等方面都有鲜明特色。在饮食、建筑、服饰等方面都有鲜明的特色。在丹东市区沿江的街...查看更多

5.本溪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们创造的产物,民间文化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人们自发的娱乐型文化。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流传至今。本溪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一起来本溪传统习俗和元素中看看。一、本溪的传统文化有哪些工艺辽砚辽砚与端砚、徽砚并称为中国三大名砚。辽砚兴于辽金时代,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相传辽砚深得萧太后的厚爱,并被封为御砚。也有一说是因此砚产于辽宁,故谓辽砚。辽砚独产于辽宁本溪,...查看更多

6.抚顺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们创造的产物,民间文化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人们自发的娱乐型文化。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流传至今。抚顺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一起来抚顺传统习俗和元素中看看。一、抚顺的传统文化有哪些泡腊八蒜在北方,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就会一天赛过一天,腊八可以说是过年序曲的一个开头。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查看更多

7.鞍山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们创造的产物,民间文化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人们自发的娱乐型文化。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流传至今。鞍山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一起来鞍山传统习俗和元素中看看。一、鞍山的传统文化有哪些灯宫舞 "闹灯官"舞蹈,由一人装扮成灯官。身穿官服,头戴缨帽,另由一人装扮成灯官娘,身着红袄,两耳上挂着红辣椒,6个满族少女身着满族节日服装,手持丰...查看更多

8.大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们创造的产物,民间文化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人们自发的娱乐型文化。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流传至今。大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一起来大连传统习俗和元素中看看。一、大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1、复州皮影戏一种古老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民间艺术。属于皮影戏的一种。明朝万历年间由陕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入复州,距今300多年历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分...查看更多

9.沈阳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们创造的产物,民间文化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人们自发的娱乐型文化。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流传至今。沈阳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一起来沈阳传统习俗和元素中看看。一、沈阳的传统文化有哪些老沈阳的传统年节食品和祭祀用品(祭灶神)。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查看更多

10.辽宁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们创造的产物,民间文化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人们自发的娱乐型文化。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流传至今。辽宁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一起来辽宁传统习俗和元素中看看。一、辽宁的传统文化有哪些辽宁的民俗风情主要由汉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的传统习俗构成。辽宁的海城高跷秧歌、海城喇叭戏、抚顺地秧歌、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复州皮影戏、辽西木偶戏、辽宁鼓乐、东北大鼓、朝鲜族农乐...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