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都是人们创造的产物,民间文化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人们自发的娱乐型文化。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流传至今。泰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一起来泰州传统习俗和元素中看看。
一、泰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祭灶王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祭灶对联草。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预示着灶王爷嘴甜甜的,能帮自己说好话。
掸尘
“掸尘”一般都在送灶后进行,寓意着打扫干净迎新年。卫生清理是过年的头件大事,每年“掸尘”,都是全家齐上阵,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
写春联、贴春联
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营造过年的氛围,预示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
吃年夜饭、守岁
除夕之夜,自然少不了一顿“团圆饭”。全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吃完年夜饭的一家人,便会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央视春晚节目,一直观看到午夜零点之后,这一观看习惯,已成了新的“迎年”民俗。
穿新衣
大年初一头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要穿新衣,寓意着新年新气象。三十晚上,就会把新衣服准备好,图个吉利,这也是新年必走的流程。小时候我们渴望过年,就是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
拜年
正月初一清晨,在家神与祖先牌位前供茶果、汤圆,全家焚香叩拜。吃过圆子、果子茶等以后,外出向长辈亲故拜年。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从初一开始,泰州人逢人见面必以“新年好”、“恭喜发财”等开口,只要在正月里,都能算是新年。
元宝茶
过年时,大家都穿戴一新,在家中摆放好烟、好糖以款待上门拜年的人。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都会拿到压岁钱。客人到主家拜年都要喝浸泡红枣或金橘的“元宝茶”和一些点心。点心以糖果、糕点为主,糖果象征新年甜甜蜜蜜,糕点喻示新年高升。
年酒
正月里,泰兴、高港居民有请“年酒”习俗。素有往来者互相邀约,有人连日宴饮,竟达数旬。宴请家族中的新婿、新媳以及子女的师长,也常与“请春卮”相结合,分别称为“待女婿”、“待新娘子”、“待先生”。
回娘家
在泰州,出嫁的女儿会在正月初二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女儿女婿带着大包小包来拜年,丈人丈母娘也会忙得热火朝天,用心接待女儿女婿!在姜堰,初二这天还会有大人在家里的地上到处洒钱,让家里的小孩扫地,扫到钱财,也寓意财源滚滚。
抢财神
正月初五即为“财神日”,泰州人抢的就是“五路神”。民间认为,接财神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因此,初五的时辰刚到,家家户户便都打开门窗,人们点香燃烛,燃放鞭炮,争着要把真正的财神抢回家。
二、泰州的简介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南部濒临长江,北部与盐城毗邻,东临南通,西接扬州,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全市总面积578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占77.85%,水域面积占22.15%。市区面积1567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12月,泰州市行政区划三市三区,有61个镇、2个乡、25个街道办事处,1165个村民委员会,523个居民委员会。其中靖江市、泰兴市、兴化市三市下辖43个镇、2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189个居委会和938个村委会;海陵区、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姜堰区三区下辖18个镇、18个街道办事处、334个居委会和227个村委会。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6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4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
泰州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南唐时(公元937年)为州治,称为“泰州”,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千百年来,风调雨顺,安定祥和,被誉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这里人文荟萃、名贤辈出,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是其中杰出代表。名胜古迹众多,光孝寺、崇儒祠、城隍庙、安定书院、日涉园、望海楼及梅兰芳纪念馆、人民海军诞生地纪念馆等传承历史,文脉灵动;溱湖湿地、千岛菜花、水上森林、天德湖公园、古银杏森林等生态自然,风光绮丽。
泰州是承南启北的水陆要津,为苏中门户,自古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700多年前,马可·波罗游历泰州,称赞“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是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新长、宁启铁路,京沪、宁通、盐靖、启扬高速公路纵横全境。泰州火车站5条黄金始发线路通往全国上百个主要城市。扬泰机场通航,江阴长江大桥、泰州长江大桥“双桥飞渡”贯通大江南北。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泰州港跨入亿吨大港行列,六大沿江港区连接远海大洋。优越的区位和公铁水空一体化格局,凸显泰州长三角北翼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
地级泰州市成立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吉祥文化之乡、全国质量魅力城市、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