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

9月10日是第几个世界预防自杀日

9月10日是14个世界预防自杀日。

9 月10日是第14个“世界预防自杀日”。2015年的主题是“伸出援手,挽救生命”(Reaching Out and Saving Lives)。根据统计,中国每10万个人中至少有将近7个人自杀,而其中40%的自杀死亡者在自杀时患有抑郁症。但在中国合格的心理医生却奇缺。

据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9月11日报道,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昨天谈及“自杀”话题时表示,自杀已经成为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 布的数字,估计全球每年有80万人死于自杀。由于社会上仍然存在对自杀的歧视、缺乏可靠的自杀登记程序等现实问题,实际死亡人数可能要高于这个数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每年有80万以上的人死于自杀,还有更多的人企图自杀。因此,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经历自杀带来的丧亲之痛或受此影响。自杀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是2012年全球15至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因。

《北京青年报》报道称,中国2000年时自杀率为每十万人中有19.4个人,2012年为10万人中有7.8个人,同比下降了59.6%。按照维基百科的世界自杀率表格,2012年中国每10万中有6.9个人自杀。

《北京青年报》称,中国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2倍,男性自杀率是女性的1至1.2倍。

杨甫德表示,在自杀的危险因素中,抑郁症与自杀密切相关,40%的自杀死亡者在自杀时患有抑郁症。根据统计,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杀死亡风险是其他精神疾病的4到10倍,重性抑郁患者的自伤行为终身发生率高达86.8%。

“自杀意念”是抑郁症诊断手册中的主要症状之一。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精神病学家亚伦?贝克的研究,25%的轻度抑郁症病人产生过自杀的念头,在重度抑郁症患者中,这个比例高达75%。

《经济参考报》报道,在中国抑郁病患者并未能有很好的治疗环境。一些患者去医院看医生是想跟医生倾诉解开心结,但医生根本没有耐心听病人讲述而是开了一大堆药让病人服用。心理医生作为心理疾病诊疗的“王牌军”重开药轻诊疗的做法成为中国医院临床多发现象。

报道称,与大量患者需求相比,目前中国医院设立心理科室数量较少,且多以门诊形式为主,开辟住院部门的则更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教授王哲对《经济参考报》表示,中国临床医生约270万,其中从事精神科的只有2万多,还不到总额的1%。

就 其原因,《经济参考报》表示,“不受重视、收入偏低等原因,也导致大量心理医学人才流失。”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任费立鹏表示,目前中国接受 正规系统训练的心理学工作者中,只有20%左右从事一线应用治疗工作;而美国接受正规训练的心理学工作者有20万人,90%都活跃在一线应用治疗领域。

报道称,如此恶性循环导致了目前在心理诊疗行业多见的“速诊医生”和“光开药医生”,也容易引发心理疾病患者的不信任,进而从临床脱落到社会,面临非正规咨询耽误治疗的风险。自杀预防常识的误区:

1,自杀事件一般没有先兆,自杀是防不胜防的。

(根据调查研究,自杀事件发生前大部分都会有一些信号,所以我们要警惕这些征兆。)

2,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使人去实施自杀。

(这些所谓的小事,其实都是导火索,在此之前问题已经累积到一定程度了。)

3,威胁别人说要自杀的人,不会自杀。

(向人吐露自杀也是其矛盾的表现,是向要求助的信号。)

4,当一个人常常开玩笑说想要自杀时,他并不会真的自杀。

(自杀是一个极其困难的决定,即使是开玩笑的说法,也要认真对待,这也许是内心世界的投射,可以进一步探寻其想法。)

5,自杀总是一种冲动行为。

(自杀有冲动型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不会。)

6,应该避免向有心理危机的人提起“自杀”这个词,以免诱导当事人产生自杀念头。

(和此相反,对怀疑有自杀企图的当事人,专业人士应该明确地问其是否想要自杀,有过自杀的想法,并且要问得直接、具体、仔细、深入,直到得到一个肯定结论。)

7,当好朋友流露出自杀的想法或已有试图自杀的行为,要求我们不对别人说起时,作为朋友我们应该为他/她保守秘密。

(与道义相比,生命才是第一位的。)

8,对于想求死者,应该以合理的辩论和说理,使当事人明白并放弃自杀企图。

(在危机当中,理性的争辩没有用,可能引起其反感。这时最重要的是理解当事人的感受,让其情绪得到宣泄。)

9,当一个想自杀的人开始表现慷慨,并和他人分享个人财产或贵重物品时,表明他已经有好转和恢复的迹象。

(要十分留意想自杀者这类的举动,这相当于留遗嘱。)

10,当一个人试图自杀而未成功,他便不会再有自杀的危险了。(有过自杀经历的人,是自杀的高危人群。)

11,身体、生命是自己的,个人有权利处置自己的身体或生命。

(真的是这样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