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

鹰潭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鹰潭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

发布时间:2024-01-14 06:25:29 思而思学网

方水土养一方人,鹰潭人民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形成和保持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婚丧嫁娶,四时八节都有一套独特的习俗体系,含有浓郁的地方文化。

节令习俗:

春节俗称农历正月初一。天刚见亮,各家各户由男主人起来,鸣放鞭炮,意为“开门大吉”。由7?9个儿童组成的“秆龙灯”挨家挨户去跳,喝吉利的彩,各家各户得到儿童的祝福自然高兴,用果子、钱欢送。家庭主妇为孩子穿上新衣,随即打扫庭院,把鞭炮纸屑从外往里扫,堆积在一处,然后烧火做饭、热菜,一家人洗脸的水倒在一个桶内,意为“财水”。菜上桌后,主妇在香几上点上红烛,摆上供品,祭祀祖先。饭后,大人小孩欢天喜地去看灯。

除尘送灶农历十二月廿后,各家各户都要打扫卫生,俗称“搽尘”。把住房的每个角落都搽净,擦洗门窗、桌、椅、板凳。廿兰日晚,各家点香烛、放鞭炮,送灶王爷(俗称“灶神公”)上天,希望灶王爷上天奏好事,下凡降吉祥。

除夕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俗称大年三十,即过年。各家各户早上贴春联,农村还在粮仓贴上“五谷丰登”;厨房里贴上“五味调和”;猪、牛栏贴上“六畜兴旺”。早上全家吃捞饭煮粥,上午煮肉、煮鸡、煎鱼,烧菜数量不等,荤素搭配。饭菜弄好后,主妇先用一个盆或甑装满未蒸的米饭,放在供桌上,意为“年饭”,再把祭品摆上供桌,祭祀先人。然后放鞭炮吃过年饭。晚上重新热菜,令家人吃“岁酒”。厅堂内灯烛辉煌,儿童不到外面玩,在自家的庭院里尽情地嬉闹,称为“守岁”。到半夜鸡叫时。各家放鞭炮“封门大吉”。

元宵晚上家里摆上酒席,全家人吃饭饮酒,洗好脸、脚后,主妇便在厅堂、房间、厨房、饭厅点上灯烛、打开粮仓,意为“老鼠嫁女”。
立春农民很注重“立春”节气,认为立春是新年的开始。立春也有年前立的,也有年后立的。农民从菜地里带土挖来一株白菜,放在盆里或钵里,供放在香几上,鸣放鞭炮,叫“迎春接福”、“新春大如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