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

玉溪过年有哪些习俗,玉溪新年风俗整理

春节临近,在钢筋混凝土包裹和物质生活膨胀的城市中生活久了,是否还记得以前过年的老习俗?是否还会遵循它们?虽说春节习俗很多地方都大致相同,但在细细回想中,似乎我们已经忽视和淡忘了一些。

1.jpg

没有经历过的年俗

如今,讲起玉溪的年俗老人们有这样一种感觉:“和其他地方基本一样,没什么特别。”想要寻找那些残存于记忆中的年俗,北城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那里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长者们总爱聚在高古楼下讲讲以前的“老事”。

玉溪市红塔区古称新兴州,而在这片土地上它曾有一个“休纳城”,这是一个由彝族先民建立的城池。因此,今天我们说起那些记忆中的年俗时,当然也包括了它。

据记载,当大年初一凌晨丑去寅来之时,彝族老年男女,尤其是头人、火头、管事都会早醒,有的躺在床上,有的坐在火塘边,静听是什么东西开年先鸣叫,意为“头年听声,早做准备”。家住北城、今年78岁的赵则方告诉记者:“我的老母亲是彝族,以前听母亲和老人们说,这是‘天神’派时间的生灵提早告诉世人这一年的运程,让人们早早有个谱气,早些做安排。”

据了解,如果开年时牛、马、驴、鸭、鹅等先叫,便预示当年牲口疾病少,六畜兴旺,人们可多养牲口。鸽子、斑鸠、马车通过开年,则该年清吉平安。喜鹊开年,那就预示着当年客事多等等。当然,还有乌鸦、豹子、猫头鹰等开年的说法,其中寓意各不相同,而人们便会根据听到动物叫声的种类为来年做准备。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叫“瞧太岁定行动”的风俗,在大年初一到初三这几天,平时上山放牧牛羊的青少年一律不再上山。究其原因,赵则方说:“这得‘瞧太岁’。年初一这一天,即便是大人代为放牧也不会在山上轻举妄动,得先问‘伯马’,这是念彝经文的人。当问明‘太岁’的方位后人们就得从相反的方向放牧,总之不能和‘太岁’一个方向,这会对牲口不利。就算是人们要出门走亲访友也要避开‘太岁’所在方向,绕道走。现在,我并不知晓这些年俗彝族兄弟们是否还在继续,只是听老人们这样说起,自己并没有经历过。”

有一种年俗叫“开街”

贴春联、给压岁钱、捂白酒等这些玉溪过年的习俗,虽说没什么特别,但在这“基本一样”中可曾听说过有一种年俗叫“开街”?说起这个年俗,它源自大年初七的时候。这时,因过年而变得空落落的街道上会鞭炮齐响,听到鞭炮声而兴奋的孩童此时会奔跑于街市中。

关于这个年俗,现年80高龄的北城当地人何有富这样描述:“以前过年时,街道两旁的商户基本都关门歇业,街上冷冷清清,小孩子也找不到什么可玩的,但到了年初七这天,街道上就会变得热闹起来,充斥着鞭炮浓浓的火药味。记得那时,长辈们做年饭时都会多准备一些易保存的食物,如饵块等,以便能吃到年初六。到初七时,家中便会重新制作吃食,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到家门口燃放,放完后,我们才能吃饭,这是我们小孩子除年三十外最高兴的时候。”

其实,“开街”这样的习俗很多地方都有,只不过如今人们很少举行这样的仪式。仪式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商户们过完年后重新营业,并以鞭炮庆贺,寓意新年生意兴隆、平安富贵。“我们高兴,主要是因为这鞭炮一响就意味着‘开街’,而一‘开街’我们就有玩场了。那时,我和小伙伴们总会站在街道上看看哪家店铺放鞭炮,如果有放鞭炮的我们就跑过去,但不买东西,就是去沾沾喜气,凑个热闹。一天下来,我们可以跑四五家店。”何有富笑道。

据当地人说,原来“开街”只是生意人做的事情,后来,或许是人们也想在这天讨个好彩头,很多人家也跟着放鞭炮,讨个吉祥如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