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

廊坊过年有哪些习俗,廊坊新年风俗整理

廊坊春节习俗:这是最地道的年味儿

11.jpg

春节是什么?是灶龛上摆放的糖瓜,是窗户上贴的葫芦(寓意福禄)剪纸,是门框上的对联,是老人口中的“岁岁平安”。春节的传统习俗,您还记得多少?再有几天,人们将迎来戊戌狗年。春节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讲究的习俗也特别多。这些习俗蕴含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老讲究。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为气候、饮食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各地区都有着不一样的习俗。那么,廊坊的春节习俗有哪些?记者采访了《廊坊市志》主编曹渊。

春节的准备工作从腊月开始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民间俗称过年。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盛大的节日。事实上春节并不止限于正月初一这一天,准备工作从腊月初就开始了。清代,官府衙门于腊月二十日封印,停止办公,到次年正月二十日开印理事。民间也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俗语。民国成立后,曾提倡过公历新年,但人们积习久远,无人响应。民国17年(1928年), 国民政府曾强令民众在公历元旦那天贴春联、吃饺子、团拜,但未能推行开来,百姓仍依旧例过传统年节。

曹渊介绍,一进农历腊月,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缝制新衣,碾米磨面,杀猪宰羊。廊坊地区流传一首民谣:“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倒酉’(春联);三十,合家 欢乐吃饺子。”这首民谣像个日程表,把敬神、打扫、饮食等过年的准备工作列了出来。

腊月初八要喝腊八粥,除了熬粥,人们还用醋泡蒜(去皮),叫“腊八醋”或“腊八蒜”。腊月二十三,民间为祭灶日,也叫小年。祭灶即祭祀灶王(也叫“灶王爷”、“灶神”)。迷信的说法是,灶王是玉皇大帝派驻人间家家户户的代表,是一家之长,专门监察人们的善恶功过。腊月二十三,灶王要返回天庭向玉帝汇报。这天晚上,人们在灶龛前摆上供品糖瓜(瓜形麦芽糖,用以粘住灶王的嘴,让其别乱“汇报”)、草节和料豆(灶王坐骑的草料),焚香叩拜后,揭下灶王像焚烧掉,再贴上新买的灶王像。主祭人一边叩拜还要一边口诵“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的祝祷词。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该习俗几乎全部消逝。不过,“二十三,年糕粘”这个习俗至今仍存在,有些家庭会在这天蒸年糕。

腊月二十八、九贴春联是一项重要活动,除居丧之家,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大红的对联、福字、挂钱( 也叫“挂千”)、年画等。人们故意倒贴“福”字,取意“福到”之吉利。

除夕的年饭最丰盛

看春晚成了新习俗

腊月三十为除夕。这天的午饭(有的地方是晚饭)叫年饭,这是一年之中最为丰盛的一顿饭菜,主食必有馒头(或花卷、发糕一类),取“发”意;副食必有鱼,意在“年年有余(鱼)”。在这一天,外出就职、务工、经商者都要赶回家吃这顿年饭,意在全家团圆。出嫁的姑娘要到婆家吃年饭,不能看娘家的灯。吃团圆饭之前,人们先要敬神祭祖,在堂屋正面供上“全神马”、“天地马”、“财神马 ”和辞世先祖的牌位,摆供品、燃香烛、叩拜。

“守岁”是过年的又一项重要活动。除夕日落之后就是除夕夜了,大红灯笼高挂于门前院内,人们(特别是孩子们)任意踩踏散放于屋外的芝麻秸,听着劈哩啪啦的声响,称为“踩岁(碎)” 。一家人坐在一起,有的包饺子,有的聊天,有的玩耍,通宵不眠,叫“守岁”。

曹渊谈到,建国以后,封建迷信活动销声匿迹,其他习俗多有保留。上个世纪80年代,电视在城乡普及。在除夕夜,举家围坐,观看春节晚会,或者打牌、下棋,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午夜子时,一家人按辈分长幼,依次拜年辞岁,长辈给晚辈压岁钱。

正月初一到初五

廊坊人最爱吃馅儿

曹渊说,“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这是民俗也是谚语。子时一到,全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有的地方在黎明前吃饺子,叫“五更饺子”。初一的饺子要在除夕夜由全家人包,要包够全天吃的。一是大年初一讲究不动刀案,二是拜年的人来人往,家庭主妇要迎人待客,无时间做饭,三是外出拜年的和前来拜年的亲戚可以随时吃到饺子。

正月初一黎明至中午前,是拜年的时候,亲友邻里间互相登门拜年,晚辈给长辈叩头行礼,并说些祝福的话,平辈之间打躬作揖,并互道“过年好”或“见面发财”等话语。

正月初二要吃捞面条。建国后,男女平等,妇女也能就业,和男人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那时,春节只放三天假,渐渐地,由城镇到乡村,形成了初二回娘家、去丈人家的风俗。建国前,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不能就职、就业,只能在家里做饭操持家务,男人大多不会做饭。社会上没有初二姑爷、媳妇去丈人家的风俗,媳妇要在婆家做饭,招待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待正月过半,也就是正月十五前后,娘家的兄弟子侄才接姑奶奶回娘家,观灯看戏。

正月初三要吃合子,有的家庭吃水煮的,也有的家庭吃烙合子,吃法不统一。

正月初五吃饺子,叫过“破五”,而且一定要吃肉馅的,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剁馅,这叫“剁小人”。大家还要参与包饺子的过程中,叫“捏小人嘴”,寓意来年身边无小人。

热闹的元宵节和远去的填仓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日,又称上元节 。这天夜晚为元宵,故俗称元宵节。人们有挂彩灯的习俗,故又叫灯节。每到这时,人们吃元宵、挂彩灯、走花会,亲友间多以元宵作为礼品,相互馈赠。走花会是一出重头戏。高跷、舞狮、旱船、秧歌、中幡等民间演艺队伍走村串街,或在指定场地表演,总能吸引众多游人驻足观看。

正月二十五为“填仓日”,也叫“填仓节”,是仓王爷的生日。填仓节始于明清时的京城。居民不事农耕,平时吃用都要到粮市购买,正月即将过完了,年前买的粮米已所剩不多,需要再购买以充实仓廪。所以,这天,全家以丰盛的饭菜大吃一天,之后购买新粮,取预祝填满谷仓的吉兆。后来,这一习俗传到农村。廊坊地处京畿,填仓之俗也盛行起来。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于黎明前,用灶膛灰在院内撒成圆圈,呈囤形,内置少许粮米,覆以砖瓦,谓之“打囤”。同时,在仓房用小米饭、杂面汤作供品,祭祀仓官,以祈丰收。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这一风俗已不多见,至今,有些人已不知有此节日风俗。

春节的“老例”有哪些?

曹渊介绍,在建国前,春节期间有很多禁忌,俗称“有例”或“老例”(例,即例规、规矩)。如腊月三十晚上不能随地便溺,怕冲撞下界的神灵。春节期间忌说“杀”、“死”、“鬼”等字眼,不吉利。正月不剃头,会死舅舅,不能说媒,会死媒人,不能做针线活,有“正月不做鞋,做鞋会出邪”、“正月不做被,做被没人睡”等说法。正月不娶亲,腊月不订亲,俗称“正不娶,腊不订”。正月初一到初三,忌向门外倒水、倒土,怕水土出门,一年财气不佳。正月二十五夜间不准点灯,据说这天晚上老鼠娶亲,惊扰了老鼠会招致报复。

这些“老例”在全境范围内又不完全一致。比如,正月初五不动针线,这一“老例”有普遍性,但三河市个别村庄则相反,称正月初五为“破五”,这天必须找些破旧布缝合在一起,谓之“补破”,意在堵住破漏,以便日后能过上囫囵日子。如今,随着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不再遵守这些“老例”,但在一些老人口中,我们仍能听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