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门的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国际金融、保险、信用管理
信用管理
信用管理专业与金融工程专业是教育部2001年批准首次招生的两个新专业,主要培养金融领域和信用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人才。
信用管理专业学习的主要专业课包括: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企业信用管理学、个人信用管理学、财务报表分析、信用经济学、信用评级、信用风险管理、中国信用问题研究、信用法律法规、资产评估和管理、项目评估、资本运作与债务重整、信用分析模型等。
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适合担任:金融监管部门(财政部、审计署、人行、证监会、保监会)的高级管理人员;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工商行政部门的风险管理、信用管理人员,上述金融机构中的资本运作、理财人员;资信评估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各类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资本运作人员。
本科开设信用管理专业的上海高校: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第
金融学
金融学是国内近十年来最热门的专业之一。金融学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中如何进行资源的跨时期配置的学科。学习金融的理由通常是:管理家庭的资产,寻求具有丰厚收入的职业,处理商务中的资金融通与管理等问题。
金融学学科的主要专业方向有: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理财学和国际金融学。保险学以前包含在金融学专业内,目前已作为独立的本科专业单列。货币银行学主要研究一国的货币制度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及其作用方式,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作用及其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涉及金融市场、金融资产投资管理、投资银行的经营与管理以及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等内容。国际金融学主要探讨一国的国际收支、国际储备、汇率的决定与变动、资本的国际流动以及国际货币与金融制度的安排及其影响,对全球化背景下跨国经营和投资的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科开设金融学专业的上海高校: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华东政法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金融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师范大学
财政学
财政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政府的一些重大政策问题(例如政府的职责、税收政策、公债政策、公共支出等),如何筹集和使用公共资金和公共资产是财政学的中心议题。
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是全国同类学科中四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本科??硕士??博士三层次齐全,并有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的财政学教学和科研体系。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科的特点是:在理论和教学体系上与国际同类学科接轨时间最早,接轨程度较高,在动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改造传统财政学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近几年来,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状况良好,毕业后就业的主要去向是财政、税务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银行、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
本科开设财政学专业的上海高校: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学课程除了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会计、公司财务、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国际企业管理等外,还包括项目管理、信息经济学、电子商务、现代理流、WTO专题等课程。
本科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上海高校: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上海政法学院、上海杉达学院
经济学
本科经济学门类下的经济学专业,主要设在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大学。主要培养具有深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适应综合经济管理、经济政策研究、理论研究和经济应用方面的人才。相对于应用经济学科,它更侧重于对经济现象的理论分析,为解决经济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1998年国家首批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11家高校的经济学专业为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南京大学和辽宁大学在两年后被确定为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这些高校的经济学专业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专业领域的优势,如北京大学在政治经济学、外国经济学说史,南开大学的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中国人民大学的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复旦大学的世界经济、政治经济,上海财经大学的经济思想史等。
本科开设经济学专业的上海高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华东政法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上海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