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相关

内蒙古师大附中官网登录入口:http://www.nmimnu.com/

内蒙古师大附中官网登录入口:http://www.nmimnu.com/

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始建于1954年,由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乌兰夫提议创办,隶属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由教育厅直接指导办学,是自治区唯一一所由自治区本级管理的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

师大附中位于呼和浩特市文化教育核心区域,北邻内蒙古大学,南靠内蒙古师范大学,东接内蒙古农业大学,钟灵毓秀,学府林立。

师大附中“一校三部、统一管理”,设有蒙古语授课部、汉语授课部和国际部,三个学部各具特色、团结协作、相互促进、和谐统一;不同民族、不同背景、不同潜质的学子在附中共聚;蒙语、汉语、英语,书声相融,体现出鲜明的民族团结特色和多元化、国际化特色。

师大附中名师荟萃,学养深厚。教师团队素来以高尚的道德修养、丰富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学功底、开阔的学术视野深得学生的爱戴和社会各界的认同。在这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13人,其中教授1人,正高级教师4人,特级教师8人,硕士生导师25人;教师中博士2人,硕士111人,占专任教师37.8%;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7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师18人,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26人,自治区级、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56人。

师大附中校长张伟教授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牢记使命,务实工作,承前启后,开拓创新,以科学民主的工作作风,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向更宽更广的发展道路迈进。在总结附中60余年积淀的优良治学治校传统基础上,提炼出师大附中一贯的育人价值追求、始终如一秉持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一生幸福奠基”。关注学生当下健康成长,着眼学生未来发展和幸福,是师大附中长期形成的独特教育品质和砥砺前行的教育实践范例。近年来,新一届领导班子正在着力实现附中转型发展,使学校成为“人文气息浓郁,校园环境和谐,学生学习快乐,教师工作幸福,师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并以博大的胸怀向基层学校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助推自治区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将附中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区内领航、国内一流的高品质学校。

师大附中育人环境优美,教育设施先进,办学条件一流。

400米橡胶跑道平整宽阔,标准化足球场绿草成茵,多功能体育馆宽敞明亮,室外篮球场鳞次栉比,排球、网球场一应俱全。

完备的实验室和功能教室,为学生探究科学知识以及提高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科创教育中心”,天文观测台、科学探索馆、天文地理体验馆、植物科学实践馆帮助学生开启探索自然科学的大门;蒙古族民俗文化博物馆,让学生领略深厚绵长的蒙古族历史和文化;校史馆,让学生感受师大附中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附中人六十余年励精图治取得的丰硕成就。

图书馆藏书20余万册并配有数万册电子图书。为了方便学生借阅,学校将图书资源置于距离学生最近的地方,教学楼内每层都设有读书区并配有电子浏览器,扫码即可在手机上得到自己喜欢的图书,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泛舟书海;为了展现班级文化,每个班级门口都配有电子班牌,学生们自己采集素材、自己编撰,记录青春时光,展现班级风采。楼道大厅设有“诚信柜台”,自行投币,就可以选择需要的文化用品;教学区文化墙由师生们自行设计,颇具创意;温馨的卫生间文化,更加显现附中的文明和品质。

近五年,师大附中的教育信息化实现飞跃式发展,成为数字化校园。校园网接入千兆宽带,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84?触摸屏组合机,并建有5个录播教室和导播室,同时拥有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新常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开设了大量的在线选修课程,尝试了以翻转课堂为标志的混合式教学和在线学习指导,探索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个别化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2015年初,师大附中被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唯一一所自治区级“同频互动课堂”核心学校,同时开始向全区直播优质课堂。两年多来,师大附中已与全区112所学校实现互通互联,直播课达三千余节。师大附中“打造优质同频互动课堂、助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中央电教馆推选为“2016-2017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并受到表彰奖励。

2017年5月份,师大附中跟高等学校一起参与政府公开招标,以明显的资源优势和创新特色获得“国培计划”任务。该项目采取远程师带徒、送教下乡、名师工作坊和集中培训等形式,培训全区6500名中小学教师,培训主体是蒙古语授课教师。作为一所普通高中承担基础教育“国培计划”,是师大附中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利用数字校园网络将自身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全区、促进全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创举,是师大附中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全区、领航内蒙古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发展做出的应有贡献。

附中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于打造学术型、专家型教师团队。自2015年开始,由学校出资35万元开展“课题立项研究”,激励教师进行科研立项,经附中学术委员会评审获准立项45项,2018年由教科研二处组织进行了第二批课题立项申报工作,经专家组审核获准立项29项,在此基础上,鼓励并推荐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研究。2017年,附中教师申报的内蒙古自治区课题5项,2018年申报的内蒙古自治区课题9项。最近5年来,本校教师共发表论文116篇,其中收录在国内核心期刊的有81篇。参与出版的著作共有106本,其中编著有40本,教材41本,科普读物5本,译著4本,专著16本。

学校组织名师团队编写了学习辅助教材??《名师助学》系列丛书。《名师助学》系列丛书涵盖了全部高考科目,凝聚了名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展现了附中作为名校的引领性,体现了附中的教育理念和创新色彩。该丛书不仅学生受益,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提升了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

师大附中的教师,不仅在三尺讲台孜孜传道授业,同时也在挥洒智者的创新,不断用自己的敬业思考,为基础教育奉献着更多的光热!

我校党建工作始终以建设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发展型党组织为目标。党总支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制定了党建工作“五个四”新思路,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学校高度重视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十九大宣传”等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不断进取,扎实工作。教师党员争做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党员承担高质量的公开课、示范课,带头进行学术讲座。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总支创新党日活动形式,成功举办了“不忘初心跟党走??内蒙古师大附中党员风采文艺演出”,生动形象、深入人心地宣传了党的十九大精神,真正展现了基层党员的风采。进一步完善了党务公开、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党建工作台帐管理、党支部述职、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制度,以此促进学校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附中的德育工作始终是重中之重。根据有关政策法规和我校实际,整编出版了《内蒙古师大附中规章制度汇编》,制定了《内蒙古师大附中德育工作实施规程》、《内蒙古师大附中德育工作常规》、《内蒙古师大附中不同年级段德育实施纲要》、《内蒙古师大附中学生管理制度》、《内蒙古师大附中学生形象要求》等规章制度。

我校将管理重心下移,以年级组为管理重心,每个年级由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加强年级组的管理职责,强化班主任的管理,全天到位。形成学生处、年级组、班主任三级协同的教育管理体系。把课堂教育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主渠道,要求教师在教案中要体现德育教育的内容,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以及军训、广播操比赛、运动会、班主任课、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增强我校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了我校在育人方面的层次。

学生自主管理是附中的传统,大到学生会换届、运动会组织,小至日常的间操、自习、就餐等等,老师们都会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予每一位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经过三年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综合能力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师大附中坚持教育的工匠精神,本着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态度,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既关注学生的科学文化学习,又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潜能发挥。先后成立了机器人、航模、天文、书法、摄影、蒙古文化、模特、相声小品、射箭、网球、蒙古象棋等共46个社团组织,范围覆盖科学探索、实践创新、生活实际、体育文艺、传统文化、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社团活动成为附中教育活动的补充和延伸,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了学生多元发展。

师大附中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将原来的“体育教研组”提升为“体育教研部”,下设“办公室”、“专项运动训练中心”、“体育场馆管理中心”等机构,同时完善了激励机制,激发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在师大附中,“健康第一”成为共识,“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至少参加一个体育社团,至少擅长一项健身项目”成为附中学生的自觉行为。学校每年春夏举办“阳光体育活动季”,通过“校长杯”足球赛和篮球赛等一系列体育赛事,增强了学生体魄,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师大附中田径队一直保持强劲的实力且人才辈出,曾经保持呼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七连冠,多名运动员打破自治区级、市级纪录。2017年,附中田径运动员梁斌代表呼市及内蒙古参加“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取得1500米第二名的好成绩,运动员李哲2017年参加中蒙俄中学生田径比赛获得跳远冠军,梁斌同学作为高水平运动员被北京大学录取。附中篮球队在的历史上也一直是自治区级的强队,多次荣获自治区比赛冠、亚军。网球队自2016年组建以来成长迅速,当年就取得“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团体第五名,次年又取得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2018年包揽了自治区中学生网球锦标赛单双打所有5项冠军,同时取得2项亚军。

师大附中足球队于底组建,在自治区教育厅关怀与支持下,附中高度重视并加大投入力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傲人的成绩:先后获得2015年、2016年呼和浩特市中学生“市长杯”足球赛亚军、2016年自治区青少年足球锦标赛暨自治区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赛第二名。学校聘请国内外高水平教练员对队员进行专业化训练,同时注重队员们综合素养的提升,运用同频互动资源,对学生进行远程课堂教学,使队员们在进行集中训练的同时,坚持学习文化课程,收到良好的效果。

师大附中的“科技节”丰富多彩,备受学生学生欢迎。机器人、无人机、水火箭、新能源汽车、3d打印、自制马头琴、航模、激光雕刻、自制香皂、无土栽培等一系列科技作品,展示了学生创新实践的丰硕成果。学生在“天文观测台”观察宇宙星体、在“科学探索馆”探究科学规律、在“天文地理体验馆”轻易明白课堂上难以理解的“等高线”、在“植物科技实践馆”学习无土栽培技术、在“组培实验室”培育种苗,“科技附中”在此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师大附中每年举办“文化艺术节”,通过歌舞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每位学生都参与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才艺的舞台。热情的歌舞、隽永的诗篇,“人文附中”在此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一切活动皆课程!在内蒙古师大附中,学生的体育、艺术课程不减,学生的社团活动得到大力支持,学生的科技创新得到专业指导,学生的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学生的幸福指数得以提升。

师大附中与大学临近的地理优势,能够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中学生进入大学参观、聆听大学教授的科技前沿讲座、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实践、受到大学文化和学术氛围熏陶,是师大附中独特的优越之处。2016年9月,经内蒙古自治区科协批准,师大附中与内蒙古大学结伴成为首家“英才计划”试点单位,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个学科由内蒙古大学教授、博导组成的导师团队指导附中学科尖子生开展科学研究实践。

“英才计划”是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制定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项目、科技社团活动、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等活动,以此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科学潜质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在2018年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英才论坛”活动中,师大附中高二年级张岳伟同学在众多省市推送的省级优秀学员中脱颖而出,荣获“国家级优秀学员”称号。同年在呼和浩特市举办的“第33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师大附中共有8个项目获得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1个项目获得“神华准能”科技创新奖、“水利之星”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个项目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意一等奖”,获奖数量和等级居全区同类学校前列。

通过一系列举措,入选“英才计划”的学生得到了科研实践的机会,扩展了学科视野,培养了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科学素养。师大附中致力于探索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中学与高校携手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新模式,为中学生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和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国家发现、培养后备科技创新人才创造条件。

师大附中蒙古语授课部堪称自治区民族教育的一面旗帜。

师大附中自创建之初,就设有蒙古语授课部(当时叫“牧区班”)。学校坚持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切实把民族教育摆在首位,从招生到学生入学后的日常管理,从经费投入、设备更新到师资力时的配备都优先考虑,落实到位。上世纪90年代,蒙古语授课部实施了“三语教学”改革,针对蒙古族学生特点,同时开设蒙、汉、英3种语言课程,获得极大成功。2008年开始,在原有理科实验班的基础上,又增开了文科实验班,使“三语”教学的办学模式更趋成熟和完善,迅速在全区乃至全国民族学校推广,使得师大附中在自治区各民族中学中处于领先地位,充分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2008年,师大附中开办国际教育,有出国意愿的初中毕业生在我校进行为期三年的系统性学习,可以直接报考国外一流大学,填补了自治区公立高中涉外办学的空白。国际部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富有国际特色的课程体系、先进开放的教学模式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教材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国际化教学。更为难得的是,师大附中为国际部学生开发建设了一批优良的校本课程,尤其是国学、书法、太极拳、中外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课程,这使得国际部的学生既具有民族文化传统之根基,又具有国际视野。

师大附中是一所有温度的学校,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学校通过一系列民生工作,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感受到人文关怀,让每位教师微都笑着走向讲台,心情舒畅地开展育人工作,通过教师把正能量传递为每一位学生,从而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实现生命质量、生活质量、教育质量的同步提高。

师大附中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有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专业、细致的心理辅导。同时设有“解忧杂货店神奇信箱”,学生的苦恼困惑,可以实名或匿名写信和小纸条塞进信箱里,由班主任老师和心理教研组的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解惑”,以此实现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此外,学校还对全校35岁以下教师和全体班主任进行心理学知识培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目前已有42名教师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就餐需求,学校专门为学生烹制香辣可口的“麻辣烫”,让学生大快朵颐。

为了保障在校师生的安全,学校设置了监控室,24小时全天候为在校师生提供安全保障,让师生高枕无忧。

为了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工会组织了瑜伽、排球、羽毛球等健身活动,让教师们舒展筋骨。

为了传承附中的师道传统,附中的校领导们代表学校走访慰问了年逾八十的离退休老教师代表和久病卧床的教职员工,对他们嘘寒问暖,让他们深受感动。

建校以来,师大附中的办学成绩一直跻身呼和浩特市乃至自治区前列,无论是学校高考还是各类竞赛,成绩都十分卓著,多次荣获“呼市高考状元学校”殊荣。近年来,高考升学率保持在100%,一本率整体保持高位且逐年提高。学校的蒙古语授课部,在自治区民族学校中首屈一指,多年来几乎包揽自治区蒙授高考状元。汉语授课部仅本世纪以来,升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人数就已达98人,考入国家“双一流”高校的学生人数和保送生人数比例位居全区前列。2008年学校开办国际教育以来,同样捷报频传。截至2018年,已有37名学生入读世界排名前50位的顶尖学府,40名学生进入全球前51-100位知名院校。

学科竞赛方面,学校共获全国理科类竞赛获一等奖89人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自治区一等奖106人次,国家级一、二等奖14人次。

由于办学成绩突出,学校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会的肯定与表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等一大批国内知名大学,先后将内蒙古师大附中列为优秀生源基地。

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指导和内蒙古师范大学的领导下,秉持“敦品、砺学、养志、创新”的校训,尽展深厚绵长的文化传统,弘扬炳照草原的育人风范。展望未来,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必将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在师大附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适合的教育,得到和谐的发展!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