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相关

景德镇人口数量数据统计,景德镇常住人口变化趋势多少 &nb

很多人关注景德镇的人口数量问题,现在很多有多少人口了?景德镇的常住人口是多少?以及近几年的景德镇常住人口变化趋势。本文就将为你介绍关于景德镇人口的知识。

一、景德镇城市简介

景德镇,别名 “瓷都”,江西省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省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介于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之间,总面积5256平方千米。

景德镇市处于属于黄山、怀玉山余脉、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处于皖(安徽)、浙(浙江)、赣(江西)三省交界处,是浙赣皖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之一。民国时期曾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并称全国四大名镇。

截至2018年,景德镇市下辖2个区,1个县级市,1个县。

二、景德镇常住人口数量统计

以下景德镇常住人口数量并不代表目前最新的景德镇常住人口数量,请知晓!

166.4901万(2017年常住人口)

三、景德镇人口数量相关知识介绍

当今时代,是深刻变革、深度调整的*,是国家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需要有时不我待的举措,抓住当下景德镇人口发展形势中的机遇与挑战。

一、由“量”到“质”的历史转变

40年来,景德镇人口数量从1978年的111.64万人到2017年166.49万人,质量及结构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口总量持续增加,人口素质显著提升,人口发展实现了更合理的自然构成、更优化的地域构成。

(一)由“传统”到“现代”的结构转变

人口再生产类型更合理,1978年景德镇人口出生率25.77‰,死亡率7.99‰,自然增长率17.78‰,2000-2017年景德镇人口出生率基本稳定在13‰-16‰之间,死亡率稳定在5‰-7‰之间,自然增长率稳定在7‰-9.5‰之间,完成由“高低高”即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向“低低低”即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转变;性别结构更合理,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景德镇总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09.6、110.3,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21、118.2,2017年总人口性别比为105.4,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13.42,更接近于102~107的国际自然出生性别概率,总人口、出生人口的比例失衡逐渐得到缓解。

(二)由“村民”到“市民”的属性转变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景德镇城镇化水平由低到高,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化率从1978年31.4%提高到2017年的65.95%,提高了37.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8.9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由35.08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109.8万人,其中2006年,城镇化率达到50.95%,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景德镇新型城乡关系正逐步形成,不仅是城镇人口百分比的简单提高,更表明人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以及价值观念都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逐步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阶段。

(三)由“文盲”到“高智”受教育程度转变

过去几十年我市在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2017年景德镇市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9.31年和9.69年,该项指标在就已经双双突破九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着力发展高等教育,持续推动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稳步提高。景德镇人口文化素质逐步甩开了以低文化程度为主的窘迫局面,文化素质逐步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迈进。

(四)由“初显”到“峰值”人口红利转变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2000-2017年江西省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稳定在70%左右。我市劳动年龄人口形势与全省情形基本一致,新世纪以来开始停止增长,并在67%左右浮动,说明我市劳动年龄人口在一段时间内比重正处于顶峰期间,即表明我市人口红利期也正处于释放峰值。景德镇40年的改革开放使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持续提升,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把握好“人口红利”加速向“人才红利”转变的契机,既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底气”,也是景德镇发展的巨大“助推器”。

二、由“轻”到“重”的社会负担

人口形势的演变并非“一帆风顺”,生育问题和老龄化问题已是多年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两座大山。根据景德镇市2018年上半年人口出生情况调研数据显示我市“二胎政策”的“效力”弱化,预计2018年在低生育意愿下的二胎将会持续超过一胎;而早在2002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景德镇老龄人口,也将会随时间推移持续拔高。

(一)日益锐化的老龄化进程

2017年末,景德镇市65岁及以上人口19.55万人,占年末常住总人口比重达11.74%,不仅超联合国7%的老龄化标准4.74个百分点,且比全国的11.4%高出0.3个百分点,比全省的10.11%高出1.63个百分点,多年蝉联全省十一个设区市第一,远超第二的南昌市1.54个百分点,不断提升的人口预期寿命和持续的低生育水平加速了我市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在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的有利时期,能否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关系到长远的发展。“未富先老”是老龄化的最大特点,将使社会负担日益加重,社会保障资源面临巨大压力。而且,由于城镇化以及人口流动的加剧,一定区域内农村老化程度或将高于城市,这也是老龄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如何在完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的同时,也建立起一套适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与日俱增的社会抚养比

在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以来,根据2017年数据显示,新生婴儿数并未显著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并未有提高。而同期老龄人口规模却不断扩大,2017年末,我市总抚养比为48.76%,意味着养老问题会成为日益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我市人口的总抚养比在2010年前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少儿抚养比在大幅走低。2010年后,我市少儿抚养比基本在32%左右浮动,而老年抚养比一直持续升高,至2017年末,我市老年抚养比为17.46%,导致总抚养比水涨船高,即社会需抚养人口的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老龄人口数量在持续增加,那么养老资金及养老保险就成为了大挑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