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学习

描写毛笔的散文范文精选

 描写毛笔的散文1

一只毛笔,现在人们大多数用的都是钢笔圆珠笔,却忘记了那古人的毛笔,毛笔一个古人手中的利剑,古人手中的天下,握在手中记下自己感悟他人,毛笔的毛很多材质如:羊毫、狼毫、紫毫(兔毫)、鸡毫、鬃毛、鼠须等等,但是无论用什么他最终就是用来表达这个世界和自己。

可我们现在用的圆珠笔和钢笔一旦没有了墨水就无法书写,有时有墨水也无法书写,就算书写出来的字都是一样,没什么区别都是那么刚硬。而毛笔不同,他是靠沾墨汁去书写,他的毛可刚可柔,钢时充满有力,柔时行云流水,无论毛笔沾了多少墨水,他都可以表达当时书写者的心情,浓墨如刚,淡墨如柔,都是一种书写者的体现,只要给毛笔一滴墨水他将毫无保留的写给世人一个世界。

可现在都是钢,不在拥有那柔,只是一味的展现者那刚强却不堪一击的表面,活的狼狈,却还是那么要强,今有着飞机大炮航母说明的了什么呢,只是说明一个强字,人过于肥胖会失去行走的能力,可科技过于追求强大,命运也终究在自己手中结束未来?

古时的算盘我们已经把他遗忘,古时的毛笔也在慢慢遗忘着,我想要不了多久,这个世界可以感化他人的文学着作,也将被科技替代变得毫无情感,也将消失在脑海,最终遗忘,一个没有了文学的时代还能走多远我不知道。一个没有音乐的时代是否快乐我不知道,一个不需要自己思考的时代,活着有什么意义,我也不知道?

我只是那树上落下的一片叶子罢了,随风随缘,我连我自己的掉落都改变不了,我又能去说什么呢?唉还是选择随风随缘。

今生只是路过,感慨一下而已。呵呵

描写毛笔的散文2

同学之间的爱大概比不过父母之爱伟大,但是我觉得,这种爱是最为真挚与可贵的。

记忆停滞在五年级上半学期的一天。

那天下午第一节是美术课。那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学水墨画,每节课都要用到毛笔。美术课前,正当我照例要将毛笔准备好的时候,却发现毛笔坏了,笔头和笔杆整个分离了,根本就没法使用。

这下我可急坏了,怎么办?怎么办?我的心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团团转,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要知道,没带毛笔可是要被美术老师批评的,搞不好,还有更严重的后果呢!到时候,我不是太没面子了吗?还能用什么挽救的方法呢?眼看分针一点点逼近上课时间,我心急如焚。完了完了……

就在我快要绝望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可以向别的同学借,我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于是,我“挨家挨户”地问了过去。从后排问到一大组,又从我们组问到别的组,全班同学都快被我问遍了,还是没能借到毛笔。同学们有的只带了一支;有的虽然带了好几支,可都说要一起用,不能借给我。我再度陷入了绝望。

这时,我走到了俞楚涵的座位旁。只见她正仔细地在水桶里清洗着两支毛笔。虽然我知道她的回答肯定和前几个同学一样,但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低下头轻声问道:“我的毛笔坏了,能借我一只吗?”谁知她笑了笑,慷慨地将其中的一支毛笔递给了我。我瞠目结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怎么了?”“哦,没什么,我……我只是想问你,你本来两支毛笔都要用的,是吧?” “嗯,是的。”她真诚地对我说,“但是既然你比我更需要它,哪就给你用吧。”“我……谢谢,谢谢。”我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只能连声说谢谢。

这时,上课铃响了起来。我捧着这支“沉甸甸”的毛笔,回到了座位上。

兴奋和激动过后,我有了一种莫名的感动,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描写毛笔的散文3

笔法包含笔的运行轨迹、运行速度、笔毫与表现载体的接触部位、笔锋所处的位置、笔的竖立程度和笔的转动状态等。

一、笔的运行轨迹

笔的运行轨迹,指毛笔在书法表现载体(纸、绢、竹、木等)上运动、行进的路线和因此而留下的痕迹。

笔的运行轨迹因书体而异,因风格而异。正书(含篆、隶、楷)讲究逆锋起笔、回锋收笔。所谓“逆入平出”、“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就是对笔的运行轨迹的基本要求。在起笔和收笔的过程中,笔锋往往两次经过同一个点。行笔过程中,笔画圆转处,笔按弧线行进;笔画平直处,笔按直线运动。

行、草书由于运笔较快,笔意连贯,正书中逆起回收的要求被淡化。一笔之中,笔锋很少两次经过同一点(交叉除外)。同时,行、草书变化丰富,直线条相对较少,笔多按曲线运动,连绵前行。从书法的风格来说,方峻、内扌厌的,其转折处(指横折)先提笔上,再按笔向内而下,笔意内敛,笔画稍有重合。而圆润外拓者,;转折处则直接向右下按笔,圆转下行,笔意向外拓展。

二、笔的运行速度

笔的运行速度,指笔运行的疾涩、快慢。疾,快的意思。但“疾”并非一味的快速,仍须起伏行笔,急遽有力。涩,慢的意思,即行笔要留得住,但又并非停滞不前。字的点画不同,行笔速度亦各异,故有“疾”、“涩”之分。清刘熙载《艺概-书概》云:“古人论用笔,不外疾涩二字。涩非迟也,疾非速也。以迟速为疾涩,而能疾涩者无之。”清蒋和《书法正宗-笔法精解-指法名目》云:“宜疾则疾,不疾则失势,宜涩则涩,不涩则病生。”一般而言,写正书的速度要慢些,但又要有行草的灵动,写行草书则要快些,但又要有正书的稳重。

笔运行的速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具体情形时缓时急,交替前行。

三、笔与表现载体的接触部位

笔与表现载体的接触部位,即笔毫与表现载体接触的最高部位。我们可以将笔毫先分为三个部分,接近笔管的三分之一称为笔根,接近 笔尖的三分之一称为笔锋,中间的三分之一称为笔腹。笔根以下的部分(即笔腹、笔锋)又可分为三个部分,自下而上依次为一、二、三分笔。如此,则笔毫可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笔尖至九分之二处为一分笔,九分之二至九分之四处为二分笔,九分之四至九分之六处为三分笔,九分之六以上的部分为笔根。一般而言,用一分笔,线条轻盈、灵动;用二分笔,线条劲健、润泽;用三分笔,线条浑厚、沉稳;用笔根,线条苍迈、野逸。在实际书写过程中,笔毫与表现载体的接触往往在多个部位之间相互转换,以丰富线条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质量。这种转换是通过提按来实现的,提笔浅行,则笔画轻细,按笔深进,则线条粗重。

四、笔锋在笔画中所处的位置

根据笔锋在笔画中所处位置的不同,用笔方法有中锋、侧锋、偏锋之分。中锋,亦称正锋,指运笔作书时笔锋处于点画中间。为使点画圆润,历来书家多主张“笔笔中锋”。因笔锋在点画中间运行时,墨汁顺笔尖流注而下,均匀渗开,达于四面,点画也就无上重下轻、上轻下重、左重右轻、左轻右重等缺点。故“中锋”乃书法之根本笔法。

“锥画沙”、“屋漏痕”即中锋之喻。清王澍《论书剩语》云:“中锋者,谓运锋在笔画之中,平侧偃仰,惟意所使,用其既定也端若引绳。如此则笔锋不倚上下,不偏左右,乃能八面出锋,笔至八面出锋,斯施不当矣。”

偏锋,即运笔时将笔之锋尖偏在点画之一面。写出的点画往往有轻重不匀,一边光一边毛等弊病。一般书家以偏锋为败笔。

侧锋,指运笔时笔锋所处的位置在中锋与偏锋之间的一种用笔方法。侧锋用笔是中锋用笔的必要补充。在以中锋为主的前提下,适当运用侧锋,可使点画痛快淋漓,跌宕多姿,富有变化。正如古人所说的“正以取劲,侧以取妍。”“正以主骨,侧以取态。”

我们在王羲之、苏轼、米芾等书法大家的作品中常可见到侧锋笔法的运用。

五、笔的竖立程度

根据笔与书法表现载体的平面是否垂直和笔的倾斜方向与运行轨迹的关系,笔的竖立程度可分为垂直(基本垂直)、与运行轨迹基本一致的倾斜和与运行轨迹不一致的倾斜三种情形。

垂直,指笔与表现载体的平面呈基本垂直状态。这是中锋用笔时笔的基本状态。明赵宦光《寒山帚谈-用材》云:“正锋全在握管,握管直则求其锋侧不可得也。握管袤则求其锋正不可得也。” 与运行轨迹基本一致的倾斜,指笔的倾斜方向与笔欲往或既过的方向基本一致。有笔毫在后、笔杆在前(可称为“拖”)及笔毫在前、笔管在后(可称为“推”)两种情况。当代书家雷志雄作篆书多用“拖”法,而何应辉作书则常用“推”法。 与运行轨迹不一致的倾斜,指笔管偏出点画之一侧的倾斜,通常的情况是笔尖在点画一侧,而笔管则倒向另一侧。侧锋用笔多用此法。若笔管过于倾斜,笔腹着纸横行,则为偏锋,不可用,用则扁薄。

六、笔的转动状态

根据笔在运行过程中是否转动,用笔方法分转笔和不转笔两种。转笔,指运笔时执笔之手指与笔管的接触部位不断发生变化,捻动笔管,令笔管转动的用笔方法。不转笔,其意相反。

转笔是笔法的重点,也是书法之“法”的重要方面,中锋行笔的基本条件,因为只有转笔才能“令笔锋常在画中行”。“担夫与公主争道”、“鹅划水”就是古人对转笔的生动比喻。“道”、“鹅”即笔杆,“担夫与公主”、“鹅掌”即笔杆两侧之手指,“争”、“划”即是两侧手指的来回捻转。 转笔的方向应视笔的运行轨迹而定。如相向之两竖,行笔时左竖左转,右竖右转。而相背之两竖,其转笔之方向则相反,左竖右转,右竖左转。横画则视其俯仰,折画则视其外拓内扌厌来确定笔转动的方向。反过来说,则不同的转笔方向决定笔画的运行轨迹和书法风格。

描写毛笔的散文4

前几天读一篇文章??《外国人眼里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标志》,此可谓图文并茂,其中列举到的有:“毛笔”、“剪纸”、“对联”等等,有一个画面呈现的是,“山”型的笔架上斜倚着一管毛笔,旁置一方砚台,纤纤玉手,正在磨一汪浓墨……其实,照片展示了中国的“笔墨纸砚”。你看这文房四宝,“毛笔”居首,我们当然要先说说它了。

父亲早年毕业于华中美术学院,一辈子做美术教师,“笔墨纸砚”是手边之物,父亲学的是“西画”,除油画外,他常常作水彩小品,这当然离不开毛笔,所以,我很早就熟悉了“羊毫”、“狼毫”以及它们的使用范围。

提到毛笔,人们往往会想起“蒙恬造笔”的故事,认为秦代名将蒙恬是毛笔的发明者。其实并非如此。可能是他精于前人,才有了这样的传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湖南省长沙一座战国墓群中,发掘出一支长约20厘米的毛笔实物。该笔与现在的毛笔相似,笔头用优质的免毛制成,笔杆为竹,劈开来将笔头夹在其中,外缠丝线,以漆涂绕。这支两千多年的毛笔,称为“战国笔”,又因长沙属楚,亦称“楚笔”。

更早的还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许多彩绘陶器上,其图案就有毛笔画写出来的痕迹。商代的甲骨文,也出现了毛笔书写的迹象……但这并不影响民间,相传蒙恬是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在当地被人们奉为笔祖。蒙恬与夫人将制笔技艺传授给村民,当地笔工为了纪念他们,在村西建有蒙公祠,绕村而过的小河易名为“蒙溪”,“蒙溪”又成了善琏的别称。相传农历3月16日是蒙恬的生辰,每逢这一天,村民们就要举行盛大敬神庙会,以纪念他们的笔祖……善琏地属浙江湖州,于是,“湖笔”远播四海。

用笔的人大多爱惜,特别是写来顺手的那些,收藏十分讲究,我小时候父亲就让我学着洗毛笔,清水里反复荡涤,轻轻地挤出根部残留的墨汁,待水清净了,再用两个指头肚慢慢地把笔捋顺,笔锋尖尖的像刚买来时的样子,然后挂好,绝不允许有分叉和残墨,否则就不好使了。

写下这一段的时候,又一年的春节临近了,想我们下放农村时,父亲为乡亲们写春联,也是在这个时间。文化大革命后期,万马齐喑,农村教育更是一片凋零,村里能拿动毛笔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大家知道我父亲是画家,纷纷拿了红纸要他代写春联,两三天里,全村基本上来了一遍。

平日里,都是乡邻照顾我们,这时权当回报吧,父亲在迎门处摆下一张小桌,如遇好天,就把桌子抬到院子里,以容纳更多的人。家里提前买了一大瓶墨汁,又让我收集了一些词句,谁来了挑一个,或挨个写去……那时写的大多是毛泽东诗词,捡对偶的就好,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横批也有现成的,“为人民服务”即可。全没有今天的“招财进宝”之类。父亲写了半天,看着大家一个个捧着未干的春联离去,心里非常高兴,能为乡亲们做点什么,反倒觉得收获很多。当然,这最后洗毛笔的还是我,好多年了,那浓浓的乡情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

人慢慢熟了,也有乡亲来求画,那时买不来宣纸,父亲就买了一般的图画纸,画了一些山水,自己裱了送人,他忙不过来的时候,也让我学着画,反正是临摹,那个时期是我用毛笔最多的,人们常说:“门里出身,不学会三分。”大概就是指像我这样吧,但我终究没有成为父亲希望的画家。

等我进了城,与毛笔渐渐疏远了,再后来,学会了电脑打字,连钢笔摸得也少了。眼下,见一些年轻人写字,握笔的食指紧张地向外尖挺,书写变成了戳戳点点,手指全然没有那种轻微的弧状,字的结构也成了木柴棍一般。在别人眼里是标志性的东西,我们却慢慢丢掉了,这算不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危机”呢?

现在有个“热词”叫“创意”,那么,给小儿制作“胎毛笔”也算是不错的创意吧。人之毛发,受之于父母,特别那第一茬头发,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想留个纪念,也不方便存放,于是,制一支“胎毛笔”便成了时尚。

想来也是,给孩子一支特制的“毛笔”,看他如何恣意挥写人生!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