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

什么是养老金双轨制

什么是养老金双轨制

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

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金也不同,企业比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低两三倍。2012年3月,这一制度在全国“两会”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热议,对当前的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高涨。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养老金“双轨制”的退休制度: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则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这种“双轨制”使得企业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养老金收入上的差距较为明显。

随着养老双轨制的运行,它所造成的社会不公以及对社会就业平衡和人才合理流动的严重影响逐渐显现。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认为,改革已经很急迫。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试点为何受阻

我国2008年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地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大致思路是: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有行政职能的纳入公务员的劳动保障体系,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将参照企业职工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然而,改革一直停滞不前。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对改革抵触情绪最大的是以学校和医院为主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四年过去,这一改革几乎流产的原因,首先是在制度上缺少顶层设计,将事业单位分类,让人感觉被区别对待;同时,没让公务员参与也使很多人不满。当然还有担心利益受损。那么要改的话,现在该从哪里下手?郑秉文的建议是,不要再做试点,直接启动改革,可以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来过渡:第一,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职业年金的制度设计,要一起宣布,让这些人感觉到待遇水平没有下降;第二个联动,事业单位不要分出三六九等,一起参加改革。第三个联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一起联动参加改革。

养老金双轨制亟需改革

养老金“双轨制”,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热议。来自青岛港的全国人大代表许振超举例说,目前,青岛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一般在4500元至6000元,甚至还要多。而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在连续涨了7年之后才达到目前的1500元到1800元。

全国人大代表宗庆后与许振超的观点不谋而合,在他看来,“双轨制”造成了不公平。企业职工退休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职工的退休金多少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工资水平。而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金大多仍然由国家支付,计发办法也未改变,仍然保持着“旱涝保收”的局面,他认为,随着“养老金双轨制”的持续运行,所造成的社会不公以及对社会就业平衡和人才合理流动的影响逐渐显现。

“几年来有关部门不断提出改革机关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但总是光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因此必须下决心破除养老保险待遇的双重标准,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大学数学院教授刘新国说。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也认为,晚改不如早改。他表示,双轨制这种待遇的差距,已经影响到了政府的公信力。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措施

解决这一问题并非易事。具体情况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企事业机关单位之间,城市居民、农民、公务员、事业单位、城镇职工之间也都各不相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红十字会曲阜医院院长姜健认为:“首先应该实现中央统筹,按照各地居民消费支出的一定比例支付基础养老金。其次是做好个人账户,可以包括个人缴费、企业的员工福利,甚至商家消费的积分都可以转化为养老金,交给安全的受委托人,并建立良好的投资机制,将来保证老年人改善生活。”

同时,还应解决社保“欠账”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康美药业公司董事长马兴田说,从建国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长达40多年的国家包干,使养老金“亏空”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一大障碍。他认为,现在国家财政收入猛增,应该逐步偿还历史欠账,将计划经济时代没有缴纳的社保补起来,“补足了,企业职工养老金自然会有较大增长。”

郑秉文的建议是,不要再做试点,直接启动改革,可以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来过渡:第一,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职业年金的制度设计,要一起宣布,让这些人感觉到待遇水平没有下降;第二个联动,事业单位不要分出三六九等,一起参加改革。第三个联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一起联动参加改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