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

中国诗词大会成全民话题 古诗词孩子要学多少怎么学

红透整个春节假期的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日前结束了总决赛。先前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的高一女生武亦姝不负众望问鼎冠军。这档节目也让很多家庭成员齐刷刷地守在电视机前,家长们不想跟孩子们错过这个绝好的学习机会。

伴随着节目走红,“弘扬传统文化”、“普及古诗词”等呼声也愈发强烈。与此同时,互联网上也出现了“古诗词在当下缺乏土壤”、“古诗词的应用范围少”等针锋相对的观点。

这个古诗词节目大热现象,也引发了教育圈的思考

古诗词搬上荧屏走红是必然?

关键词:文化基因激活

学校在学的古诗词,登上荧屏后竟会引起社会各界如此强烈的反响?节目走红的背后,是什么原因?

拱墅区小学语文教研员许珂说,在当下这个新传播时代,综艺节目盛行,明星多、噱头足所带来的娱乐搞笑效应,对老百姓来说已经有些厌倦了。这时候,一档没有综艺味、蕴含传统文化的节目横空出世,恰好可以满足大家对高层次文化的需求,从而引发文化共鸣,“节目又刚好在春节期间播出,老少一起,猜猜诗词,抢答抢答,其乐融融,孙辈祖辈也有话题,更是拉近了亲情。”

“中国人的诗心一直都在。”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会秘书长刘洋表示,这个节目之所以备受喜爱,在于它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触碰到了大家的认同感。“中国的教育体系,在我们的人生记忆中有很多古诗词的影子。只是在现代生活中,因为语言环境传播形式,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淡忘了。一旦有好的传播形式出现,我们的兴趣和回忆又会被激活。”

古诗词在当代还有传播价值吗?

关键词:拱小实践

近些年,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主流。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的传播价值在当代还在吗?

“诗意语文”的发起人、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目前是杭师大教育学院特聘教授,过去曾担任杭州拱宸桥小学的校长,并在学校推动了十多年的经典诵读。

“国学推行初期,也有家长反对,觉得诵读这么多经典,考试又不怎么考,还不如多学奥数,多学几个英语单词有用。教育一旦急功近利,一定会出问题。所幸的是,孩子们在大量诵读之后,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王崧舟举了个例子:有一次学校开学后班里换位子,一位妈妈听说自己女儿边上的新同桌是个比较调皮的学生,就比较焦虑,怕女儿被带坏了。而女儿的一句话让妈妈惊呆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需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女儿说,你觉得同桌会带坏我,你真的了解他吗?妈妈沉默了。

“国学之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悲悯。多读国学经典可以在学生内心种下文化的种子,是传统的、纯粹的、正宗的中国文化种子,等这颗种子发芽时,便是我们期待的‘成人之美’。”王崧舟说。

古诗词是不是背得越多越好?

关键词:不强调量理解为上

有专家估算,本届大赛冠军武亦姝至少有2000首诗词的储备量。该节目的铁杆粉丝李妈妈,几乎每期都追着看,看到这么多“少年天才”,李妈妈坦言,也想给孩子买些诗词集来让女儿多背背,增加文学涵养。

“其实这是个误区。对孩子来说,并不提倡以量取胜,不要死记硬背,不能太强调量的积累。”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天长小学副校长蒋军晶说,古诗词教育应该让孩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语言方式、意蕴,了解古人寄予在诗中的情感、精神,在了解的基础上再去背诵。

“《最强大脑》火了,社会上各种记忆力培训班风起,掌握了记忆术的方法,半年熟记《唐诗三百首》也不在话下。但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蒋军晶很喜欢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教孩子读诗词的方法,“她认为,喜欢背可以多背,背不出就少背,可以用画画、讲故事的方式去引导,情感和理解的介入才是最主要的。”

对此,许珂也认为,就深入学习古诗词而言,一要了解诗词背景,二要通过想象引导体会诗境,三要感受作者的情感。所谓“情动而辞发”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近年在考试中对古诗词的考查方式也越来越灵活。比如杭州中考语文的古诗文考题,不再是根据上句写下句,而是给出一段文字情境,要求考生填写该情境下最适合的诗句。而正在进行的中国美院校考中国画考题,是一首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要求根据诗意做主题创作。“所以,如果还是死记硬背,而不是尝试去理解,这些诗词就不能真正纳入到你的小文库中为你所用。”蒋军晶说。

延伸阅读??古诗词是否有必要深度普及?

中国诗词大会过后,再次出现了“深度普及古诗词”的呼吁,甚至各大书店有关古诗词的书也开始热卖。但同时也有声音认为,要冷静看待。

“古诗词确实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但其文体及内容形式上毕竟跟现代社会有隔阂。”蒋军晶说,像这一季节目中新增的“飞花令”,本来是酒令之一,在《红楼梦》等文学经典里出现过,相当于那个年代少男少女爱玩的“卡拉OK”。作诗,是古人因日常生活之景引发心中的感动而创作的常见文体,但这样的文体在现在白话文时代已经渐行渐远。

对于是否普及,知名专栏作家陶短房认为,中国诗歌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随着时代演进,主客观因素和环境在不断变化。如先秦流行四言诗、“兮字体”,汉代流行乐府,南朝流行五言古诗,唐代绝律等近体格律诗崛起……一种文体代替另一种文体,这是时代变迁的结果。

有媒体称,武亦姝所在的上海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曾坦言,武亦姝只是个例,更多的与她个人的爱好和积累有关。其实,节目中还出现过一位13岁的选手侯尤雯,是从百人团进入挑战赛环节的最小年龄选手。侯尤雯曾说,自己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因为对于古诗词来说她是“自学成才”。奶奶在她1岁时教她认字,2岁多开始教她读诗,小学五年级时《唐诗三百首》几乎背得滚瓜烂熟。侯尤雯的父母也说,教育一定要遵循孩子的个人兴趣,如果不是喜欢的学什么他的心里都会有抵触。

“按照目前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的量是70首左右。在诗词的量上,编撰者也进行了把握,能够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学到一些,但不至于学起来太累。”蒋军晶说,如果孩子爱古诗词,多读一些当然好,可以很好地促进语言的节奏把握、意境营造等。但现在的孩子类型多样,没必要“一刀切”,如果为了培养文学素养,不妨多看一些经典儿童文学,“这更符合当下儿童成长的需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