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

新课标科学课程从小学一年级起内容新颖有趣

 教育部近日公布《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的起始时间提前到小学一年级,每周都有课时,并且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标准》将于今年秋季开始执行。

之所以会出台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在教育界人士看来,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6.2%,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但这个数字和全球范围内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有了课程标准之后,科学课应该怎么上?

把知识点学习转为“科学理解”

“如何画出食物进入口腔后经过的消化过程?”这项6岁儿童、15岁少年和大学生共同参加的测试结果出乎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裴新宁的意料:尽管大学生的正确率较高,但是大学生的错误水平与6岁孩子几乎一样???这意味着他们的错误认识从儿童时期到大学阶段都没有过变化。

“我们现在的科学教育习惯于解释‘为什么是这样’,但很少告诉学生‘为什么不是那样’。”在裴新宁看来,善于“像科学家一样具备质疑精神”,才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关键。

她告诉记者,其实人们对于一些与日常经验接近的科学知识,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和“生活化解释”,但这些并不是“科学理解”,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结论,不加以质疑和反思,可能会滋生错误观念,甚至把错误观念延续一生。

裴新宁还提到,接受的知识碎片化是很多孩子在科学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学会组织和整合知识是形成科学素养必备的能力之一。根据儿童生物学的相关研究,孩子在10岁以前不太擅长整合知识,10岁以后,其认知学习的能力将会因为更能够接纳、包容各种知识而提升。因此,科学教育除了应交给孩子“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以外,还应该有选择地为孩子提供科学定制的教学内容,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将零散的知识点转化为融会贯通的科学理解。

培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东师大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王祖浩提到,一般来说,科学课程教给学生的基本能力包括识别科学问题、运用科学证据、解释科学现象,而科学教育包含更多内涵,比如科学态度、科学能力、科学精神等,因此科学课不是要教会学生“科学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一种在情境中学习的能力,让他们知道到底如何认识世界、解决问题。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学校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今天我们要完成‘从虾壳中提取甲壳素’的实验,请大家先吃了手中的虾。”这个“不走寻常路”的化学老师名叫吴赛金,在复旦附中浦东校区工作的四年中,他曾带领学生从柠檬和玫瑰中提取精油、用食堂的废弃油提炼生物柴油。在他看来,一些“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实验蕴含着必要的科研步骤和基础实验手段,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科学兴趣,还可以令他们体会科学是如何改变生活、创造事物、解决问题的。

制订科学课标准仍需前瞻性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也称,自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科学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课程适宜性、可操作性、时代性和整体性有待增强等问题。此次《标准》的亮点之一就是强调了小学科学教育是以科学课课程的跨学科学习,强调了科学课与数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2017年,国办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明确提到,到2020年,我国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长足发展,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全球中等水平。

在不少学者看来,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目前在科学素养规划方面仍较落后。裴新宁称:“可以说,他们现在的科学标准是10年前就开始制订的。我们科学课程的标准仍然需要有更高的前瞻性,需要面向更远的未来来制订我们的科学标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