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模板

关于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见效剖析材料【优秀篇】

发布时间:2024-01-21 20:57:35 思而思学网

解放思想大讨论作为一项活动即将结束,但解放思想这个主题是永恒的,解放思想的实践是无止境的,必须将其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见效剖析材料,欢迎大家阅读!

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见效剖析材料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我们为实现不懈奋斗的核心精神。之所以成精神,是因为它是我们党和国家保持创造活力和蓬勃生机的源泉,决定着其他几种精神的发展方向和实践作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十五”宏伟规划,把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首先需要大力宣传和弘扬这种精神。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不解放思想,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离开实事求是,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和教条出发,使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思想观念同、同、同相适应;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实践的、发展的观点,从的全部“实事”中,从这些“实事”固有的相互联系中,从“实事”内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去探求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任何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和方法,只能得到似是而非的东西,不可能求得“是”、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在近八十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最珍贵的经验。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会有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就没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没有新中国的建立。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没有建设有的开创,没有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没有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品格。无论过去、现在、将来,它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须臾不可离开的法宝。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和的伟大事业伴随始终。为实现不懈奋斗,就必须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整个过程的每一发展阶段,每一发展阶段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有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我们永远不可能穷尽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永远不可能求得最终的“是”。在一个阶段、一个环节上求得的“是”,可以使我们在这个阶段、这个环节上不走弯路和不走大的弯路,绝不能保证我们一劳永逸,在整个中不走弯路。因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我们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使理论随着实践的前进和时代的进步而发展。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是解决现代化建设所有问题的根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发展密不可分。实践证明,发展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先导;发展又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新的要求。发展要牢记在心,扭住不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要牢记在心,扭住不放。我们应当善于把握历史发展的潮流,走在时代前列,又善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发展政策和策略,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使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在新世纪得到更加健康、快速、持续地发展。

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见效剖析材料2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一代官兵有一代官兵的思想。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性和感召力,必须奔着现实问题和“活思想”去。而能不能抓住官兵的“活思想”,取决于思想解放的程度。

85年前的古田会议,是处于迷茫困顿中的红军召开的一次事关生死存亡的重要会议。创建初期的红四军成分复杂,有从农民中吸收的,还有俘虏过来的,“极端民主化”“重军事轻政治”“不重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党内蔓延。基于对现实问题和思想反映的深刻把握,毛泽东起草了《古田会议决议》,探索出一条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新路,开创了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先河。

我军的政治工作发展史,也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古田会议决议,回答解决“建立一支什么样军队”的问题,奠定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基础;1944年谭政在西北局高干会上作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回答解决“政治工作在革命军队中的地位作用”问题,标志着我军政治工作进入成熟阶段;1978年加强军队政治工作决议,回答解决政治工作排除“左”的干扰的问题,恢复了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1987年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决定,回答解决政治工作基本任务的问题,鲜明提出“两个服务”“四个保证”,进一步端正了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方向;1999年《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鲜明提出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这些历史性文件的出台,哪一次不是抓住那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回答那个时代的历史性课题而载入史册的?因为思想解放,“活思想”不会被避而远之;因为思想解放,创新的精神得以迸发。可以说,没有思想解放,就不会有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相比过去,新时期官兵的“活思想”,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不是简单了、而是复杂了。过去官兵思想单纯、老实听话,现在的青年官兵见多识广、个性张扬;过去信息来源少,报纸当文件学,现在信息来源多,足不出户也能纵览世界;过去,教育者课堂上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现在的80后、90后官兵,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成长,骨子里有种质疑精神,说什么“老不信”,服从不一定服气。

官兵思想“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是“活思想”,还用“死办法”应对。面对新问题,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习惯于我说你听,我讲你信,只讲是什么,不讲为什么,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有的存在“非此即彼”的认知模式,这也看不懂、那也看不惯,一味用“过去的我”来评判“今天的他”;有的担心“枪打出头鸟”“露头的椽子先烂”,回避敏感、逃避热点;有的担心闸口放开,收不了、关不住,习惯“扎篱笆墙”,层层设防,处处封堵。

解放思想,根子上是更新观念。现在部队讲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有一个误区:一讲教育效果不佳,就习惯性地把原因归结在方法手段上,以为形式创新了,就能“包治百病”。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课件不可谓不精彩,内容不可谓不丰富,手段不可谓不新颖,但战士并不一定买账,有的宁愿上网“吐槽”不愿上门交心。凡此种种,都是思想不解放的表现,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创新教育理念,治标不治本。

“忧于事者,不及于忧;事至而忧者,无济于事”。教育者真正解放思想,才能容得下“活思想”。这既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智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