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模板

乡镇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精品】

发布时间:2023-11-07 08:45:56

对照脱贫目标找差距,补齐能力短板。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2017乡镇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乡镇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1】

扶贫开发工作是促进农业增产,加快农村改革,实现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掌握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了解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积极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探索与化隆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扶贫工作新模式,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对全镇扶贫开发进行的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xx镇基本情况

xx镇位于化隆县东南部黄河沿岸,离县城25公里,总面积为16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为8.7℃,气候适宜,属化隆县三大川水乡镇之一,也是化隆县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全镇共有25个行政村,86个社6871户,总人口3.13万人,有回族、撒拉族、汉族、藏族、东乡族五种民族,少数民族占90.6%。全镇总耕地面积为20001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72亩,农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兼温棚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经济第三产业收入占48.6%,以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收入占收入占33.33%,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全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历年扶贫工作进展情况:随着国家对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2009年我镇积极争取在唐寺岗、牙目、桥头、东五、下四合生、朱乎隆六个村的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涉及农户744户,发放扶贫资金372万元;在xx街、阿化、西滩三个村种植薄皮核桃1300亩;2015年根据《青海省农村牧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方案》要求,我镇通过行政村申请、政党政班子会议研究,上级扶贫部门审核确定了上四合生、牙路乎、关巴、东六、东七、xx街、阿化、西滩8个行政村为贫困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在2736以下,贫困率均在42.5%以上。通过农(牧)户申请、村(牧)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牧)委会核实、镇政府审核,确定了贫困户1355户(5257人)。对所有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工作;年初对贫困户数据进行了更新,初步确定了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及经验

近年来,我镇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原则,扎实开展我镇解困脱贫工作。主要做法:1、加大宣传力度,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前提。按方案宣传,镇、村分级召开贫困户认定动员大会,宣传扶贫政策和扶贫方案。对外出打工及未能到会的群众,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通知等方式做好宣传,努力做到政策方案“家喻户晓”,营造全村上下共同支持、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工作氛围。2、正确决策、科学决策是扶贫开发成功的关键。深入调研,方案制订科学化。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实际的扶贫规划。填好扶贫对象基本信息表,重点弄清家庭人口、收入来源、支出负担、存款或负债额度、致贫原因、脱贫依靠等问题;建立专门数据库,对所有认定的对象,将搜集到的情况进行信息录入。通过深度分析贫困对象的基本信息,根据其家庭实际,综合考虑所在村社相关情况,明确了“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脱贫思路。3、严格按程序认定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准则。按照“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村委会审查、镇政府审核、县扶贫局审批”的程序,坚持做到条条到位、环环尽责。特别在代表评议环节上,我镇注重突出民主性、广泛性,要求评议小组至少30人以上,且每个村民小组不得少于5人;在镇政府审核环节上,组织干部到各个村民小组开展入户调查,进一步了解申请户主的基本情况,确保对象认定不出现偏差。4、强化保障,资金筹措多元化。坚持创新扶贫参与机制,构建各界广泛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一是我镇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扶贫资金、项目。二是通过项目整合,积极整合国土、发改、水利、林业、卫生、交通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将钱用到通村公路硬化、安全饮水工程、卫生室建设、电力改造等“刀刃”上。三是群众“凑”。发挥困难群众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在扶贫过程中力所能及地投入资金。5、跟踪问效,信息管理动态化,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动态识别、动态管理,保持扶贫对象的精确性和政策投放的精准性。建立定期回访机制。按季度对贫困户进行回访,及时了解困难情况、增收状况,对于脱贫效果不理想的,及时调整扶贫方案,纠正扶贫措施。6、群众自觉行动,苦干实干是根本。使群众改变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苦干实干是扶贫开发工作成功的动因。

总结的经验:我镇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把国家的帮助和自身结合起来,有效推动了我镇谋求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激发群众依靠自己力量发展生产的积极性。1、地理条件优越。我镇位于县东南部黄河沿岸,离县城25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海拔较县城低近1000米,年平均气温为8.7℃,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适宜种植各类蔬菜、瓜果及药材等经济类作物,且交通便利,202省道贯穿境内与循化县连接,石甘公路与石大仓乡相连,公伯峡电站公路与循化县红旗乡相连,适合发展特色种植业。2、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拉木峡丹霞地貌、公伯峡电站、苏只电站、水车生态园区、“黄河彩篮”蔬菜种植基地、马步芳公馆、阿河滩清真寺和古树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观光资源,并可依托宽广的库区水域资源,发展冷水养殖、水上娱乐等项目,打造黄河谷地旅游、观光、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服务产业。3、民俗文化有待开挖。我镇以回族和撒拉族居多,占全镇总人口的86%,回族和撒拉族擅长做可口的饭菜,尤其是撒拉族的民族特色餐负有盛名,回族的“刺绣”也享有名誉,有收藏黄河奇石的爱好,且这两个民族热情好客,可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扶持发展农家乐、民族餐等民族特色餐饮业。4、劳务经济渐成规模。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村外出打工、就地从业、回乡创业的人数越来越多,拉面经济明显提升了农民收入,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谋生就业、脱贫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和支柱产业。5、扶持产业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我镇大力扶持带头致富群众新建畜禽养殖规模、冷水养鱼、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生产规模,农业组织化程度得到不断提高,从而带动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之处

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落后状况,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我镇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式。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我镇有些贫困村多在深山、库区一线,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比如我镇26村人饮工程一直未能完成;北片各村浇水渠道还没有实施防渗工程,渠道渗漏、决口等现象严重,造成群众灌水困难;我镇境内的巴燕沟和6条大排洪沟治理不彻底,每年发生洪灾冲毁和淹没耕地现象,给广大群众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二)扶贫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弱。一是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成本高,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二是部门资金整合难。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门大多各自为阵,撒胡椒面,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互助资金量少且使用面小,发挥的作用有限。

(三)贫困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参与程度比较低。现阶段扶贫实际工作中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政府行为,贫困人口的参与比较被动,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我镇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抛荒严重,致富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

(四)转移就业培训重点不够突出。当前扶贫系统开展的转移就业培训是短期非学历培训,这种培训方式的优点是培训范围广、成本低、见效快,但缺点是对最需要转移就业的贫困人口帮助不大,短期培训并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自身技能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必须突出转移就业培训的重点,探索出新的培训方式,帮助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扩大转移就业培训的成效。

(五)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有待健全,返贫现象较为突出。扶贫开发工作与农村其它建设项目缺乏有效衔接,工作联系、项目对接、资金整合相互之间协调不够,社会帮扶体系还未完全形成。部门之间合力不够,不少是各自为阵,统筹协调能力弱。部分行业、部门和单位对扶贫开发的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实际效果差异性也较大,存在不平衡状况。因病因教致贫返贫现象较为突出,贫困人口脱贫与返贫相互交织,因重度残疾、重大疾病、年老体弱致贫占40%以上,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是病残、精神障碍和无劳动力户,基本难以脱贫。

四、对做好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

目前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贫困人口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仍然严重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啃“硬骨头”、?“深水区”、 打“攻坚战”,靠单项措施、常规手段很难奏效,必须在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要用新机制保障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用新机制保障扶贫资源有效利用,用新机制保障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形成强大合力,提高扶贫成效。

(一)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在已有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的基础上,按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二)建立“到户到人”长效机制。集中帮扶,着力解决整家整户整体脱贫的问题。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精准帮扶、逐户验收”的工作要求,因户制宜,实施扶贫到户到人工程。一是干部帮扶到户。建立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开展“万名党员干部帮万家”活动,可分期分批安排,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组,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组要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落实保障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实现驻村帮扶长期化、制度化。并建立帮扶台帐;二是转移就业到户。实施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就业工程,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稳定实现该类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农户至少1人转移就业;三是技能培训到户。整合雨露计划、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型农民培训等教育资源,确保贫困农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四是产业扶持到户。帮扶贫困户“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增加收入。

(三)建立健全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尽量按实际投资安排项目资金,减少甚至取消到户项目要求农户特别是特困农户自筹的资金,减轻贫困群众负担;二是提高一些扶贫项目的扶助标准。当前贫困区域的生产生活条件都比较恶劣,在这些地方修建基础设施如道路、饮水工程等项目建设难度非常大,而且当前项目建设所需物资、劳务价格也不断上涨,项目单位投资越来越高,因此,要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资金标准;三是统一规范扶贫项目税费收取。扶贫资金扶持的都是贫困区域和弱势群体,因此除国家硬性规定不能免除的税费外,所有扶贫项目尤其是直接扶持贫困农户的项目,都应考虑免税。四是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增加财政贴息资金,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进一步推广小额信用贷款,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四)完善“基础提升”长效机制。改善民生,着力解决贫困区域生产生活基础薄弱的问题。以贫困村为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一是村级道路畅通工程。完善村级公路网络的基本要求,加强村出口公路和连村一般出口公路硬化、安全防护设施和中小危桥改造等建设,二是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三是加强完善生活保障。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行动态管理。四是就医保障到户。筹集新农合资金,实现贫困人口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

(五)、强化管理要点,健全“工作推进”长效机制。一是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统筹、协调和改革力度,构建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推进和落实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提高贫困户的参与度、受益度。积极培育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组织,提高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做大做强扶贫产业,为贫困群众稳产增收打牢基础,扶持做大做强扶贫龙头企业,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对贫困地区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扶贫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整合资源,着力解决扶贫开发工作合力不够的问题。二是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加强贫困地区旅游资源调查,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发挥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对贫困乡村旅游发展给予重点支持。结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搬迁、游牧民定居、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传统村落及民居保护等项目建设,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

(六)加强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深刻认识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更加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转变作风,扎实工作,切实帮助贫困地区改变面貌,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1、明确工作职责。要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职责,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切忌空喊口号,不提好高骛远的目标,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关注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加大支持力度;2、完善管理体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对本区域内贫困地区的扶贫脱贫负总责,逐级建立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整合各种资源予以支持。采取措施,帮扶到村到户到人,把扶贫开发任务和政策逐项落到实处;3、加强基层组织。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健全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突出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级集体积累。尊重贫困地区群众在脱贫致富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4、强化队伍建设。加大贫困地区干部培训力度,提高执行能力,重视扶贫开发队伍建设,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各级扶贫开发相关部门要加强思想、作风、廉政和效能建设,加强督促检查,认真履职尽责。5、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宣传工作,积极宣传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战胜贫困的先进事迹,总结推广扶贫开发实践中探索的成功经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广泛参与扶贫开发事业,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

【2017乡镇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2】

2017年5月23日,镇党委书记xx,镇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镇党政办、扶贫办、财政所、林业站、建设办、土地所、农技站等二级机构负责人组成的村级工作调研组到xx村进行了为期1天的调研。上午,对原上浒片12个组山场田地资源和现状进行了实地查看,分两组在陈江周和于芳华家召开座谈会,邀请当地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和部分群众参加,进行了深入交流,认真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下午,调研组一行深入到下浒16个组实地查看山场田地资源和现状,随后在xx村部召开了调研组、村两委成员以及山水间合作社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综合走访和会议现形成如下调研内容。

一、xx村基本情况。

1.自然资源。

xx村与本镇的xx村接壤,毗邻潜山县。2004年由原上浒村和下浒村合并而成,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73亩,山场17064亩。xx村水系发达,浒槽河穿境而过而得名。农业发展以茶、桑、果、药为主。境内有6座水电站。神马峰,位于青龙峡谷入口处,因形似天马而得名;青龙峡谷位于神马峰脚下,谷深景幽,碧潭成串,瀑布成群;七姑潭,瀑布如帘,水清见底,因其七尼姑不堪受辱投潭而得名。胡氏进山一世祖古民居中门牌楼,据考为元代建筑,建造精美,雕刻细腻,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门前有千年古柳一棵。村口云浒古寺,香火旺盛。

2.社会状况。

全村共有28个村民组,共607户2643人。人均纯收入5700元,农民收入以劳务输出为主,全村外出务工人数达800人,占全村主要劳动力的86%。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58户,贫困人口856人,其中五保户36户、38人,低保户68户、200人,其他建档贫困户154户,618人。

二、xx村当前状况分析。

1.xx村发展现状。

(1)、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全村共有正式党员49人,预备党员1人,发展对象1人,积极分子1人。大部分年轻党员在外务工。2015年换届选举,新任村“两委”班子5人,上届村党支部副书记当选为新任村党支部书记,一名致富能手新当选为村民委员会主任,一名村卫生室医生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一名农村专业合作社成员当选支委、村委,聘请1名计生专干,组织部选派干部王瑾任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杨涛任书记助理。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近年来,xx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村级公路4条,全长9.6公里;28个村民组均有通组路,85%以上实现道路硬化。山塘35口,主堰7条,渠道总长8.1公里。电力、通讯、有线电视、简易自来水基本覆盖全村。建成1座700平方米村部办公楼,村部广场2000平方米。安装路灯31盏。投资120万元对生产生活条件较为恶劣的高山居民200人口实行易地搬迁。

(3)、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情况。人均耕地较少、产业结构单一、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制约较大、经济效益较低,是该村农业的主要特点。辖区内虽有6个小型水电站,但村集体经济没有任何收益。2015年,该村致富能手、岳西天顺驾校校长王世遐发起成立山水间种养专业合作社,村部周边200多农户全部加入合作社,共流转土地350多亩,种植无公害高山蔬菜,流转并整修濒危山塘5口,整修渠道引山泉水养鱼,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年增收8000元左右。

(4)、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建有80平方米卫生室,村医3人;1所小学,学生数23人;新建2000平方米文化健身广场1座,已安装路灯、篮球架、乒乓球桌和其它健身器材。

2.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基层组织建设方面。一是村工作运行机制有待加强。村级工作运行的各项制度尚未建立健全,村“两委”工作运行不够顺畅。二是党员教育管理有待加强。中、老年党员党性观念比较强,能维护大局,经常参加支部活动;年轻党员因工作在外居多,参加支部活动不够,党性观念有所淡化;同时也存在极个别党员不够维护团结、维护大局的情况。三是从优秀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较为困难。由于与在外务工人员缺乏常态化沟通,村支部很难掌握他们思想状况、工作情况,选苗育苗比较困难。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水利设施损毁较为严重。上屋、板壁、葛弯、储屋等组引水灌溉渠道毁坏严重,影响生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偏远居民组通组道路需硬化。葛湾、大屋、虎岭、口外、陈岭组未铺水泥路面,由于山高路险,土路路基已被雨水山洪冲刷得沟壑纵横,群众出行极为不便。三是进村主干道需拓宽。3.5米宽通村主干道,逐渐不能适应发展需求,经常发生堵车和交通事故,亟需拓宽。四是中心村庄环境需整治。路灯偏少,村主干道两旁、浒槽河两岸猪圈、旱厕、牛栏等需要拆除改建,浒槽河道需要整治,绿化、亮化不够。

(3)、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一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以实现突破。在农户土地流转上,村集体没有很好地把握住主动权,3000亩集体山场流转出去没有收益。二是村级债务较大。村集体债务80多万元,其中包括2010年前后修路欠款20多万元、2015年新建村部大楼欠款50多万元和其他债务10多万元。三是合作社的发展面临诸多难题。目前种植的蔬菜基本上是“家常蔬菜”,没有形成市场和品牌效应,主要还是在县内销售,缺乏市场竞争力。合作社需要的人才在本村也难以找到,聘请外地人较难。

三、xx村下一步发展的规划。

目标: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全村上下形成合力,重点打造“一路一带”(即318国道进村主干道和路边地带)、“一河两岸”(即浒槽河两岸),以下浒发展带动上浒,把xx村建成岳西后花园,城市居民休闲旅游、养生健身的向往地,助推xx村2017年脱贫,2020年如期进入小康社会。

1、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1)、建立健全村工作运行机制。建立村两委会联席会议制度、村重大事务决策制度、村两委会干部轮流值班制度,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管理,规范日常运行机制,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

(2)、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建设“党员谈心室”,加强党员思想教育;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卫生、环境整治等方面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着力整治党员大会到会率不高,少数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够经常等问题;对党性意识淡薄、表现差的党员及时教育提醒,严重不履职尽责的,按党纪予以清退。

(3)、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能力提升工作。建立与在外务工党员定期联系机制,通过在外党员了解本村在外优秀青年,积极培养党组织后备力量。注重培养后备干部,让优秀的年轻党员挂任支委或书记助理,列席会议,分管工作,得到锻炼。

2、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1)、实施水利设施修复工程。延伸龙潭进水口至大塘组东线渠道,修复西边渠道共计1200米,沿途打造洗衣池等景观水利设施。整治浒槽河下浒段,浆砌河坝,恢复草滩,种植河边景观树。修复上浒胡子堰,延伸东关渠道。对上屋、板壁、葛湾、储屋等组引水灌溉渠道进行修复。建设两处饮水工程,一是在黄泥坳取水点取水,供应村部周边1000多人饮水,二是在东关小河取水点取水,供应上浒片3个组500人饮水。

(2)、推进道路硬化和拓宽工程。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发动全村筹资筹劳,争取拓宽进村主干道路(105国道至上浒白龙川大桥段,全长6公里)。对105国道至葛湾组秦方节户1、2公里、刘屋小河至里湾1、7公里、储屋路桥至口外组小范户0、6公里通组路进行改造硬化。争取修通xx至菖蒲镇溪沸村(中关乡京竹村交界)、xx陈上屋组至中关乡金竹村斯沟(中关乡交界2公里左右)、xx至请水寨红色旅游路线(红色旅游路线2公里左右)、xx熊冲组至请水寨韦岭组新开挖2公里等4条通村道路。

(3)、高山移民项目竣工验收。确保高山移民项目能够如期竣工通过验收,近200人乔迁新居,积极引导住户统一风格,统一装修,力争几户建成“徽姑娘农家乐”。

3、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1)、力争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一是将选派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入股山水间合作社,支持合作社发展,为村集体获得收益。二是谋划成立村属公司,开发集体山场,发挥林下经济,提供环卫、清洁和小型工程建设等服务。三是确保光伏科技公司高效运行,光伏发电效益不降低。争取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

(2)、支持推进合作社发展。支持山水间合作社和神马寨公司,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因地制宜,新建黄金芽茶500亩,高标准茶园500亩,果蔬1000亩,设施农业200亩,水面养殖100亩,在三年内发展成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招商引资开发旅游资源。加强宣传推介,制作xx旅游资源宣传图册,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开发神马峰旅游景区,推介登神马峰、逛七姑潭、游青龙峡一日游。打造婚纱摄影基地,大力发展基地观光采摘、休闲垂钓、农家乐吃住,形成“周末经济”。

4、积极争取建成省级美好乡村。

范围:规划以村部为中心,环山脚下所有组和住户(含高屋、熊冲、大塘、刘屋、板壁、大屋等组200多户700多人)。村级服务建设:建成标准化村部和为民服务中心,群众健身广场2000平米,改建卫生室、计生服务中心、老人和儿童活动中心,旅游接待驿站合计800平方米。产业化:依托山水间合作社拥有社员300多户(含上浒),流转规划区内土地800亩,种植黄金芽茶300亩、蔬菜300亩、水面养殖8个塘和浒槽河100亩、果木花卉100亩。道路:105国道至村部延伸到七姑潭处主干道拓宽,有效通车路面不低于5米,路旁每隔20米间种桂树、樱花、水蜜桃和冬桃,形成“十里花廊”;沟通硬化高屋至熊冲至大塘至刘屋至板壁至大屋沿山脚下环形道路;硬化美化刘屋至高屋、黄金芽茶基地西边和北边观赏性道路;沟通蔬菜基地区间观景道路。绿化美化:种植水蜜桃和冬桃100亩;在黄金芽茶基地、蔬菜基地、浒槽河和8口鱼塘种植樱花10万株;规划区内所有道路每20米间种桂树、樱花、水蜜桃和冬桃,沿路住户根据实际情况用2100米木栅栏形成“五小园”。在黄金芽茶基地和蔬菜基地安装木质亭台2座,浒槽河上风景桥1座,整修浒槽河河道,恢复草滩。保护千年古柳和规划区内所有古树大树。亮化:安装路灯60盏。净化:红顶白墙60户,拆除175户旱厕,鼓励水冲式厕所入户;拆除或改造猪圈、牛栏;建成公厕6个,垃圾池16个,垃圾集中转运处1处,采购垃圾转运车辆1部,投放垃圾桶100个。文化:建成农民休闲健身广场和群众大舞台,组建广场舞和民间鼓乐队;修复胡氏进山一世祖古民居中门牌楼和云浒古寺,挖掘xx历史文化并利用文化墙弘扬法治道德。指示牌:安装道路或景点旅游风格的指示牌20处。农家乐和民宿:引导规划区内大塘、大屋、高屋、板壁7至8户人家建成徽姑娘农家乐,承接xx外来游客吃饭住宿。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