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党员永远在路上在路上警示片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12-15 17:16:15 思而思学网

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力度的不断深入,反腐重点已经由党政机关向大型央企延伸。在中央巡视组的强力巡视下,先后石油系统、电力系统、中移动系统、民航业系统、建筑业系统等诸多大型国有企业先后深陷腐败泥潭,《永远在路上》这部警示片就是及时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永远在路上在路上警示片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在央视播出的《永远在路上》第八集《标本兼治》的案例,就明确表现出了能源腐败问题的严重性。不可否认的是,为了国家战略考量,能源产业都掌握在大型央企的手中,而不管主管部门领导也好,央企的领导也罢都在盯着能源垄断的巨大利润,于是慢慢就形成了关系复杂的腐败网,正是这些失控的权力孽生了惊人的腐败能量。

在观影专题会上大家体会到,《永远在路上》这部片子,由涉案当事人现身说法,还原其心路历程,他们在个人成长及从政过程中,曾经兢兢业业为党工作,做出过成绩,一步步地从基层做起,逐步成长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但最终因理想信念动摇,放松了世界观改造,经不住诱惑,无视党纪国法,贪欲主宰了头脑,最终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落个身败名裂的可耻可悲可叹下场,这种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就是生动的警示教育,它告诫每位党员干部,要引以为戒,腐败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真真切切存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每个党员干部都会遇到,有的甚至不可避免,但绝不能成为腐败堕落的理由,我们每个党员干部要时刻筑牢自己的思想防线,注重日常细节,高度警醒,保持拒腐防腐的状态,增强自身免疫力,坚守理想信念,坚决不忘初心,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自觉把党的纪律和规矩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严守党纪国法这条红线,不越雷池半步,敬仰岗位职务,敬畏手中权力、敬畏党的纪律,爱党、护党、忧党,爱企、护企、忧企,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自觉贯彻执行《党章》、《准则》、《条例》等党纪党规,做合格党员,把守纪律、守规矩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使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

在警示片中,讲述了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原董事长邓崎琳、国务院国资委原主任蒋洁敏,此三人可谓极具代表性。刘铁男掌握着审批立项大权,可谓掌握着央企的命脉,而邓崎琳则代表着如今央企一把手的贪婪和腐朽,蒋洁敏则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曾经的一把手,虽然被调出但仍然掌控着石油系统腐败网,在他被查后牵出了多名中石油高管。可以说,这三种人各自代表着一个群体,形成了腐败的“铁三角”。

让人欣慰的是在这一轮的反腐行动中,中央严查能源系统腐败窝案,可谓成绩显著,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官员与央企高管勾肩搭背的问题,能源项目审批环节中权力寻租、灰色利益链等深层问题。权力在手,再克制的人也容易冲动,各种腐败自然也会如影随形。能源反腐要取得长远的成效,归根结底还是要“将权力关进笼子”,用制度化监督实现权力制衡。

因此,要杜绝国企里的腐败“潜规则”,就需要大力推进国企改革,把官员与高管不该支配的资源回归社会、回归公众、回归市场。当然,这就要求必须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与魄力,加大抓改革的决心,把制度落实到位,对腐败采取零容忍的铁腕政策。

广大干部职工认为,专题片主题鲜明、形式活泼,无论是“人心向背”还是“以上率下”、“踏石留印”等,都充分说明了中央从严治党主要思路。电视片通过一个个现实案例,折射出一个个党员干部放纵自我、贪图享受、走向犯罪的心路历程;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反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的是党和国家对腐败重拳出击和从严治党、改进作风的决心。作为一名机关干部,要做到警钟长鸣,改进作风,在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中建功立业。市总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始终把品德建设、清正廉洁作为从政履职的基本准则,坚持从严要求自己,努力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市总工会全体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到从严治党是一种常态,以后只会越来越严,越来越紧,要更加从严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