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学教师要深入分析本村、本单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明确自身的差距、追赶的目标、超越的路径、保障和措施,勇于打破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惯性思维,树立择高处立、往远处看、向远处行的眼界胸襟,真正以思想之变引领行为变革、发展之新。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整理的小学教师追赶超越大讨论大整顿大优化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参考
小学教师追赶超越大讨论大整顿大优化心得体会一
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从严治吏,核心是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今年以来,陕西省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落实提出的“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结合省情实际,深入调研论证,靶向施策改革,创新建立了互为配套、同向发力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明确了导向、搭建了平台、凝聚了力量,激发了广大干部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强大内生动力。
1、聚焦难题 科学谋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力度空前情况下,旗帜鲜明地提出建立容错机制,鼓励改革创新,为干部松绑解套、为敢想的人“开绿灯”、为敢干的人“兜住底”。作为延安精神的发祥地,陕西省委强化“四个意识”,立足反“四风”、正党风、转作风、带社风,紧紧围绕把好干部用起来、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相继出台和完善了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研判、从严管理干部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取得有目共睹的显著成效。面对经济新常态和从严治党治吏笼子越扎越紧,一些干部认识跟不上,工作不适应,出现了廉而不为、严而慢为、懒政怠政等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成为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亟待破解的重大实践命题。
2015年2月,来陕视察时对陕西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交给陕西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尽管这些年全省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但西部地区欠发达的省情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制约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要实现追赶超越目标,把提出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就必须调动全省各级各类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广大干部自觉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始终保持追赶超越的精气神。
新的省委领导班子统一思想认识、顺应时代大势、回应实践需求,按照的讲话精神和具体要求,从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巩固学习教育成果、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实现追赶超越的高度,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创新建立了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把从严管理教育干部的成功经验及时升华、固化为制度成果,构筑起释放干部内动力、激发干部新活力、增强干部外压力的长效机制。
2、明规定责 系统施策
用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是一项颇具创新性的系统工程。陕西省委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勇于改革创新,细化工作措施,硬化考评标准,狠抓制度落实,确保“三项机制”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顶层设计明晰内涵。省委建立的干部管理“三项机制”,简言之就是能者上、错者容、庸者下,给干事创业者撑腰、给改革创新者松绑、让为官不为者让位,三者有机衔接、互为配套、同向发力,在干部选任、管理、考核、监督、奖惩等各个环节形成无缝衔接的制度链条,从内到外让干部管理各要素充分调动、全盘激活,全方位激励干部立足岗位、干事创业。
三管齐下推“能者上”。“出勤不出力、上班不干事,工资照样领、待遇照样拿”,是长期以来困扰干部工作的痼症顽疾。《陕西省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办法(试行)》,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贫困县扶贫绩效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评优评先、考核奖励、选拔重用“三管齐下”、综合施策,让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受褒奖、获重用,让敢担当、敢创新的干部没顾虑、有舞台。严格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时期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要求,省委统筹考虑解决贫困县党政正职出路的“三个渠道”,即在市级班子换届中预留适量职位就地提拔;在省直机关中预留一定的副巡视员职位解决职级;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特别突出的破格提拔。宝鸡市制定了《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担当有为的若干意见》,提出每年评选表彰10名“忠诚干净担当”县级领导干部、20名“创新实干”镇街党委书记(科长)、50名“爱岗敬业”普通公务员,使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十措并举为“错者容”。“想干怕担责、创新怕失误、不干不出错”,是长期以来困扰干部工作的思想枷锁。《陕西省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办法(试行)》,坚持中央“三个区分开来”原则,细化容错的11种情形,健全纠错机制,树立和强化为创新者容、为担当者容、为实干者容的鲜明导向,为敢想、敢闯、敢试者吃下定心丸。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工作部门履行容错纠错的主体责任,一级为一级负责、上级为下级担当,支持干部放手大胆工作、干事创业。渭南将“没有为自己、他人、单位谋取私利”作为容错的前置条件,增加了“有利于改革创新、发展大局的创新工作,群众一时难以理解和适应的”情形,同时做到“容错不容贪、容错不容罪、容错不容偏”。汉中市坚持保护改革创新、鼓励发展探索,从执行政策、推动发展、处理难题等多个方面规范了可以宽容失误的14种情形,将容错纠错融入干部日常管理,为锐意改革、敢于担当者撑腰壮胆。
七条硬杠让“庸者下”。“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退”,是长期以来困扰干部工作的一大难题。《陕西省推进省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办法(试行)》,抓住省管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根据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综合运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扶贫绩效考核及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维稳综治、党的建设等工作不力的责任认定结果,明确了对相关干部进行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调整的7个方面情形,对现有规定中已经量化的做出强调,对过去没有量化的做了最大限度的量化,划出了干部下得服气的硬杠杠,真正把规矩立在了先、挺在了前。安康市将干部“下”的范围延伸到了市直事业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业领导成员,具体细化为9种调整类型、27种情形,明确了因健康原因不能正常履职和双重领导部门的领导干部调整程序等问题,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良性机制。
3、真刀实枪 效应凸显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陕西省委把落实“三项机制”作为干部工作的总遵循,真考实评,严格追责问责,层层传导压力,辕门立木、说到做到,推行以来全省共鼓励激励干部1122人,容错纠错156人,能下调整489人,有效激发了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凝聚起实现追赶超越的精气神。
释放了制度机制活力。省委“三项机制”出台后,各市、县(区),省级各部门,国企、高教系统自始至终把学习宣传贯穿始终,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在突出位置,结合实际,相继出台了既与省委“三项机制”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的实施办法,构建起上下衔接、相互配套,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制度体系,在全省营造了对标追赶超越、落实“五个扎实”,争先进位、比学干超的浓厚氛围。党员干部普遍认为,“三项机制”直面少数干部“动力不强、活力不足、压力不够”等问题,剑指“无利不想为、顾虑不敢为、懒散不愿为”等现象,紧盯“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弊端,精准号脉、因病施药,是根治廉而不勤、为官不为等重症顽疾的“千金良方”。
调动了干部工作积极性。省委在干部考察和班子研判中,对照“三项机制”列出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立硬标尺,看处理复杂问题情况,研判理论素养、业务本领、实践能力是否突出;看急难险重任务表现,研判是否沉着应对、勇于担当、善于开拓;看日常工作状态,研判是否爱岗敬业、埋头苦干、勇挑重担。在今年市县换届中,省委组织部对市级领导班子和县区党政正职开展了三轮研判,对“正面清单”识别出的823名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对触碰“负面清单”的26名干部不予任职备案,还有68名干部因工作状态不佳等被“调下”。延安市将20名表现优秀的县区政府非常委副职调整到同级党委重要岗位,“七一”市委表彰的5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全部提拔重用,起到了用好一个干部、树立一面旗帜、带动影响一片的放大效应。
提升了考核工作实效性。省委把“三项机制”与考核工作紧密捆绑,通过修订考核内容、调整分值权重,校正评价标准,改进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显绩潜绩兼顾、结果过程协调、重点全面衔接、成绩公论互补的考核评价体系,为考准考实干部、奖优罚劣提供科学准确依据。省委组织部把干部个人及其单位近三年的考核情况,作为选用干部的硬指标、必备项。渭南市采取多维印证的办法,全方位、多角度甄别干部,先后“刷下”70余名工作不在状态、发展不够有力、成效不够明显的干部。省国土厅推行四因素考核办法,在全系统调整干部108人,使优劣清晰分辨、各得其所,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三项机制”的推动下,广大干部遵规守纪、竭诚奉献、推动发展的意识显著增强。最近,省考核办、省统计局就贯彻落实“三项机制”情况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综合满意度达到92.76%。其中对贯彻落实“三项机制”出台相关举措的评价为95.39%;县乡换届工作中运用“三项机制”情况的评价为92.5%;落实“三项机制”选用干部的评价为91.67%;运用“三项机制”激发干事创业激情、解决不作为问题的评价为91.41%。这充分说明,“三项机制”保障“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的神已聚、势已成、效已显。
推动了追赶超越发展。“三项机制”的强力推行,在全省掀起了干事创业、追赶超越的热潮。韩城市紧盯干部队伍,抓住关键少数,各项经济指标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闯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逆势突围、转型升级的新路子。镇巴县用全面刚性党建推进全覆盖脱贫攻坚,全县31名县级领导、159个县级部门单位、6465名党员,全覆盖包联帮扶129个贫困村和结对帮扶1.9万贫困户。咸阳市加大对环保工作执法力度,仅今年全市就有40多名干部被执纪问责,其中党纪政纪处分10人、诫勉谈话20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7人,使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
4、创新实践 启迪深刻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党的各级组织要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陕西省委创新推行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抓住了关键、找准了痛点、凝聚了动能,为追赶超越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为干部干事创业注入了源头活水,上合党心、下合民意,做法务实管用,经验弥足珍贵。
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坚持党委一把手亲力亲为、一抓到底。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构建“三项机制”是一项政策性强、难度大的系统工程,陕西在具体工作推进中,省委主要领导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强化顶层设计,辩证精准施策,立说立行、一抓到底,展现出新一届陕西省委领导班子抓“关键少数”、抓关键问题,用制度创新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实践证明,只有各级党委一把手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担当,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善抓善管,就没有迈不过的石坎、克服不了的困难、解决不了的问题。
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大胆创新、锐意改革。改革创新是一场深刻革命,最深层的是体制机制的变革。进入改革攻坚期、经济转型关键期,想干事怕担责、想创新怕出错日益成为干部干事创业的“拦路虎”。陕西省委聚焦难题、敢于亮剑、勇于创新,率先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划定“容”与“不容”的界限,强化“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找准了干部管理的切入点,契合了发展新要求。实践证明,只有用改革架桥铺路,靠创新激发活力,以制度管党治党,大力营造崇尚实干、鼓励改革、保护创新的浓厚氛围,才能把追赶超越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实现追赶超越,必须突出关键、抓住“少数”。领导干部是干部群众的带头人和主心骨。陕西省委紧紧围绕发挥关键少数作用,扭住关键问题,出台省管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抓住了干部选任工作的“牛鼻子”,用领导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社会营造一种风气、提倡一种追求、引导一种方向,真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形成了干部凝神聚气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只有切实把好“关键少数”的选任关和监督关,充分发挥好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一呼百应,以身作则、上行下效的作用,才能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谱写推动发展的新篇章。
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多措并举、联动发力。多法并施、同向发力是最大限度发挥制度效应的灵丹妙药。陕西省委站在当前和长远、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战略高度,紧扣发展第一要务,注重吸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经验,规避多头考核、重复考核弊端,构建起指向明确、务实管用、配套联动的“三项机制”,大大提振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实践证明,只有建立系统科学、互为配套、同向发力的制度体系,使之成为干部作风的“净化器”、推动工作的“加速器”,才能走出一条追赶超越发展的新路径。
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强化落实、注重实效。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陕西省委建立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明确了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细化了领导干部抓落实的责任担当,传导了压力、增强了动力、凝聚了合力,各地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相继制定了既符合省委规定精神,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实施办法,引领了干部最大多数,凝聚了发展新动能。实践证明,只有夯实领导责任,强化制度刚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制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能在追赶超越中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小学教师追赶超越大讨论大整顿大优化心得体会二
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从严治吏,核心是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今年以来,陕西省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落实提出的“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结合省情实际,深入调研论证,靶向施策改革,创新建立了互为配套、同向发力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明确了导向、搭建了平台、凝聚了力量,激发了广大干部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强大内生动力。
1、聚焦难题 科学谋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力度空前情况下,旗帜鲜明地提出建立容错机制,鼓励改革创新,为干部松绑解套、为敢想的人“开绿灯”、为敢干的人“兜住底”。作为延安精神的发祥地,陕西省委强化“四个意识”,立足反“四风”、正党风、转作风、带社风,紧紧围绕把好干部用起来、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相继出台和完善了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研判、从严管理干部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取得有目共睹的显著成效。面对经济新常态和从严治党治吏笼子越扎越紧,一些干部认识跟不上,工作不适应,出现了廉而不为、严而慢为、懒政怠政等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成为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亟待破解的重大实践命题。
2015年2月,来陕视察时对陕西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交给陕西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尽管这些年全省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但西部地区欠发达的省情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制约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要实现追赶超越目标,把提出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就必须调动全省各级各类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广大干部自觉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始终保持追赶超越的精气神。
新的省委领导班子统一思想认识、顺应时代大势、回应实践需求,按照的讲话精神和具体要求,从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巩固学习教育成果、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实现追赶超越的高度,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创新建立了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把从严管理教育干部的成功经验及时升华、固化为制度成果,构筑起释放干部内动力、激发干部新活力、增强干部外压力的长效机制。
2、明规定责 系统施策
用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是一项颇具创新性的系统工程。陕西省委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勇于改革创新,细化工作措施,硬化考评标准,狠抓制度落实,确保“三项机制”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顶层设计明晰内涵。省委建立的干部管理“三项机制”,简言之就是能者上、错者容、庸者下,给干事创业者撑腰、给改革创新者松绑、让为官不为者让位,三者有机衔接、互为配套、同向发力,在干部选任、管理、考核、监督、奖惩等各个环节形成无缝衔接的制度链条,从内到外让干部管理各要素充分调动、全盘激活,全方位激励干部立足岗位、干事创业。
三管齐下推“能者上”。“出勤不出力、上班不干事,工资照样领、待遇照样拿”,是长期以来困扰干部工作的痼症顽疾。《陕西省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办法(试行)》,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贫困县扶贫绩效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评优评先、考核奖励、选拔重用“三管齐下”、综合施策,让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受褒奖、获重用,让敢担当、敢创新的干部没顾虑、有舞台。严格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时期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要求,省委统筹考虑解决贫困县党政正职出路的“三个渠道”,即在市级班子换届中预留适量职位就地提拔;在省直机关中预留一定的副巡视员职位解决职级;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特别突出的破格提拔。宝鸡市制定了《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担当有为的若干意见》,提出每年评选表彰10名“忠诚干净担当”县级领导干部、20名“创新实干”镇街党委书记(科长)、50名“爱岗敬业”普通公务员,使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十措并举为“错者容”。“想干怕担责、创新怕失误、不干不出错”,是长期以来困扰干部工作的思想枷锁。《陕西省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办法(试行)》,坚持中央“三个区分开来”原则,细化容错的11种情形,健全纠错机制,树立和强化为创新者容、为担当者容、为实干者容的鲜明导向,为敢想、敢闯、敢试者吃下定心丸。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工作部门履行容错纠错的主体责任,一级为一级负责、上级为下级担当,支持干部放手大胆工作、干事创业。渭南将“没有为自己、他人、单位谋取私利”作为容错的前置条件,增加了“有利于改革创新、发展大局的创新工作,群众一时难以理解和适应的”情形,同时做到“容错不容贪、容错不容罪、容错不容偏”。汉中市坚持保护改革创新、鼓励发展探索,从执行政策、推动发展、处理难题等多个方面规范了可以宽容失误的14种情形,将容错纠错融入干部日常管理,为锐意改革、敢于担当者撑腰壮胆。
七条硬杠让“庸者下”。“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退”,是长期以来困扰干部工作的一大难题。《陕西省推进省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办法(试行)》,抓住省管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根据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综合运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扶贫绩效考核及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维稳综治、党的建设等工作不力的责任认定结果,明确了对相关干部进行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调整的7个方面情形,对现有规定中已经量化的做出强调,对过去没有量化的做了最大限度的量化,划出了干部下得服气的硬杠杠,真正把规矩立在了先、挺在了前。安康市将干部“下”的范围延伸到了市直事业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业领导成员,具体细化为9种调整类型、27种情形,明确了因健康原因不能正常履职和双重领导部门的领导干部调整程序等问题,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良性机制。
3、真刀实枪 效应凸显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陕西省委把落实“三项机制”作为干部工作的总遵循,真考实评,严格追责问责,层层传导压力,辕门立木、说到做到,推行以来全省共鼓励激励干部1122人,容错纠错156人,能下调整489人,有效激发了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凝聚起实现追赶超越的精气神。
释放了制度机制活力。省委“三项机制”出台后,各市、县(区),省级各部门,国企、高教系统自始至终把学习宣传贯穿始终,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在突出位置,结合实际,相继出台了既与省委“三项机制”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的实施办法,构建起上下衔接、相互配套,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制度体系,在全省营造了对标追赶超越、落实“五个扎实”,争先进位、比学干超的浓厚氛围。党员干部普遍认为,“三项机制”直面少数干部“动力不强、活力不足、压力不够”等问题,剑指“无利不想为、顾虑不敢为、懒散不愿为”等现象,紧盯“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弊端,精准号脉、因病施药,是根治廉而不勤、为官不为等重症顽疾的“千金良方”。
调动了干部工作积极性。省委在干部考察和班子研判中,对照“三项机制”列出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立硬标尺,看处理复杂问题情况,研判理论素养、业务本领、实践能力是否突出;看急难险重任务表现,研判是否沉着应对、勇于担当、善于开拓;看日常工作状态,研判是否爱岗敬业、埋头苦干、勇挑重担。在今年市县换届中,省委组织部对市级领导班子和县区党政正职开展了三轮研判,对“正面清单”识别出的823名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对触碰“负面清单”的26名干部不予任职备案,还有68名干部因工作状态不佳等被“调下”。延安市将20名表现优秀的县区政府非常委副职调整到同级党委重要岗位,“七一”市委表彰的5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全部提拔重用,起到了用好一个干部、树立一面旗帜、带动影响一片的放大效应。
提升了考核工作实效性。省委把“三项机制”与考核工作紧密捆绑,通过修订考核内容、调整分值权重,校正评价标准,改进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显绩潜绩兼顾、结果过程协调、重点全面衔接、成绩公论互补的考核评价体系,为考准考实干部、奖优罚劣提供科学准确依据。省委组织部把干部个人及其单位近三年的考核情况,作为选用干部的硬指标、必备项。渭南市采取多维印证的办法,全方位、多角度甄别干部,先后“刷下”70余名工作不在状态、发展不够有力、成效不够明显的干部。省国土厅推行四因素考核办法,在全系统调整干部108人,使优劣清晰分辨、各得其所,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三项机制”的推动下,广大干部遵规守纪、竭诚奉献、推动发展的意识显著增强。最近,省考核办、省统计局就贯彻落实“三项机制”情况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综合满意度达到92.76%。其中对贯彻落实“三项机制”出台相关举措的评价为95.39%;县乡换届工作中运用“三项机制”情况的评价为92.5%;落实“三项机制”选用干部的评价为91.67%;运用“三项机制”激发干事创业激情、解决不作为问题的评价为91.41%。这充分说明,“三项机制”保障“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的神已聚、势已成、效已显。
推动了追赶超越发展。“三项机制”的强力推行,在全省掀起了干事创业、追赶超越的热潮。韩城市紧盯干部队伍,抓住关键少数,各项经济指标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闯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逆势突围、转型升级的新路子。镇巴县用全面刚性党建推进全覆盖脱贫攻坚,全县31名县级领导、159个县级部门单位、6465名党员,全覆盖包联帮扶129个贫困村和结对帮扶1.9万贫困户。咸阳市加大对环保工作执法力度,仅今年全市就有40多名干部被执纪问责,其中党纪政纪处分10人、诫勉谈话20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7人,使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
4、创新实践 启迪深刻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党的各级组织要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陕西省委创新推行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抓住了关键、找准了痛点、凝聚了动能,为追赶超越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为干部干事创业注入了源头活水,上合党心、下合民意,做法务实管用,经验弥足珍贵。
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坚持党委一把手亲力亲为、一抓到底。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构建“三项机制”是一项政策性强、难度大的系统工程,陕西在具体工作推进中,省委主要领导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强化顶层设计,辩证精准施策,立说立行、一抓到底,展现出新一届陕西省委领导班子抓“关键少数”、抓关键问题,用制度创新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实践证明,只有各级党委一把手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担当,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善抓善管,就没有迈不过的石坎、克服不了的困难、解决不了的问题。
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大胆创新、锐意改革。改革创新是一场深刻革命,最深层的是体制机制的变革。进入改革攻坚期、经济转型关键期,想干事怕担责、想创新怕出错日益成为干部干事创业的“拦路虎”。陕西省委聚焦难题、敢于亮剑、勇于创新,率先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划定“容”与“不容”的界限,强化“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找准了干部管理的切入点,契合了发展新要求。实践证明,只有用改革架桥铺路,靠创新激发活力,以制度管党治党,大力营造崇尚实干、鼓励改革、保护创新的浓厚氛围,才能把追赶超越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实现追赶超越,必须突出关键、抓住“少数”。领导干部是干部群众的带头人和主心骨。陕西省委紧紧围绕发挥关键少数作用,扭住关键问题,出台省管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抓住了干部选任工作的“牛鼻子”,用领导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社会营造一种风气、提倡一种追求、引导一种方向,真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形成了干部凝神聚气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只有切实把好“关键少数”的选任关和监督关,充分发挥好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一呼百应,以身作则、上行下效的作用,才能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谱写推动发展的新篇章。
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多措并举、联动发力。多法并施、同向发力是最大限度发挥制度效应的灵丹妙药。陕西省委站在当前和长远、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战略高度,紧扣发展第一要务,注重吸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经验,规避多头考核、重复考核弊端,构建起指向明确、务实管用、配套联动的“三项机制”,大大提振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实践证明,只有建立系统科学、互为配套、同向发力的制度体系,使之成为干部作风的“净化器”、推动工作的“加速器”,才能走出一条追赶超越发展的新路径。
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强化落实、注重实效。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陕西省委建立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明确了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细化了领导干部抓落实的责任担当,传导了压力、增强了动力、凝聚了合力,各地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相继制定了既符合省委规定精神,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实施办法,引领了干部最大多数,凝聚了发展新动能。实践证明,只有夯实领导责任,强化制度刚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制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能在追赶超越中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小学教师追赶超越大讨论大整顿大优化心得体会三
碾子镇为进一步加强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各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在碾子形成真抓实干、追赶超越的强大合力。镇纪委从20I6年9月初开始至脱贫攻坚结束,在全镇各级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开展“治四病、强作风、促超越”专项整治活动。
治四病。浮躁、虚假、懒惰、扯皮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党风政风民风、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我镇开展的“治四病”专项整治活动,就是以整治“浮躁、虚假、懒惰、扯皮“四种病”为切入点,进一步转变作风、落实“三项机制”,提振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的具体实践中,这是镇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又一重大部署,也是全面优化发展环境、精准有效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的迫切需要,对我镇实现各项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强作风。一是把专项整治作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在“全员对标、全面合格、全力创优”活动中,对照“四种病”的具体表现,认真找准“病症”、开出“药方”,促使其思想认识到位、问题导向突出、学做结合紧密,真正推动学习教育深入有效开展。二是坚持领导示范带动。领导干部在专项整治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自己摆进去,带头查找有没有“四种病”,并将其作为党支部生活会的重要内容和党员评议的重要依据,自觉接受监督。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抓联系点工作责任制,各连片领导将包抓的脱贫攻坚村作为整治工作的包抓点,亲自指导检查“四种病”整治工作,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三是持续开展督导检查。坚持用好督导工作机制,采取明察暗访、重点抽查、信访受理、日常检查、专项效能监察等手段,重点督导检查专项整治部署安排、党员干部查找“四种病”情况以及整改落实成效,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促超越。一是全力保障追赶超越发展。把开展专项整治作为完成年度经济社会目标任务的重要推手,重点看既定目标完成得好不好、责任主体落得实不实、工作力度够不够,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推动全镇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把开展专项整治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重点看帮扶措施切不切合实际、第一书记能不能实心干事、脱贫工作有没有明显效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期脱贫摘帽。把开展专项整治作为加快项目建设的重要支撑,重点看争跑项目的力度大不大、推进项目的措施硬不硬、项目建设的成效好不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营造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二是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宗旨意识不断强化,爱岗敬业、踏实干事、尽心履职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奋勇争先、敢为善为、比学赶超的氛围更加浓厚。三是提升党员干部落实中省市县决策部署的执行力、战斗力。执行上级部署和政策不变通、不懈怠,原原本本学深学透系列重要讲话,认真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完成中心任务迎难而上、有力有效,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化解矛盾问题能力提升、效果明显。四是强化整治结果运用。将开展专项整治与落实镇党委“三项机制”有机结合,对于整治工作敷衍了事、走过场,导致脱贫攻坚、实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过硬”工程、开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重点工作推进不力的,或是被上级通报批评,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严格按照“三项机制”精神进行问责处理,进一步树立能者上、干者容、庸者下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