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数据

巴中市棚户区改造计划及棚户区改造补偿标准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走进我市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现场,紧锣密鼓的拆迁场景、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笑逐颜开即将搬入新家的居民……巴中大地正如火如荼地上演着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的大戏。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顺应群众期盼,把城市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发展工程,高品质实施城市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截至底,全市累计实施危旧房棚户区改造项目190个7.48万户,建筑面积675万余平方米;建成棚改项目36个,16500户棚户区改造居民入住新居。

棚改工程圆老百姓“安居梦”

在和煦的春光里,凭栏远眺即将竣工的安置还房,成了巴州区回风街道办事处回风社区老人张彦国最惬意的事。

2013年,我市实施回风北路棚户区改造项目,张彦国原来狭小低矮的房屋被拆迁,根据协议,他在安置区内有一套120平米的大房子。

回风北路棚户区改造项目首段安置还房主体建设已完工,计划年内交付使用。“我儿子结婚急着用房,我想交房后就赶紧装修,争取年内能将儿媳妇迎进家门。”张彦国兴高采烈地说。

从结婚那天起,张彦国就搬进了棚户区,一住就将近40年。十几平方米小房挤着老父亲、闺女、儿子儿媳、孙女和他们老两口,房子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遇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为让棚户区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市把危旧房棚户区改造作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举措,成立了由市长为组长,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棚户区改造领导机构。一批批项目相继落地,一道道难题有力破解,一个个棚改高品质社区闪亮呈现。计划用五年时间,投入400多亿元,改造危旧房棚户区16.5万户,解决40多万群众的安居问题,努力走出一条后发展地区危旧棚户区改造的新路子。

截至底,全市累计实施危旧房棚户区改造项目190个7.48万户,建筑面积675万余平方米;建成棚改项目36个,16500户棚改居民入住新居。,全市新开工棚户区改造33216户,基本建成19456套,竣工13361套。棚改总量居全省第一。

“三高”规划成就“品质”工程

建设中的回风北路棚户区改造项目同时又是全市环境治理项目,目前建成回风主干道4.08千米,打造沿河园林景观带3.2千米,增加绿地面积30.7万平方米,沿河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巴城饮用水源得到净化和保护。

“棚改不仅仅是盖房子,我们要将城市发展、环境打造、宜居功能区建设等统筹起来考虑。每一个棚改项目,都坚持高起点定位、高品质规划、高标准实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向诚明说。

坚持高起点定位。我市以建设秦巴山片区中心城市为目标,把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突出“产城一体”、生态文明理念,以打造城市综合体为重点,实现城市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同步提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效益有机统一。

坚持高品质规划。我市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和“全域巴中”规划,立足“改善住居条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发展环境、发展区域经济”,聘请知名规划设计单位按照“50年不落后、100年不遗憾”的建设理念,对7个片区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进行高品质规划,做到改造与保护并重、局部与整体和谐、现代文明与历史文脉融合。

坚持高标准实施。我市坚持改造项目精细化设计、精细化实施、精细化管理,引进知名度高、有实力的城市开发商实施改造开发。围绕建设“现代森林公园城市”和“文明、品质、特色”总体要求,将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与“五创联动”、“五治三化”结合,高品位打造一批城市新区、特色街区、精品小区,实现改造一片、提升一片、带动一片。

连片开发完善城市功能

走过巴城后河桥,财富广场的喷泉总会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广场后面的高层商业写字楼,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已经拔地而起。

财富广场建设是巴城莲花嘴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建设内容之一。该棚改项目实行市场带动模式,在拆迁时,由拆迁户优先选择住房和商业用房,其余部分再进行商业销售;同时先建还房,后进行商业开发,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该项目安置还房和城市综合体开发互为补充,集中连片开发让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市民生活更加方便,生活品质更有保障。

近年来,我市将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与完善老城区功能相结合,实施巴城老城区“治堵保畅”工程,集中拆迁改造老城区4处,新建一批城市道路、桥梁和隧道,通过建路网、布骨架、开通道,有效拓展了旧城空间、缓解了交通拥堵和设施不配套问题;将城市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与城市拓展区开发相结合,加快中心城区四向拓展,拉开框架,做大体量;将城市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与新区建设相结合,全市通过新区带动4片城市危旧房和棚户区整体拆迁改造,面积达91.2万平方米,受益群众2万余户;将城市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与产业园区建设相结合,通过南龛文化产业园、盘兴物流园、中国西部国际商贸城、巴中经开区等产业园建设,带动改造危旧房和棚户区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实施企业“退城入园”,全市实施工矿企业棚户区改造6个,面积达12万平方米。

在做好群众“安居工程”的基础上,我市着眼城市功能、住居环境和城市品质的提升,精心策划实施市中心城区连片改造开发,建设了回风、后河、中坝、望王山等多个城市综合体,助推城市升级及产业发展。县区城市综合体打造也形成了齐头并进的格局。

"三个统筹"打造宜居之地

宽阔的街道、葱茏的绿化、繁华的商业街区,以及配套的学校、医院……每天感受着周围的明显变化,家住巴城中坝的市民吕英喜不自禁,再过一段时间,她就将搬入宽敞明亮的中坝安置小区生活了。

三年前,吕英还住在低矮的棚户区里。中坝原是巴城最大的城中村,地势低洼,房屋安全隐患突出,群众改造愿望迫切。

2013年,我市实施中坝棚户区改造项目,项目占地1000亩,拆迁1650户21.6万平方米,总投资6.23亿元。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13.94万平方米,改造了1.2千米的滨河路、河堤等市政设施。同时,项目腾出土地800余亩,引进中交集团进行开发建设,有效推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

就如中坝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样,我市在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始终坚持以“三个统筹”为抓手,将危旧房棚户区改造“一篇文章”做成惠民生、带城建、促产业、兴旅游、强生态“五篇文章”,最大限度释放改造综合效应。

统筹公共服务,打造新型社区。坚持棚改项目与商品房小区同等标准,注重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探索推进居民自治机制,使广大棚户区群众过上便利、安全、舒适的社区生活。

统筹产业布局,提升发展能力。坚持民生优先,既建“城”更造“市”,着力培育壮大城市业态,解决市民就业问题。在棚改项目中优先安排商业设施,重点打造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邻里中心,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产业。

统筹素质提升,塑造文明新风尚。危旧房棚户区改造不仅改出了群众居所新风貌,也改出了市民文明新风尚。通过文明细胞创建和“新市民、新生活、新素质”系列提升活动的开展,巴中正由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快步迈进。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