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

马克思社会实践论文【汇总】

马克思社会实践论文应该怎么写?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马克思社会实践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马克思社会实践论文篇1:

浅析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摘要:实践一词虽然在古代就进入了哲学家的视野,但是从实践概念的提出到科学的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在马克思哲学产生以前,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没有真正理解实践的本真内涵。而马克思通过在对前人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对实践做出了科学的界定,并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的基础;实践是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统一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的科学的实践概念。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概念;世界

一、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对实践的不同理解

在西方古代哲学中,实践一词源于古希腊的 praxis(拉丁文),其基本意义是指行动、行为及其后果。如苏格拉底在与格老贡的对话中用的善就已经孕含有了实践的意义,他说:“这个给予认识的对象以真理并给予认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善的理念。它乃是知识和真理的原因。真理和知识是好东西,但它却是更好的东西”。

[1]亚里士多德对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做了区分,并且在论述人类幸福时明确提出了实践概念,他说:“世上的一切学问和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人间的至善”,[2]“人间的至善在于实践”而“实践就是幸福,义人和执礼人所以能够实行其美德,主要在于他们的行为。”所以“实践成为最优良的生活”[3]但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实践主要是指伦理和政治行为。而真正把实践引入哲学之中的是康德,他在分析人的理性活动时,提出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个概念,他认为实践理性是指理性在人的行动中的实践应用,即理性对意志从而通过意志对人的行为的支配作用。这种在意志支配下的行为,他认为是道德活动。所以在康德哲学中,实践是在伦理的范围来打转的,是一种在善良意志下达到自由的善的道德活动。

到了黑格尔哲学时期,他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揭示了实践的一般规定性及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他所谓的实践指的是“行动”“意志活动”“人类活动”,认为:“人的真正的存在就是他的行为”,[4]通过劳动人们改造自然,使得事物有本来如此变成应当如此,人还通过劳动把人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并且通过劳动形成的劳动产品来确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达到自我意识。但是黑格尔所谓的实践、劳动是抽象的理念活动,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只是理念活动的一个“样式”,他只是抽象的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费尔巴哈冲破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束缚,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了地上,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他把实践看作是人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而不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所主张的是一种“理性活动”。而费尔巴哈所讲的实践一方面是指人的生物的、生理的活动和呼吸、饮食的活动,他说:“我们不仅呼吸,我们也吃喝。我们所吃所喝的东西,我们必须看到,听到,嗅到和尝到。但我们不仅是这些感情关系;我们还用我们不懂美感的牙齿咬碎和咀嚼食物,不仅为了尝它的味道――这里的味道以及其他感觉都不过是手段――而且为了把它正式消化,使它变成血和肉,把它的本质变成我们的本质。”[5]这样的实践是脱离社会的一种动物的感觉活动。另一方面,费尔巴哈把实践理解成是犹太人的一种牟取私利的行为,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的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6]所以费尔巴哈对实践的理解是从客体的形式去理解的,他同样也没有对实践作出科学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马克思哲学产生之前,关于实践概念的内涵的科学界定,形成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以唯心论观点的把实践理解为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另一种是以唯物论观点的把实践理解为同动物活动没有区别的物质性活动,而不能按照其固有关系把实践的能动性和物质性统一起来。所以这就为马克思实践概念的确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科学理解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实践概念的超越

在西方哲学中,对马克思关于实践的理解其主要影响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黑格尔哲学中,他把实践只是看作是绝对精神运动的一个环节,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精神活动,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认为人是靠自己的实践把自己从自然界中解放出来的,肯定了人的能动性。但黑格尔的所谓的实践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而不是现实的人的活动,是一种从无创立有的过程,是纯主观的活动,而不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7]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中,费尔巴哈打破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使哲学从唯心主义回到了唯物主义的宝座上,他认为实践不是黑格尔所谓的精神的活动,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现实的人的活动,但他的所谓现实的人的指在抽象掉主观能动性的人,所从事的活动是一种利己主义的、是卑污的活动。马克思也在《提纲》第一条中写道:“从前的一切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8]通过对以上二者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对于实践一方面要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另一方面又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在此基础上他继承黑格尔自主性和创造性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的活动基本内核,形成了对实践的科学界定。

(二)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科学界定

马克思通过对前人尤其对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中劳动理论中的合理因素的继承,对实践做出了科学的界定,但这一过程并不平坦。先后马克思经历了在《博士论文》时期即对实践理解的萌芽阶段,这主要是哲学的实践,即理论批判实践,到《莱茵报》时期的积淀阶段,这主要由理论批判转向现实斗争的实践。到《手稿》中的人本主义异化劳动观,再到《神圣家族》由异化的劳动观向人实践的回归,最后在《提纲》中对实践做了科学的界定,马克思指出不仅要从客体方面,而且要从主体方面,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9]即实践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实现的人和物,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能动的对象性的活动。它是能动性与物质性的统一,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是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

实践是能动性与物质性的统一。马克思在《形态》中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的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0]在马克思哲学史上,这是马克思首次把物质生产活动看作是实践的首要的和根本的形式,并且把它提到人的存在方式的高度来理解,认为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首先是自然界的产物,但他又超越他的自然属性,自然物不会自动的满足人的需求,所以人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实践,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把自己的主观目的注入到自然物中,使其发生物质形态的改变,满足人的需求,使人的能动性与物质性到达统一。

实践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在进行物质生产时,不仅与自然界发生关联,而且在生产中人与人之间也形成相应的关系。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人们“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形成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的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之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12]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的活动,这种实践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制约的。如果这中生产关系不能与实践活动相适应,人们就会对这种生产关系作出调整和变革,以适应实践活动的发展,所以说实践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实践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的基础。实践是现实的人的对象性的活动,所谓对象性的活动,是指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在这实践活动中,人们形成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它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交汇点。所谓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的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精神活动的总和,是实践活动对主体的内化。而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是实践活动对客体的外化。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不是自然界自在分化的结果,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活动所导致的结果。但是实践又是有目的的活动,它们二者以实践的活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转化,不仅客观世界通过人的实践可以实现向主观世界的转化,而且主观世界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转化成客观世界。使得主观世界的目的性与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达到统一。

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统一的基础。所谓自在世界即自然世界,是指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和尚未被纳入到人的实践活动范围之中的自然界,即自然界中尚未被人化的那部分。而人类世界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无论是自在世界还是人类世界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人类创造人类世界时,不是在自在世界之外去创造人类世界,而是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建造人类世界的。在人类产生之前,统一的物质世界本无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之分,只是出现了人及其实践活动之后,才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产生了人类世界,使世界二分化。而人类又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把自在世界纳入到人的世界之中,是原来二分的世界之间发生了相互的转换,到达了统一。所以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不断分化世界,不断使世界二重化,又不断统一世界的活动即马克思所指出的不仅要从客体方面,而且要从主体方面,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

因此,在人类世界中,不管从人与自然,还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实践都是它们形成的基础,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到达有机的统一。

三、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科学界定的意义

马克思对于实践概念的科学界定,揭示了在传统的教科书中,将实践只作为认识论的范畴加以阐述的错误观点,并且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13]即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应该从实践,从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活动去理解人的活动,而不是从与人的活动相分离的物质或事物出发看问题,实践不只是人的认识的来源,而且还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马克思不再是从人的观念来研究人和历史的发展,而是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来研究人和历史,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14]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是改造世界,而且还会创造世界,它内在的包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在实践中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同时我们也会在实践中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马克思正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来观察人类世界的,以解决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矛盾,这也使他形成了一种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真正批判的世界观”,并认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来即共产主义者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的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15]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参考文献:

[1] [2] [3]《西方哲学著作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148

[4][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13

[5] [6]《费尔巴哈选集》,上卷,思而学教育书店1959年版248,186

[7] [8] [9]余源培,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38,14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1

[11] [13] 余源培,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39,138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344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9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75

马克思社会实践论文篇2: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观

【摘要】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基础,人在实践中造就了自己,在实践中创造了社会。人和人类社会是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也是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活源泉。无论是从社会历史的本身还是从社会主体的人的性质和发展看,人类社会的本质只能是实践。因此,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社会;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运用科学的实践观点,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揭示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以实践为本质的存在,人在实践中造就了自己,在实践中创造了社会。实践既是人从动物中分化出来的基础,也是社会从自然中分化出来的基础。

到底应该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与人的本质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呢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

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认为实践就是“人的感性活动”或“感性的人的活动”。这就是说,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这一定义有两方面含义:第一,实践是人的各种活动中的一种活动,而不是人的一切活动;第二,实践是感性的活动,即现实的、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不是现实的、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不能算是实践活动。人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认识活动或思想活动;一类是实践活动,即感性的物质活动。说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重点在于说明认识活动或思想活动不是实践活动。马克思充分肯定了黑格尔的“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的否定性辩证法思想。

二、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性把人的实践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区别开来。目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实践运行的初始环节,而且是实践运行的内控因素,它贯穿于整个实践过程之中,并体现在实践的结果之中。人们提出实践目的,说明对自身需要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也意味着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结构及其发展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

可以说,确立实践目的的过程,就是在观念中预先规定实践活动的结果,形成关于理想存在的观念模型的过程。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形成两种观念,一是理论观念,一是实践观念。理论观念是指认识客观世界形成的知识理论体系;实践观念则是介于理论观念和实践活动之间的中间环节,是连接理论观念与实践活动的桥梁。目的就属于实践观念,是实践观念的重要内容。实践观念和理论观念虽然都是对客观世界的观念掌握,但二者有明显的不同。

实践观念不仅追求真实准确地再现对象客体,而且追求在观念上创造出在现实中既不现成存在、也不会自然而然形成的、具有符合人的需要的形式和规定性的客体。理论观念属于“实然观念”,它追求对象“本来如此”;实践观念则属于的“应然观念”,它追求对象“应当如此”。理论观念的目标是认识真理,实践观念的目标是直接指导实践。因此,实践观念比理论观念更丰富,它既把理论观念融汇于自身,又包括反映人们需要的目的、愿望等。实践观念超出理论观念的第一个优点,就是它高于对客体对象的真理性认识,为这一认识增添了目的、愿望、情感、意志等理想的成分。实践观念既是客观的东西向主观的东西运动的最高点,又是主观的东西向客观的东西运动的起始点,超过这一最高点和起始点,实践观念便进入实践活动的过程,开始了人对客观对象的实践改造,并由此创造出新的客体对象。实践观念超出理论观念的第二个优点,就是它高于对客体对象的普遍性的认识,为这一认识增添了直接现实性的趋向,即可以促使这种认识直接向现实转化。这就是说,仅仅停留在理论观念阶段,还不能直接指导实践,只有从理论观念进到实践观念才能直接指导实践,主观才能见之于客观。

三、人本身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被改造着

人和自然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因此,实践的观点,即把实践看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客观的外化、人和自然之间的联系环节与人的自我创造的手段的观点,是马克思建立自己的新哲学的理论基础。人的生成是具体的实践活动的结果,所以,人的发展不过是历史的辩证的自我创造过程。这种过程是一个物质的、现实的过程。人的生成不仅表现在从猿到人的进化中,而且更主要地表现在人类诞生以后人的本质在劳动实践中不断被改造的事实中。

首先,由于人类一代一代的不断劳动锻炼的结果,使人们先天的生理素质在不断地进化着,虽然这个过程的进展是非常缓慢的。然而人的整个肌体都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遗传和变异而日益完善的。

其次,人的知识和才能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全部科学史 已经证明,社会实践是知识和才能的来源,而知识不过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才能不过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最后,人的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就是为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的发展不断产生着新的物质需要,物质和精神生产的发展也不断生产着新的精神需要,如发挥创造性的需要、艺术活动的需要等等。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便产生了不同的思想意识,而具有某些共同的生活经历的人们便产生了某些共同的思想意识。

可以说,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被改造着,包括他们的生理机体、感觉、知识、才能、需要、思想、情感和意志等等人性的各方面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着,人性是人自身劳动实践的结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又明确指出:“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参考文献:

[1]毛主席.毛主席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8]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马克思社会实践论文篇3: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大学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很多学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变成了一种形式,只要求学生上交实践报告却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过程。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适应社会 大学生社会实践

为更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多高校都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非常重视,并且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因此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野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现状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和社会建立一定的联系,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之中。[2]不过目前很多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明_的目标和方向,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只需要交一份实践报告就行了,忽略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他们今后就业和适应社会的重要作用。一些高校在实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也出现了偏差,认为让学生适应社会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去企业实习,让学生上交企业实习证明,再交份报告就草草了事。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社会实践不能起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作用,也没有实现将学生的专业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预期。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

(一)实践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理论主要有两层含义,首先,实践是指对社会进行改造或者其他有意识的活动;第二层含义就是一种实际的“做”的行为,结合起来就是进行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应该是一种能够对大学生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有实际帮助的实践活动,而绝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一些表面文章。因此学校和学生都应该正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学校应该为学生安排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例如组织一些“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大学生理解他们肩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也可以安排一些主题鲜明的社会调查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社会某一方面发展的真实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一些社会调查的方法和手段。学校也可以安排一些课外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在学校内兴建创业孵化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来源主要依靠实践,同时正确的认识对实践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3]在大学中学生可以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单单依靠这些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实践的经验。因此社会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同时也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让实践发挥出更大的效果。这就要求学生要选择一些和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对我国物流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社会调查,金融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参加一些虚拟炒股比赛,或者在股市投入一些零花钱,真实地进行操作等。让认识和实践相互促进,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人们通过实践不断深化认识,并将深化的认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学生通过在大学中的学习,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可以说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就是通过实践去增加对社会情况的认识,认识到社会的真实情况之后,等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就能够更加适应工作环境,面对工作也更加游刃有余。因此在学生参加完社会实践之后,学校要让学生总结社会实践报告,无论是社会调查的结果还是学生对整个社会实践中的真实体会,都是一个在实践中深化认识的过程。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报告中的反思和总结,将认识升华,有利于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三、结语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学生需要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前建立和社会的联系,从而更好地适应毕业之后的社会生活。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浅要的分析,以期阐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性,促进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牛瑞凤.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J].山西农经,2016(11):84.

[2]潘俊英.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正确导向[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29-131.

[3]彭忠益,王俊杰,许欢.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途径――基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的审视[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2):15-19

马克思社会实践论文篇4: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阈中的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

摘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我们形成正确有效的思维方式的重要理论和具体工作的指导原则,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一观点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也要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思考,在实践视域中分析矛盾探寻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大学生 社会实践

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方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逐步接受社会生活的方式、规范与准则,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观照下,考察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的缺失,提出思考,探寻对策。

一、正确认识实践,奠定社会适应的良好基础

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阐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人性置“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二是把人性归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或实践,“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2。两个方面契合在实践上。每个人都必然置身于社会关系中,由于人的个性不同,人与人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这是不争的事实。改变自己也是改变环境,目的都在于达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对当下青年学生而言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不是上天赋予的,也不是由他人所创设的,而是自己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综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我们不难发现,其核心就是把实践引入马克思理论体系。可以说,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最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还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从而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础。不言而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不在于解释世界,但需要澄清的是,它并不否认解释世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反,它还认为科学地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必要前提。谈到这,不妨让我们联系现阶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我们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说仅仅停留在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社会实际,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已学知识的层面上。人们通过改造客观世界,改变周围的环境,同时也改变着人的自身。可知,我们不仅要看重社会实践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要看到人在实践中的自觉能动性。脱离了大学生内在需要的社会实践,注定了是不能影响和促进大学生全方面发展的。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看,实践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如今,人们都承认实践的重要性,但忽视实践性原则决定性作用的客观性又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广泛存在。事实上,透过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并不是把人的实践看成是外在认识的,而将其看作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原则是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坚持客观性必然是要坚持实践性的。因此,这为在现实困境中继续坚持和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践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双向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曾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这里“种的尺度”是指客体的规律和本质,而“内在的尺度”即体现了主体的需要和目的。由此可见,只有符合客体规律和主体需要的实践才是符合人之本性的实践,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三、构建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和谐,离不开自律与他律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构建大学生和谐身心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要紧紧依靠行为主体以使命感、责任感为基础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即自律。同时,还必须以他律作为保证。他律既包括相应的制度约束,又包括社会舆论的压力等。自律是他律的本体基础,他律是自律的引导机制,他律可以有效地促进自律,而普遍的自律又营造了一个有力的他律氛围。大学生已经处于成人阶段,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个体行为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客观上要求他们必须确立自律意识。

四、深刻理解实践,明确适应社会的根本要求

社会适应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最终起作用的方式是自律,包含了人们应有的自我监督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实践中养成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习惯,是社会适应的关键所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协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需要自我约束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加以规范。首先控制你自己,然后你才能“控制”其它。一旦失去自律自制,别人就会轻易将他击败。“具有较高心理适应性的人应该对环境变化持有积极灵活的态度,能够主动调整自身的身心,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3种各样的人和事,真善美、假丑恶混杂在一起,大学生毕业踏入社会,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难以想像的各种变化,以积极的态度、健康的心态泰然处之,不会忙乱而无所适从。人是从劳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实践的存在物。在实践中总有人们尚未认识和加以利用的东西,将牵引着人们走向实践的深处。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引领青年学生融合到社会实践中,影响环境改变自我,使思想、心理、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与社会的需要达到和谐与统一,凸显人性、张扬个性,并使实践的未来意识尽显其中,在社会适应的路途中通达无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樊富珉.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心理适应[J].清华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