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改革

全球各国公车改革大盘点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近日,中央正式推出公车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的公务用车,改为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消息一出,引来一片叫好声。

大家之所以对“公车”深恶痛绝,主要在于“公车私用”现场普遍,或是打着“公车”的名义行使所谓“特权”,实则是违法的事情。这次将副部级以下公车取消,改为补贴,多余公车拍卖,可以说操作性很强,但公众其实还有疑虑。

有人担心公车从明处藏到暗处,交通补助成了变相加薪。也有人担心公车拍卖价格太低,领导背后打一个“招呼”,最终还是落入领导自己的手里。没了“公车私用”,却坐实了公车变私有。

担心其实也不无道理,但是也能够看到中央公车改革的决心,以及百姓期待公车改革的成果。国外对于公车的管理是不是会有一些更好的办法?先看看德国,《全球华语广播网》德国观察员薛成俊表示德国的公车分公车专用和私车公用。

薛成俊:在德国公务用车分为两种情况,公车专用和私车公用,企业单位或者是公共机构一般都会有公共用车但是数量得有严格的限制,而且车体上涂有比较醒目的单位标识,除此之外车里大多有一本行车记录册,每次行车之后,用车人必须要在记录测上认证填写姓名、日期、公里数等等内容以便审计和监督。

为了杜绝公车私用,澳大利亚索性不再自己养公车。据《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刘珏介绍,澳大利亚的政府机构如果要用车还需要出去租。

刘珏:在澳大利亚公务车的管理非常有特点,是由私营公司提供用车服务,政府部门在需要时租赁,不再养公车,其实这样一条政策是从1997的时候开始的,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将政府部门的公务车辆,卖给了私营公司,由私营公司为政府部门提供用车服务和租赁服务,政府部门就不再自己养车了,其实这是一种外部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一个可以省钱,第二个可以杜绝一些以公济私的行为。

刘珏:专用车的公职人员职位范围是相当有限的,一般都是国家议会的议员,这些议员通常有VIP的出租车,或者是出租车的专机,一般在工作6年以上的国会议员可以终身享有VIP的出租车和VIP的航班,每当他们出行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专署司机,开着VIP的出租车,带他们执行公务,专属司机在休息日比如说双休日和非工作日,是务必要把车停到这些私人的租赁公司或者停到公共的政府的停车场,虽然说这种VIP的公车配备不是很多,但是管理还是相当严格的,如果澳大利亚的公民在双休日看到公务车私用的行为就可以拨打电话,直接报警。

国内还有一些部门、单位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来整治“公车私用”,这种方法原来在南美也有一些国家使用,曾在南美工作的新华社记者刘莉莉介绍了南美国家用来防止“公车私用”的几个有代表性的方法。

刘莉莉:公车私用的问题在国外也是存在的,即使是在遥远的拉美也不例外,只要这个国家有政府官员,有公务用车的制度,就会面临公车滥用的困惑,对此,一些国家出台一些政策应对这一问题,例如,在古巴搭顺风车是很受鼓励和推崇的,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你在哈瓦那路上见到挂有蓝色车牌的车辆,就一定不要犹豫,果断挥手上车,因为在古巴挂蓝色车牌的都是政府车辆,根据当地法律规定,政府车有义务免费搭载路人,为了解决公车私用的问题,古巴革命*菲德尔·卡斯特罗当政的时候还提出,在公务用车上安装GPS,如果公车没有停放在他该停的地方,或者行驶公里数超出了公务范围都将一一记录在案。

南美国家与西方国家一样,直接不配备公车,甚至连补贴都没有。

刘莉莉:为了解决公车私用的问题,有些国家尽量减少公务用车的配备,例如阿根廷联邦和省的各级政府,都没有大型的车队,在需要较多车辆时,就会向租车公司租用,甚至阿根廷前总统内姆当政的时候还拒绝配备公车,而是乘坐自己的私人汽车去办公,并自付燃油费,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不少国家在选择公务用车车型的时候,都是胳膊肘朝里拐优先选择国产汽车品牌,例如阿根廷明确规定,在选择公车时,只要本国生产的汽车车型价格不高于进口车的5%,就必须优先购买本国货,虽然古巴本身没有汽车制造产业,只能进口公务用车,但肯定不会购买豪华车型,据说中国的奇瑞QQ就是他们古巴高级官员的座驾。

另外在印度,只有内阁部长、副部长等级别的官员可以配备政府专车。印度政府各级官员,包括总统和总理在内都必须使用国产汽车,严格禁止使用进口车。印度政府对于那些没资格使用政府公车的一般官员,每月会给予一定的交通补贴。

再看芬兰,芬兰政府各部中,只有总理、外交部长、内务部长、国防部长4人享受配备固定车辆、固定司机的专车待遇。各国对公务用车的管理是相当严格,各种制度既可监督公车使用情况,也可以制约司机开公车去办私事。

我国公车管理积累下来的困难和问题比较多,不过此次公车改革让公务用车的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在规范公车管理方面真是动了真格。百姓期待制度的落实,彻底杜绝公车腐败现象,保证公车制度改革真正取得实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