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次军队改革呼之欲出 陆军部队将重新排座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训练,正在经历1949年以来的第五次革命。
从新政权建立后的正规化训练、上世纪80年代的合同作战训练,再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科技练兵,最近一次则以2006年6月全军军事训练会议为代表——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
与美国“以战争发展军队”不同,和平发展的中国军队必须通过训练来保持和提升自己的战斗力。
实战化,是新一轮军事训练改革的唯一关键词。
3月,经**批准,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意见》。而自十八大以来,军队最高*“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已深入全军。 总参谋部提出“训练与实战一体化”,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全军军事训练监察领导小组相继成立。军队改革在强力推进。
作为中共十八大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持续两个多月、用兵数万人的“跨越—2015•朱日和”系列演习,集中显示了这一次提倡实战化训练的不同:出于军队最高*的决心,它已经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据不完全统计,十八大以来,军队至少新成立了5个小组。除全军军事训练监察领导小组外,还有中央军委深改小组、全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中央军委巡视组、全军基本建设项目和房地产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资料图:7月12日,“火力-2015A”首场演习誓师大会在南京军区陆军第1集团军远火旅举行。
充分强调实战化,使“跨越—2015•朱日和”以及至2017年的全军跨区基地化训练具有诸多意义。
其一,根据中央军委、总参的规划,4年内陆军所有合成旅、兵种旅——如防空旅、炮兵旅都将至少进行一次跨区基地化训练,并进行高度实战化的对抗演习。它其实是一次陆军作战能力的“大摸底”——一批部队将脱颖而出,成为“首战用我”的真正选择。可以想见,中国陆军部队将据此重新“排座次”。
第二,“大摸底”将全面衡量、评估中国陆军的整体实力。解放军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赢、能打赢谁……这些问题经过真实、认真的评估,最终将纳入国家最高层的战略考虑。
第三,为军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提供借鉴和验证。在军事训练改革前期启动之后,1949年以来的第14次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呼之欲出。一个旅要编多少人、有多少个基本单元,新式装备如何与老装备结合,不同兵种如何搭配……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制订前,需要以实战化经验为基础,方案制订后则需要用实战化训练来验证。
第四,改变军事干部任用规则、习惯。和平发展30多年,到底什么样的干部可以担任中级指挥官?实战化训练,既可树立干部任用、晋升的标准,又可作为考核的指标和方式。
实战化训练需要打破多重桎梏。像任何一次改革一样,每一个层面决策者的决心和智慧,将决定其成败。而这支即将迎来87岁生日的军队,正在期待着。
真打仗与真改革
“跨越—2015•朱日和”观察
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贯彻军队最高*对于实战化训练的要求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山旭 特约撰稿吴苏琳 刘逢安 李玉明/内蒙古朱日和报道
7支参加“跨越—2015•朱日和”的红军部队和连抗7场的蓝军旅,注定将与这个系列演习一起,在解放军的训练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页。无论他们在高度近似实战的对抗中胜负如何。
因为,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军队距离真实战场最近的一次“战役”。
胜者赢得尊敬,负者输得光荣。
从5月开始,含一支试点部队在内,解放军7大战区的7个合成旅先后到北京军区朱日和训练基地,参加高度实战化的“跨越—2015•朱日和”系列对抗演习。
仅仅因为坦克上不再插着扎眼的红旗,网络上就已经好评如潮。
更不要说红蓝对抗败多胜少——这已成为人们判断是否“真打”的一项标准。
一个旅,几千名官兵、数百台装备、上百辆坦克,远程机动两三千公里,历经辛苦但满怀信心,跑到内蒙古大草原上用优势兵力打一场歼灭战。
败了。
这让集团军、军区领导怎么看?这让现场观摩的海空军第二炮兵和武警部队代表怎么看?这让军委首长怎么看?
摆一片战场,让一个合成旅丢盔卸甲,不是难事。
难的是,如何让离开朱日和的旅长和各级指挥员平静、深沉地思考战败的原因,最终问题倒逼,促使检讨和自我批评在这支军队中形成风气。
非此,实战化训练将永远是纸上谈兵——不能容忍演习中的失败,就是最大的反实战化。
与1978年以来中国所有的改革一样,对于*军事变革——我们暂且把它聚焦在训练改革上——思维和观念也是关系其成败的根本。
在这个视角中,“跨越—2015•朱日和”正以非同寻常的决心和智慧,推动着改变解放军内部生态的尝试和努力。
它期望造就军人们直面失败的勇气和环境。
正如在朱日和的将军们所形成的共识:每一支“红军”在对抗中的失利都不仅仅是部队长个人的责任。所以,这种面对失败的考验也需要整个军队而不是某一支部队来承担。
7名“红军”旅长不会是孤独者。根据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部规划,4年内解放军陆军所有合成旅、兵种旅都将离开驻地,到陌生地域逼近实战的环境中打磨。
伴随这7支“红军”部队决战沙场而诞生的基地化训练、实战化战术训练经验和规范,将被其他部队效仿。
7月28日,“跨越—2015•朱日和”最后一场演习再次以蓝军击败红军结束,这个备受瞩目的系列演习全部画上句号。
抛开新型装备引起的关注,抛开胜败激起的争议,抛开对失误的检讨,这支具有光荣历史的军队正在理性思考现实的困境、挑战和机会。
让旅长们自己打一仗
“跨越—2015•朱日和”第一任务:旅长们要丢掉包袱、学会打仗。
此次演习指导组组长、副总参谋长王宁中将曾总结说:和平年代各级领导干部包袱太重,图虚名的包袱、争头彩的包袱、个人升迁的包袱、怕出事故挨处分的包袱……
指导组办公室副主任、总参军训部副部长马开平少将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正是这些包袱,造成了军事训练领域的众多弊端和形式主义。
系列演习的第一支参演部队是来自北京军区的一个装甲旅,它担负先期试点任务,为之后的系列演习提供经验和借鉴。
旅长侯明君大校是在这个岗位上干了6年半的老旅长,正值提升的关键时期。
实兵对抗中,红军成功突破蓝军的层层防线,并最终夺控防御要点。
但实兵对抗结束,专家组悄悄向王宁副总长报告,蓝军分数略高于红军。
副总长说,赢就赢,不要用过去的思路看现实问题。
结果宣布,反应强烈。
演习指导组副组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刘志刚中将当场宣布,结果不影响这位旅长的提升。
王宁副总长随后也给北京军区以及相关单位的首长逐一打电话,希望这个结果不要影响侯明君的前程。
试点结束,全军都知道了,“跨越—2015•朱日和”可以蓝军打败红军。军区首长、相关集团军领导都打来电话,要跟着部队参与演习。
但是按照演习规定,除集团军指导组有一名领导外,军区和集团军其他领导一律不得随队进入朱日和,“你们来了以后包袱又重了,这个旅长政委的升迁、进退、走留掌握在你们手里。”副总长说。
然而,还是有位军长一身戎装悄悄跟着部队到了朱日和,被王宁副总长碰见,立即被严肃批评。他不仅被要求当日离开基地,返回驻地后还要写出检讨。
唯一一名随队的集团军领导一到朱日和也被“关”在基地的院子里,不准进现地,不准参加对抗,直到实兵对抗结束再“放出来”。
“跨越—2015•朱日和”的检验评估结果不通报、成绩不评比、不计入年度考核,让旅长们用尽所能,真正和蓝军打一仗。
每支部队离开朱日和,都会带走“三个一”:一份讲评材料、一个千分制评估报告、一套全程录像回放。
前两份材料交集团军和军区,但录像回放只交给演习部队。
指导组的考虑是:参加这次前所未有的实战化检验,红军很可能在完全生疏的地形和极端艰苦的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暴露许多问题,一败涂地。如果因此被上级责怪,乃至“军区司令一火、就到军分区”,对于部队和演习的未来都会造成很大影响。
一名军人从士兵到旅长、政委,历经了二三十年的艰苦军旅生涯,而造就一次败仗的原因往往非常复杂。
比如解放军正处在大范围换装之中,经常出现装备“三代同堂”的现象。战场机动科目考核最后一辆装备抵达的时间,好装备、旧装备同在路上跑,使部队变成了“长线蛇”,扭着扭着就断了。
众多费尽心机的安排背后,是要为这次陆军合成旅集中检验评估的第一批参演者创造一个安全、宽松的环境,使其能够坦然面对挑战以及不可预知的风险。
当然,马开平承认,这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只能赢、不能输,无疑曾是解放军的悠久传统,也是它曾经战无不胜的主要原因。然而几十年的和平环境,在种种因素影响之下,它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曲解。
指导组的将军们有这种共识:打破“红必赢、蓝必败”的桎梏,才能真正推进解放军的实战化训练进程。
朱日和不唱赞歌
实战化训练讲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跨越—2015•朱日和”会有这么大改变?
决心来自军队最高*。
“跨越—2015•朱日和”系列演习的计划和《至2017年跨区基地化训练规划》均由中央**,副主席范长龙、许其亮亲自审批。
王宁副总长自系列演习开始,在朱日和训练基地现场督导两个月。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位解放军的副总参谋长就一项训练活动持续离京这么长时间,还是首次。
其实,不只参演部队长有包袱,演习组织者和导演部也有包袱——蓝军每打败一支红军,就是“得罪”了几千人和他们的上级。
马开平曾对王宁副总长说,多亏你一直在这儿坐镇。
说起过去演习中的种种干扰因素,这位搞了30多年训练的专家紧皱眉头。
3月,演习导演部曾经给指导组报过一个方案。这个“传统方案”立即被全面推翻——因为方案里还是脚本、计划、排演……
中央军委首长曾这么描述:“这个锣鼓一响,那个跑龙套的一出来,就知道,主帅快出场了!”
“跨越—2015•朱日和”全部7场演习,坚持“自主对抗、随机导调、精确评估”。
什么是自主对抗?系列演习总导演、朱日和训练基地司令高继安大校说,没人告诉红军在哪打、和哪些装备打、怎么打…… 锣鼓不响,响了也不一定出来人,先出来的不一定是龙套。
这就是自主对抗需要的“四个自主”:自主侦察、自主决策、自主协同、自主保障。
演习红军调理组副组长、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教授潘凯大校告诉本刊记者,“跨越—2015”的调理文书大大减少:过去都要一小本,现在只有几页。
虽然红军败多胜少,但是马开平说,在“跨越—2015•朱日和”中能得到60分,其含金量就要高于一般考核的优良成绩。
高继安对本刊记者说,这么多部队集中在同一场地,用同一标准进行检验,是解放军训练史上的第一次。“最大的变化是去掉形式化,改变部队的思维方式。王宁副总长自演习开始就坚定地说,朱日和不唱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