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改革

临沂市乡村教师补贴标准,临沂市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和补助计

国务院办公厅8日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中国330万乡村教师的待遇有望大幅提高。《计划》明确提出,统一城乡教师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为提高乡村教师荣誉感,《计划》特别提出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国家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荣誉证书。

“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指出,除提高待遇外,还要依法保证乡村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教育部已出台多个关于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的文件,目前关键靠落实”,他表示,下一步将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此外,各地要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统筹予以解决。

  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

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将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文件明确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各地将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向乡村教师倾斜。

下一步,将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国家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荣誉证书。省(区、市)、县(市、区、旗)要分别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10年以上的教师给予鼓励。

城镇教师评高级职称需乡村任教一年

许涛坦言,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学校办学条件欠账多等因素影响,乡村教师队伍面临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制约了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文件也鼓励城镇教师向乡村的流动。城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职务),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

此外,地方将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

禁止长期聘用“临时工”教师

多年来,城市教师编制标准明显高于乡村教师。这一现象将得到扭转。文件提出,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此外,还将通过调剂编制、加强人员配备等方式进一步向人口稀少的教学点、村小学倾斜,重点解决教师全覆盖问题,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此外,许涛也坦言,目前部分地区仍存在有编不补、长期聘用教师的情况。对此,文件明确提出,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占用或变相占用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据南方都市报

  临沂相关新闻:

40年没盼来“接班人”乡村教师望政策落实,享甜美“蛋糕”

10日下午5点,6名学生走出临沂市平邑县临涧镇黄天小学的校门,学校唯一的教师曾庆亮站在门口,望着学生们已经远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这所坐落在640米高山巅的小学,没有老师愿意来“接班”一直是他最为担心的问题。而就在9日看新闻时,曾庆亮得知国家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从提高生活待遇、职称评聘、建立荣誉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不过在心头一热过后,他也热切期盼着这些政策能尽快落到实处,让广大的乡村教师能吃到这块甜美的“蛋糕”。

现状 坚守40余年,他期盼“接班人”能早点到来

今年60周岁的曾庆亮,已经在山村坚守40余年,原本去年年底就可以退休的他,因为学校一直没有新老师来任教,又坚持多教了半年。

由于学校地处山区,很多中心小学的年轻老师都不愿意来。去年暑假学校仅有的7名学生升入二年级,转到10公里外的余粮店完小读书。但由于村里还有6名一年级新生,加上迟迟没有新老师来,原本可以退休的曾庆亮不得不又站上了讲台。

“比起那些城里或者县城的小学,我们学校条件差点,也没有宿舍,从山底下上来,开车都得半个多小时。”曾庆亮坦言,我市近几年加大了对乡村教师的扶持力度,工资待遇上已经提高了不少,但山村学校条件艰苦,这让不少有志于奉献乡村教育的年轻教师打了“退堂鼓”。

“昨天晚上我从新闻上看到了这条消息,政策很好,我也很高兴,但落实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在曾庆亮心里,黄天小学每年都有一年级新生入学,如果政策能尽快得到实施,那么他的“接班人”可能也会更快地到来。

原因 工作难度大、子女就学等使年轻老师无奈逃离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不断出台政策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很多县区已实现城乡教师工资统一标准,在有些地方乡村教师的收入甚至要略高于城市教师。在职称晋升上,乡村教师也要更容易一些。尽管如此,我市很多乡村学校的教师队伍仍以中老年教师为主,年轻教师和优秀教师紧缺仍是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这两年考老师还是很‘热’。”临沂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承?表示,随着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加上老师工资稳定,时间宽裕,所以很多大学毕业生仍把老师作为理想的职业。“虽然这两年我市加大了城乡教师的交流,对新招考的教师也做出到农村学校锻炼的要求,但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基层锻炼几年后,仍然不愿意去乡村学校,而是倾向于城里的学校。”

乡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很多老师需要“包班”教学,工作难度大并且非常辛苦,职业的幸福感差;乡村学校缺乏优秀教师引领,水平提升慢;生活条件差,文化生活不丰富,子女就学、就医等不便……长年关注农村教育的临沂一小副校长张淑琴认为,这些实际而又残酷的现实,迫使年轻教师无奈离开乡村学校。

  应对 解决吃住问题,财政支持改善教师待遇

“年轻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首先得解决吃住的问题,但现在很多村小甚至中心校都没有专门的宿舍,都是由教室改的。”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中,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成为关键词。其中一条就明确提出“加快周转宿舍建设,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对这一点,张淑琴十分赞同,她也希望作为革命老区,临沂广大的乡村教师也能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

“吃饭穿衣靠家当”,张淑琴说,好的政策落到实处才是关键,而这些都需要财政上的支持。“各级财政今后如果加大扶持力度,乡村教师的各方面待遇大大改善,政策杠杆的调节作用才能显现。”她坚信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实,将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和优秀教师终身投入到乡村教育事业中。

乡村教师美好的未来似乎已经不再遥远,那么这样的好政策是否能真正吸引年轻人呢?在一家私立学校任教的杨思丽这两天也关注到了这一消息,5月,她刚参加了事业单位招考,选择了城区的教师岗位,理由是“离家近,生活更方便”。“如果这些政策都落到了实处,乡村教师的待遇要是比城里的老师还要好,我可能就不会这样选择了。”杨思丽说。

记者 金成远

评论:让乡村教师 安心扎根乡村

国务院8日下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优先发展乡村教师队伍的战略举措,旨在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并明确要求各省(区、市)于2015年底前提出实施办法向社会公布。

乡村教师在解决城乡教育公平方面举足轻重,然而,编制、职称、待遇等现实问题成为教师扎根乡村的阻碍。此次中央针对乡村教师专门出台规划,充分彰显勇推教育改革、力促教育公平的意志与魄力。有关部门和各地方需加大破除阻力的决心,尽快落实相关改革举措。

乡村教师长期以来不仅在生活待遇上比不上城市教师,而且在编制设计、职称评聘等方面也存在差距。以生师比作为编制标准,一些村级教学点规模小、生源少,教师编制短缺;乡村教师职称评聘难,存在“隐形天花板”。各级部门应根据偏远、贫困、地势复杂地区实际情况,在编制设计、职称(职务)评聘等方面向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倾斜。要通过调剂编制、加强人员配备等方式向人口稀少的教学点倾斜,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乡村教师流动“只上不下”的局面普遍存在。城市学校教师不愿往农村调,很多农村教学点面临后续无人教学的危险。因此,合理的流动机制亟待建立,既让人才下得来,又让人才留得住。要通过实行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及引导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等办法,解决乡村教师短缺问题,并要形成长效机制。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既要让乡村教师的劳动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又要解除他们扎根乡村的后顾之忧,填补教育公平的鸿沟。各级各地相关部门要有责任担当,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各项举措。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