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改革

史上最严奶粉新政10月1日实施

面对着超市里五花八门的奶粉品牌、种类繁多的奶粉配方,家有宝宝的家长们都有过“选择困难症”吧?同一家生产企业,旗下却有很多品牌,再仔细看看,不同品牌的奶粉却有着差不多的配方。这些大同小异的配方奶粉到底有什么区别,究竟改买什么样的奶粉给宝宝吃呢?这个选择难题有望得到解决了。

婴幼乳粉新政出台配方实行注册制管理

6月8日,备受关注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对外公布,10月1日起实施。《办法》明确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均实行注册管理,这意味着我国对婴幼儿奶粉的配方管理上升到了药品监管的级别。

《办法》要求,只有具备相应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检验能力,符合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对出厂产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实施逐批检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才能申请产品配方注册。

  一家婴幼乳企配方禁超9种

同时,《办法》要求严格限制配方数量,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由于每个配方系列可包括三种产品配方:婴儿配方乳粉(0-6月龄,1段)、较大婴儿配方乳粉(6-12月龄,2段) 、幼儿配方乳粉(12-36月龄,3段),也就是说,每个企业不得超过9种产品配方。

旨在杜绝恶性竞争 保障产品质量

目前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需求大、行业发展迅速,但由于市场不规范,国内许多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采取“类似配方、不同品牌、加大宣传、扩大市场”的销售策略,也就是简单把一个配方的组成成分及含量略作改变,然后就变成了很多个“新配方”,生产不同产品不同品牌,然后在不同渠道销售,甚至通过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这就导致了国内婴幼儿乳粉市场存在配方过多、品牌过滥的乱象。

据统计,我国本土已取得乳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103家,这103家本土生产企业却有近2000个配方,个别企业甚至有180余个配方。国内大大小小的婴幼儿乳粉品牌有近三千个。婴幼儿乳粉配方过多过滥、配方制定随意、更换频繁等问题,导致市场上的婴幼儿乳粉产品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风险隐患。

,国家食药监总局共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1365批次,检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21批次,占样品总数的1.5%。

2015年,共抽检3397批次,检出不合格的样品36批次,占样品总数的1.1%。今年1至4月份,食药监总局总局进一步加大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监督抽检力度,今年共抽检820批次,检出不合格的样品6批次,占样品总数的0.7%。

这次《办法》对生产企业的奶粉配方数量作出严格限制,旨在对现在市场流通品牌进行清理,减少企业恶意竞争,树立优质国产品牌,提升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保证奶粉质量安全。

标签、说明不许使用“进口源”“增强抵抗力”“零添加”

为应对乳粉市场的宣传乱象,《办法》还要求申请人申请配方注册时一并提交标签和说明书样稿及标签、说明书中声称的说明、证明材料,并对标签和说明书表述要求作出细致规定。

例如,对产品中声称生乳、原料乳粉等原料来源的,《办法》要求如实表明具体来源地或者来源国,不允许使用“进口源”“源自国外牧场”“生态牧场”“进口原料”等模糊信息;不允许在标签和说明书中明示或者暗示“益智、增强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护肠道”等;不允许以“不添加”“不含有”“零添加”等字样,强调未使用或者不含有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不应当在产品配方中含有或使用的物质。

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司长张靖表示,标签本身是为了给消费者用来选择产品或是介绍产品的一个简要说明,“如果说明不能从配方证明的话,你的声称就是不实的声称,就会误导消费者”。

国内奶粉企业是否会面临行业“大洗牌”?

近些年来,乳粉进口量的增长给国内乳粉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2008?2015年,我国国内乳粉(含婴幼儿配方乳粉)产量从120万吨增长至142万吨,增长量达22万吨。同时,进口乳粉量(含婴幼儿配方乳粉)从14万吨增长至72万吨,增长量高达58万吨。在2013年、,进口量甚至分别达到97万吨和104万吨。另外,还有不少消费者通过海外代购、跨境电商等方式从境外直接购买婴幼儿配方乳粉。

在国内生产企业面临强大的外部竞争压力的同时,现在又要实行注册制管理,有人担心,国内乳粉市场的格局会不会迎来“大洗牌”?

  不会出现“大洗牌” 企业要调整配方品牌

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司长张靖说,目前国内的10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都有相对固定的销售渠道和销售区域,除非产品质量发生严重状况,否则不会出现“大洗牌”的情况。

他同时强调,乳粉配方实现注册制管理后,会给乳粉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和手段带来改变,“对企业来说,要担心的是要选择哪些配方品牌留下来,怎么做调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