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改革

人社部推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解读

2017年人社部推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解读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最近表示,按照工作计划,今年将会拿出延迟退休方案。消息一出,旋即引发热议。自打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以来,“延迟退休”始终都是一个关注度极高的话题。如果说最开始人们的讨论还停留在“要不要”的问题上,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论争,舆论已逐步聚焦在“如何延”上。一个国家退休政策的选择,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密切相关。我们现在沿用的女工人50岁、女干部55岁、男职工6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来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这样的年龄节点选择,是基于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人口预期寿命等情况综合判断的结果。60多年过去,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条件早已今非昔比,人口平均寿命也大幅提高。与此相适,退休年龄作出调整也符合情理。而且从世界范围看,伴随国家发展程度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延迟退休也是大势所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必要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对于延迟退休,有人说这是国家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必然选择。此言有一定道理,但不是全部道理。要看到,“人口红利”更多的还是劳动力概念,相较于时下所强调的“人力资源”,有很大的局限性。今天我们评判一名劳动者的价值,不光要看体力、精力,更要看能力、智力。就拿会计、高级技师、医生等岗位来说,劳动者往往“越老越吃香”。而且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动能转换势在必行,对劳动力的要求也自然会从年轻能干、精力旺盛向素质优良、经验丰富转变,而后者恰恰是中老年劳动者的优势所在。如何发掘好、利用好这里头的“银发红利”,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当然,延迟退休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到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就业、养老、保险等一系列具体工作,需要与社会公众充分沟通,找到当中的“最大公约数”。就目前来看,人们的焦虑情绪客观存在,延迟退休会挤压年轻人的就业空间吗?这样的疑问让很多年轻人陷入两难。延迟退休是否会让自己身体吃不消,在岗不在状态?这样的担忧写在很多蓝领工人脸上。如此种种,都需要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多多听取各个群体的意见,把方方面面的诉求考虑其中,让政策落地能够更稳更扎实。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4日发布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记者梳理出了这些“干货”:

1、制定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点评:按照人社部的工作计划,将会拿出延迟退休方案,但还需要履行审批程序,然后适时向社会公布。这项政策有三方面原则:第一、小步慢走,逐步到位;第二、区分对待,分步实施;第三、事先预告,做好公示。

2、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做好化解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统筹做好各类重点群体就业

点评:“十三五”期间,我国平均每年需要在城镇新就业的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人大约在1500万左右。因此,要多创造就业岗位,尤其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化解过剩产能将造成一部分职工被分流安置,据初步统计,煤炭系统涉及约130万人,钢铁系统约50万人。做好他们的安置工作,也是重要任务。特别是对一些极端困难人员,要采取公益性岗位安置的办法,确保消除“零就业”家庭。

3、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要达到90%

点评:这一政策受益最大的群体是农民工。据统计,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而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仅为5585万人,无论从哪个口径来看,参保率都很低。

4、推进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

点评:目前,已经有30个省份实现了省份内异地就医联网,其中有27个省份能够实现省份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到2017年,基本实现符合转诊条件的参保人员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也就是“医保漫游”。

5、建立待遇合理调整机制

点评:从2005年至今,虽然养老金连年上调,但是否上调和幅度大小并没有形成明确的机制。未来,预计调整养老金待遇调整要综合参考分享发展成果、经济增速、物价上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等指标。

6、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点评:当前我国社会保险五险费率合计为39.25%,尽管今年进行了阶段性下调,但仍然偏高。降成本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进一步降低社保费率才能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7、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

点评:长期以来,养老保险基金只能存在银行,收益率低于同期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相比之下,用于战略储备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于允许市场化运营,收益率远超同期通货膨胀率。

目前,人社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文件,包括投资管理合同、委托投资资金归集管理办法、财务会计核算细则等,按照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原则,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文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