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法则

实习生求职千万小心这些骗局

新年已过,求职高峰期到来,每到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总有一些不法分子瞅准求职者及其家属的焦急心态进行诈骗,骗局花样越来越多,如何防诈骗,成为了毕业生找工作之时的必备技能。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求职诈骗手段有以下几种:

1、诈骗机构与皮包公司、骗子公司联手,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各种费用。两家或多家公司源源不断互相推荐求职者,他们或狼狈勾结或实为同一老板。

2、利用求职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声称可以帮助进名企,骗取中介费。今年上大四的小张,因为求职心切,在网上偶然看到一家职介机构可推荐求职者进入500强企业就心动了。咨询下来对方要求他先交1500元的费用,才能安排推荐。为了能进500强,小张就网上付款了。谁知道付款后,长达一个多月,对方迟迟不推荐工作。多次催促后小张被告知:等联系好了会通知他……

3、还有的招聘企业,只“试用”却不聘用求职者。毕业生小王应聘进入一家公司做项目助理,说好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间工资3500元,表现好才能转正。试用期间工作量繁重,天天都要加班,小王坚持三个月后人事经理却称“人职不匹配”,让小王走人。

4、还有的骗子公司会强制求职者交培训费。求职者小李一个月前接到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去了之后发现还算正规,没有向他索要任何费用,让我留下先试用一段时间,然后再考虑是否录取。小李辛辛苦苦做了一个月,结果他们却说他专业知识不足必须参加公司内部培训,培训费300元。小李不愿意,对方就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一个月工资也免谈。

5、还有一种诈骗手段是月薪缩水。求职者Amy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招聘广告,月薪8000元招“IT经理”。面试两次后才得知试用期月薪3000元,还是税前工资,到手就2500元;转正后通过各种考核再加上绩效奖金才有可能达到8000元。抱着“以学习为主”的想法就先签了试用期合同。但才2个月,对方就以Amy“没有发展潜力”为由把她给开除了。

6、还有一种不法分子与不法医院、医疗所勾结串通,以“招聘”、“体检”为名,告诉求职者己被录取。要求职者到指定医院体检。待求职者交纳数十、数百不等的体检费用后,或让求职者等待录用通知,或说求职者身体不合格不予录取,最终给求职者带来损失。

防范求职诈骗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轻易掏钱,多咨询观察。回避问题、急着收钱的单位,多半是“黑中介”、“黑企业”。最好通过学校学工处或有兼职经验的同学、朋友介绍工作。在通过校外中介寻找工作时,如对方提出收取服装费、押金或以其他方式变相收钱的,很可能是骗局。在网上寻找兼职工作时更要格外小心,如遇要求汇钱交保证金的千万不能相信,必要时及时报警。

2、最好去正规人才市场或者通过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求职。网络求职最好在招聘网站上找招聘信息。招聘企业如果用的是企业邮箱就比较可信,如果是公共邮箱、门户网站的免费邮箱,就要小心。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刚起步或者比较小的公司直接打电话招聘的,可以查下他们电话是不是座机,一般小公司多是从公司所在地城市招,而不是千里迢迢去外地招聘。

3、签合同。应聘成功,应与兼职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书面形式确定具体工作时间,确定工资数额、工资支付时间及方式、对方违约责任等,保护自己的权益,切勿轻易相信口头承诺。

4、不要轻信路边的招聘信息(广告),抵制高薪诱惑,越是“常年招聘”、“高薪急聘”岗位,越要小心。

5、应聘之前去哪合伙为招聘企业做一个背景调查,邀请和这家企业有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求职者或者在职者来发表看法。

中国有句俗语:一个人说你有问题,可能是他有问题,二个人说你问题,也可能是这二个人有问题,如果三个人都说你有问题,那么,你一定有问题。所以,在哪合伙发布背调之后,如果有2-4个求职者都评价说这家企业有问题,那么其一定大概率存在问题,我们还是不要去应聘了。

另外,哪合伙提示,劳动合同是规避试用期陷阱的重要武器。在通知试用前,务必要先签订劳动合同,看清合同单位的名称、法定代表人等信息,注意检查薪资、职位是否和录用函上相同,合同是否包含劳动合作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条件、报酬等内容。希望每一位毕业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