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平台

南京教育网官网登录入口:http://www.njedu.gov.cn/

发布时间:2023-12-13 03:22:18 思而思学网

南京教育网:http://www.njedu.gov.cn/

南京教育网由南京市教育局主办
邮编:210008
联系电话:025?84763526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26号

7月1日起,中考考生开始网上填报志愿,针对个别学校要求家长扣押学生动态口令卡、要求学生必须到校并在学校老师的监督下填报指定的学校等损害学生和家长权益的违规行为,南京市教育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校必须遵守规定,对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紧急通知内容如下:

南京市各区教育局、直属学校:

2018年中考志愿填报已于今天7:00开始。现陆续接到家长、学生对一些学校的投诉和举报。根据政策规定,自主填报中考志愿是学生和家长的权利,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采取任何形式进行干扰。根据主要领导要求,现就规范志愿填报和招生有关事项再次明确和强调如下:

1.任何学校和个人(包括校长、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等)不得掌握学生的动态口令卡。动态口令卡还没有下发到学生手中的,必须立刻下发;已经下发的,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学生上交。

2.不得要求初三学生7月1日和2日两天必须在校,不得要求学生集中到校填报志愿,不得要求学生到校进行所谓的志愿填报确认。

3.不得以不发毕业证书等理由对学生进行威胁,强迫学生违背本人意愿填报志愿。

4.不得向家长和学生就某一个分数签订保证录取的协议或进行口头承诺。

请各区教育局、直属学校务必高度重视,立即将本《通知》下发到每一所高中和初中学校并进一步提出具体要求,切实落实责任,维护考生的权利和稳定的招生秩序。对因不履行职责或违规导致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5月19日上午,由南京市教育局主办的南京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进会暨“特殊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南京盲人学校举行。市、区教育局和市残联相关领导,部分职业教育学校校长及南京市特殊教育发展有功单位和先进个人一百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秦淮区教育局、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鼓楼区特殊教育学校、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京书香世家酒店的代表发言,共同分享特职融通的双业一体工作经验和成果。南京盲校、南京聋校与南京走读中专校、秦淮特校与金陵高职校、鼓楼特校与商校、江宁特校与江宁高职校、浦口特校与浦口中专校、溧水特校与溧水中专校、高淳特校与高淳中专校、六合特校与六合中专校分别上台交换了合作办学协议,将进一步加快特职融通的步伐,促进南京特殊教育双业一体的推进。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精神,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特殊教育、关心帮助残疾儿童少年的良好氛围,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有效合力,加快推进南京市特殊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精神,南京市特殊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开展了首届“南京市特殊教育发展有功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47家单位为首届“南京市特殊教育发展有功单位”,洪广勇等82名同志为首届“南京市特殊教育发展先进个人”。与会领导为先进个人代表、有功单位代表颁奖。

今年助残日活动的主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残疾人要实现小康,过上美好的生活,教育是重要的基础和途径。市残联将积极配合教育部门,一是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用行动落实计划,激发社会扶残助学活力,凝聚起全社会重视支持残疾人教育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充分整合系统资源,依托残疾人康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和残疾人之家,与市教育局共同做好适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调查统计工作,推进融合教育,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体系,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推动特殊教育向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以及继续教育延伸,为不同残疾类别和程度的残疾人提供多样化教育机会;三是以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为根本,助推残疾学生接受适宜的职业教育,与全市各个特教中职校深入合作,为残疾学生搭建就业培训平台,提供更多的就业培训机会,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学习文化知识,获得生活和劳动技能,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实现就业,创造价值。

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进行了工作部署并讲话。孙百军指出,一直以来,南京市委、市政府对特殊教育高度重视,全市特殊教育工作始终得到市残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全市已建立“布局合理、上下延伸、全类接纳、形式多样”的较为完善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并实行了15年免费基础教育。2015年,南京市被教育部正式认定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南京市抓住政策机遇,重点开展随班就读实验,促进残疾学生从“有学上”走向“上好学”。

今年3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南京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6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快发展学前三年特殊教育;二是巩固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普及水平;三是加快普及“双业一体”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四是健全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五是健全特殊教育组织保障体系;六是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努力让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是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实际体现,也是改善残疾学生教育民生的重要举措。全市共同努力,扎实工作,切实完成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为南京特殊教育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