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补贴政策颇受关注,而山东省农业“三项补贴”政策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其实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指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自2004年起,国家为促进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和推动农业大发展。在农业方面大力实施“三项补贴”政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多年来,农业、农村形势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深刻变化。“三项补贴”的政策也渐渐地失去了应有的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在很多地方“三项补贴”已经变了味,俨然演变成了农民的变相收入补贴。有的农民即使不种地、不种粮也能得到补贴;而真正从事粮食生产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实体却得不到相应的补贴。凸显出了两者之间的不平衡性。
针对这些突出的实际问题和矛盾,为了让补贴在农业方面继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增强“三项补贴”在农业上的指向更加精准和实效。国务院2017年针对“三项补贴”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和完善。
2017年农业“三项补贴”即“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将合并并更名为“农业支持补贴”。
(1)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但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下降。
(2)补贴资金。将与耕地面积或耕种面积直接对接。
(3)对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长年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将不在给予补贴。
(4)同时,为了调动农民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意识,主动保护地力,鼓励秸秆还田,不露天焚烧。将给予“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贴将?用直接现金到户的方式发放。
国家对粮食作物的适度规模经营者不断加大了支持力度。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体现“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的原则。
为了公平,达到平衡。现金直补与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或技术推广服务面积挂钩。单户补贴,设有补贴规模上限,以防出现“垒大户,一家独占”的现象。
在补贴资金发放的工作中。如有骗取、套取、贪污、挤占、挪用农业“三项补贴”资金的,或违规发放农业“三项补贴”资金的不法行为,将依法严惩不怠。
三大重点改革:经营方式、集体产权制度、农村金融
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标尺,农业经营达到一定的规模,科技推广难、质量监管难、比较效益低的解决才能更容易,供给才能更有效,产业融合才能更有扎实的基础。
2017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746.4万亩,全省承包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到40%以上,全省家庭农场发展到4.8万户,农民合作社17.5万户,规模以上龙头企业9400多家,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正稳步推进。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在农业农村经济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不强和村级增收、农民增收乏力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困扰着山东。
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山东的先发优势较为明显。2017年,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有73910个村(社区)完成任务,占总数的95.9%,提前两年基本完成任务。这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争取了主动,奠定了基础。
两大结构调整:供给结构、区域结构
多年来,山东农业产值和增加值稳居全国第一,无愧“农业大省”称号。但与此同时许多农产品还需进口,暴露出农产品生产的有效供给不足,与实际需求、市场供需不匹配,农业农村发展动能不足、农业产业链条不长、区域结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市场导向,提高质量效益,促进绿色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山东将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粮棉油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加快推进‘粮改饲’试点,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实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行动,不断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省农业厅厅长王金宝说。
具有“高、大、脆、甜”特征的章丘大葱区域品牌价值高达32亿元,在北京、上海等商场每公斤价格可以达到5元以上,是普通大葱价格的2到3倍,农民种植每亩大葱的收入超过3000元,并带动了物流、餐饮等相关产业。
山东特色农产品和区域地理标志农产品很多,如何让更多的“山东大葱”们走出去?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业区域结构调整,就要塑造山东农产品特色优势,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集聚,让最适宜的地方生产最适合的产品,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区域特征的农业主导产品、支柱产品和知名品牌。
三条改革底线: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始终守住粮食生产能力、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三条底线。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供应基地,山东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3位。2017年,我省粮食全年总产940.14亿斤,连续5年稳定在900亿斤以上。但据测算,2015年我省每亩粮食(小麦、玉米各一季)生产总成本为2022.7元,每亩纯收益41.01元,种粮效益仍较低。此外,人多地少,粮油争地、人畜争粮、种养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的存在。
为此,我省于去年印发粮食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山东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000亿斤以上,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面积达到3000万亩以上,改造中低产田800万亩,并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确保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就要尽力增加农民的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等收入。
2017年,我省深入实施农业良种工程,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8%以上,1.34万个村(社区)完成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累计股东分红21.6亿元,全省居民养老保险最低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85元提高到100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380元提高到420元,并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3年3项行动计划,全年培训农村转移劳动者43.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