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夏至是哪一天
2017年夏至公历:2017年6月21日,12:24:06
2017年夏至阴历:农历丁酉年五月二十七,星期三
2017年夏至干支:丁酉年 丙午日 己卯日
夏至的由来
夏至,古时候又称为“夏节”、“夏至节”。古时候的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朝在夏至祭神,意指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
根据《史记?封禅书》的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传统的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辽史》),清代则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称之为‘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清嘉录》)。
夏至时期的气候特征
在夏至的前后,我国许多地方都进入了闷热的时期,气温通常都在三十度以上。而且气压还比较低,空气水气压比较大,天气很是闷热难熬。夏至来临的时候,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梅雨季节,梅雨天气温高,湿度大,日照少,也是农作物病虫害的高发季节。
夏至节气是华南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经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为了加强抗旱能力,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夏至之后地表强烈受热,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谓之为夏雨隔田坎。唐朝的诗人刘禹锡曾经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
夏至习俗
据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宋代的官方要放假3天,让百官回家休息,好好地洗澡、娱乐。《辽史?礼志》中说:“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纳凉,香囊可除汗臭。这一天,各地的农民忙着祭天,北求雨,南祈晴。从周代时起,在夏至日已经有了祭神仪式,到了清代仍然被视作“国之大典”,民间的百姓们在这一天吃夏至面,有的地方还吃新麦做成饼、馍,谓之尝新。
时至今日,各地仍然保留有各种趣味盎然的夏至节日食俗。在北京,“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在山东,“冬至饺子夏至面”;在江苏,夏令有三鲜:地三鲜是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三鲜是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三鲜是海丝、鲫鱼和咸鸭蛋;在陕西,夏至食粽子等。
夏至是白昼最长是今天,俗语“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许多古书中记载着一些大同小异的“夏九九歌”,描述了夏至后的气温变化和人们日常生活情景:“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争向路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歌中所述,虽不能普遍符合各地情况,但较客观地反映了夏至之后,从开始热到最热,再逐渐转凉这一气温随时间变化的一般规。
夏至日照最长,故中国绍兴有“嬉,要嬉夏至日”之俚语。旧时,人不分贫富,夏于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其时,夏收完毕,新麦上市,因有于是日吃面尝新习俗,谚语说“冬至馄饨夏至面”。亦有做麦糊烧者,即以麦粉调糊,摊为薄饼烤熟,亦带尝新之意。
绍兴龙舟竞渡因气候故,明、清以来多不在端午节,而在夏至。是日,观者云集,热闹非凡。此风至今尚存。
醮坨由米磨粉做成,加韭菜等佐料煮食,又名圆糊醮。谚云:“夏至吃了圆糊醮,踩得石头咕咕叫”。以前,很多农户将醮坨用竹签穿好,插于每丘水田的缺口流水处,并燃香祭祀,以祈丰收。小孩子早待此日,以便到各田城摘取醮坨,乘机饱食一顿。
夏至这天,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秤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在中国西北地区如陕西,此日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验肥瘦。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祭祖后食用或赠送亲友。
中国有些地区,此日多有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家吃饭,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俗话说吃了苋菜,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里就有力气。也有的到外婆家吃腌腊肉,说是吃了就会疰夏。
自1989年以来,漠河县把“夏至”定为旅游节,一年一次,主要在西林吉镇及北极村进行。每当夏至到来便有数万人到北极村欢度夏至节。
漠河县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份,由于纬度高,使漠河地区在夏季产生极昼现象,时常有北极光出现,因此人们称漠河县为“中国的不夜城”、“极光城”。漠河白夜产生在每年夏至前后的9天中,即6月15日?25日,此时漠河多出现晴空天气,是人们旅游观光的最佳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