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

总理答记者问全程回顾:总理记者会要点双语摘录【全文】

2017总理答记者问【全程回顾】


盘点3任总理“两会”记者会特色

政府首脑举行记者招待会是新中国的传统,从周恩来担任国务院总理的时候就已开始。但记者招待会趋于常态化、制度化,是在1993年。

21年来,历任总理在记者会上回答的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编年体纲要”,折射出时代变迁与改革印记。而他们个人鲜明的特色和风范,也成为人们回味悠长的经典。

朱?基

直言、敢言

铿锵有力、振聋发聩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两会上的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制度化、常态化始于李鹏,而记者招待会真正成为两会的重头戏,则是从朱?基任期开始。

此后,总理记者招待会不仅成为总理个人口才、风采的展示平台,更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政策和主张的窗口。记者招待会的时长,也增加到两个小时至两个半小时左右。

据了解,设置总理记者招待会的最初之意,是提供一个采访机会给境外媒体,让其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而这一点在朱?基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得到充分体现。

全国人大新闻局原局长周成奎曾表示,1998年,在准备朱?基记者会的过程中,朱?基曾定了两条规矩:第一,要尽可能把提问的机会给境外记者,因为内地记者见面机会多得很;第二,不要事先安排,记者提什么问题都可以。

朱?基的直言到什么地步?1998年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朱?基:“人们称您为‘经济沙皇’等,您有何感想?”朱?基直言回答:“我都不高兴。”随后,朱?基发表了一段振聋发聩的就职感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00年3月15日,朱?基在记者招待会上做了深情“告白”,“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2002年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朱?基总理近十次重复“有信心”、“我坚信”,并用铿锵的声音说:“我们问心无愧!”

温家宝

“诗人总理”

旁征博引、妙语连珠

“在我当总理以后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

与朱?基的雷厉风行明显不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风格温和了很多,心存诗人情怀的他被称作“诗人总理”。每年两会答记者问时,温家宝总理总是能够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诗词古赋、名言警句信手拈来。

2003年3月18日,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带着副总理黄菊、吴仪、曾培炎、回良玉出席记者会。

有记者问温家宝,和朱?基比起来,你觉得你的工作风格会怎么样?他回答说:“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他引用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来表明今后的工作态度。

2012年温家宝的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无论从内容还是时间上都打破了常规。这是近年来最长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历时3小时03分钟。会上共有15名记者提问,问题涉及台湾问题、政治体制改革等,更有藏人自焚、王立军事件等非常敏感的问题,其一一作答。

有记者问温家宝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温家宝说,这些年过得不易,也不平凡,“但我总觉得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完,许多事情没有办好,有不少遗憾。”他为9年来的工作不足请求谅解与宽恕,道出“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的感言。

2010年,温家宝在回答记者有关“如何促进公平正义”的提问时说:“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这句话立刻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标题。

而在2012年的这场记者会上,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温家宝道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改革只能前进,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停滞和倒退都没有出路”。

李克强

说实话、讲白话

沉稳务实、自信睿智

“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再深的水我们也得?,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

2013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副总理张高丽、刘延东、汪洋、马凯在人民大会堂与记者见面。

在为时107分钟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回答了11个问题,涉及反腐败、改革、雾霾等热点问题,并表示要“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媒体后来的评价称,李克强以沉稳务实、自信睿智的应答,完成了他的记者会首秀,成功展示了大国总理的风范。

针对改革问题,李克强表示,改革进入攻坚期,“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再深的水我们也得?,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

李克强说,自己曾经是安徽凤阳的插队知青,“我是在田头锄地时得到高考录取通知消息的。”他说,正是改革开放改变了我们国家的命运,“现在改革重任落到了我们这一代肩上,我们要尽力使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

对于腐败问题,李克强态度强硬,“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

总理的实话、白话也很多,比如“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城镇化不是靠摊大饼”等。

改革和“白话”风格在今年李克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进一步体现。报告中77次提到了改革,透示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

在去年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与媒体分享了自己总结的“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心得,并表示:“我坚信做人要正、办事要公,才能利国利民。”

扩展阅读

李克强:时间有限,大家单刀直入吧。

CNN记者:特朗普很厉害,你们中国怎么办?

李克强:两国元首聊得不错,不管啥坎坷,还要向前走。

央广记者:中国经济怎么样了,对世界影响好吗?

李克强:6.5%不低了,小和尚可以翻十来个跟头,大了三五个就不错了。我们不会让风险“急性发作”。

彭博社记者:李总理,您好(中文)……

李克强:继续说中文,给你充分时间。

彭博社记者:哎,中文不够好啊,美国退了TPP,中国真会继续开放?(英文)

李克强:我们越来越开放,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大家共同努力。

人民日报记者:简政放权,下一步怎么打算?

李克强:政府管得太多了,简得不够多,有阻力,但还要继续简。

日经新闻记者:朝鲜很麻烦,中国怎么想?

李克强:你在哪里学得中文?不错嘛!

日经新闻记者:在北京学的,但在台湾呆过,可能有台湾腔……

李克强:谁也不希望自己家门口整天闹个不停。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是央视、央视网、央视客户端记者……

李克强:终于又有三位一体记者提问了。

中央电视台记者:今年会不会群体性失业?

李克强:压力比较大,但不会也不允许。外国记者可以报道下嘛,中国就业岗位是自己创出来的。

联合早报记者:你这四年最大成就,最大难点?

李克强:经济很不错,最难的是改革,因为这触动利益,还触动灵魂。

深圳特区报记者:双创热情会持久吗?

李克强:外国人都很惊讶,有很强生命力,大方向是正确的。

凤凰卫视、凤凰网记者:怎么看“港独”,对香港支持会减少吗?

李克强:香港近水楼台先得月,中央会加大力度支持。

塔斯社记者:中俄关系怎么看?

李克强:中俄关系很稳定,经贸正大幅增长。

财新杂志记者:汇率、外储、管制,三个怎么选?

李克强:贬得不多,外储很多,正常用汇有保证。

路透社记者:我如果是矿工,能找到啥新工作?

李克强:我们拿了1000亿,安置好职工很关键。

澎湃新闻记者:房屋产权70年到期后咋办?

李克强:已经责成相关部门抓紧处理。

泰国经理报记者:中美在东南亚怎么和平共处?

李克强:中美应合作让你们得到机遇,而不是麻烦。

新华社记者:税费太重,很多高品质产品不能生产……

李克强:更大力度减税,政府要过紧日子,发扬工匠精神。

台湾联合报记者:两岸关系让人担忧……

李克强:一个中国是原则,欢迎来大陆投资。

傅莹:再提一两个问题吧。

李克强:大家要吃饭了,你是主持人,你定。

法广记者:中欧贸易,欧洲逆差很大。

李克强:我们不刻意追求顺差,欧企其实赚大发了。

新京报记者:雾霾!蓝天怎么才不是奢侈品?

李克强:蓝天和空气,对每个人都平等的,不惜重金,打一场蓝天保卫战,但这需要过程。

临走前,针对315:

李克强:给优质产品点赞,把奸商拉黑,有机会再见。

大家都在看